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自身抗体对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以阐明该抗体参与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方法:用β1-AR细胞外第二环合成肽段免疫抗β1-AR自身抗体阴性大鼠(9周),定期检测大鼠的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滴度、心功能、心肌组织凋亡现象和caspase-3,8,9活性。结果:(1)免疫组大鼠的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滴度逐渐升高并维持于高水平[1∶(1280±0.07)];对照组始终在1∶10左右;(2)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免疫组大鼠在免疫3、4、5周心肌组织发生明显凋亡,caspase-3,8活性增高,免疫7、9周心功能明显下降,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抗β1-AR自身抗体可能通过激活死亡受体途径促进在体大鼠的心肌细胞发生凋亡,最终引起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残角子宫肌瘤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荣 《四川医学》2001,22(2):217-218
患者 ,4 3岁。因自觉下腹部包块 7天 ,于 1999年 12月 2 0日来我院就诊 ,以卵巢肿瘤收住院。入院前 1周 ,患者无意中触及下腹部有一包块 ,约鹅蛋大小 ,活动 ,质地坚硬 ,边界清楚 ,平卧时包块可升高 ,无压痛及腰腹胀痛。月经周期及经期正常 ,经血量无改变 ,白带量中等 ,无臭味。入院查体 :腹部微隆起、软 ,无静脉曲张。耻骨上方可扪及约 2 月孕大实质性活动性包块 ,无压痛及反跳痛 ,无移浊 ,双肾区无扣痛。妇科检查 :外阴 ( - ) ,阴道畅 ,宫颈光滑、肥大 ,子宫前位 ,正常大小。左上方扪及约 10 cm× 11cm实质包块 ,与子宫相连 ,无明显界线 ,…  相似文献   
3.
用合成受体肽段长期免疫大鼠对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合成的β1-受体功能表位肽段以及M2受体功能表位肽段肽连续18个月免疫大鼠,结果发现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发现,在两免疫组免疫24h后CD4+/CD8+即开始升高,到第7d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3个月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同期对照组,第9个月时降至对照组水平,18个月时明显降低;对照组的CD4+/CD8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2016—2020年期间发表的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并对结果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以肠易激综合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器质性胃肠病则是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电针和灸法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方法,功能性胃肠病以电针干预为主,器质性胃肠病以灸法为主。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器质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结论:近5年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实验以电针干预为主,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研究;器质性胃肠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以灸法为主,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乙型肝炎疫苗第二次加强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监测乙肝疫苗免疫后保护性抗体 (抗HBs)的远期水平 ,研究乙肝疫苗完整的免疫方法 ,以获得持久的保护作用 ,我们曾对 382名 1989年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初次免疫和 5年后加强免疫进行过检测 (已另文发表 ) [1,2 ] ,1999年又对他们进行了第 2次加强免疫及检测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硒多糖对染砷大鼠血清、睾丸和肝脏补体抑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硒多糖对染砷大鼠血清、睾丸、肝脏匀浆上清补体抑制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蒸馏水)、染砷组(4.6mg/kg As2O3)、砷+硒多糖组(4.6mg/kg As2O3+40mg/kg硒多糖)3组,染毒5周,采用补体溶血抑制实验,测定大鼠血清、睾丸、肝脏匀浆上清(1:10)补体抑制活性。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染砷组大鼠血清、睾丸匀浆上清补体抑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以12 5Ⅰ -心得静为放射配基 ,采用冰冻切片技术建立了对大鼠心肌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adrenoceptor,AR)的测定法。实验结果证明 ,心肌AR与放射配基的特异结合在12 5Ⅰ -心得静浓度为 40 0pmol/L时达饱和 ,并确定在 12 5~ 80 0pmol/L范围为最适配基浓度。本法消耗组织微量 ,并可在近似生理条件下研究受体的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8.
应用超低剂量内毒素注射法制备妊高征大鼠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超低剂量内毒素给正常妊娠鼠注射,产生一种妊高征的动物模型.方法在妊娠大鼠的第14 d,尾静脉注射内毒素(1.0 ug.kg-1体重),并测量血压、尿蛋白.结果内毒素注射组血压升高,尿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P<0.05和P<0.01).结论妊娠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后可形成妊高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等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针灸治疗UC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等方法,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免疫学机制.从针灸对UC大鼠脾脏、结肠黏膜IL-1β、IL-6mRNA表达的影响;针灸对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及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针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iNOS、IL-1ra、IL-1β mRNA调节作用;隔药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β-EP、VIP、SP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活化淋巴、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1 β、IL-6、TNF-等参与了肠黏膜炎症形成的起始阶段和发展过程,是介导UC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隔药灸可以平衡调节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促炎细胞因子(降低IL-1β mRNA、IL-6mRNA及iNOSmRNA的表达)和抗炎细胞因子(上调IL-1ra mRNA表达),从而有效地控制溃疡性结肠炎已启动的炎症和免疫级联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抗β2-AR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抗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oceptor,β2-AR)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方法①手术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心梗模型;②在大鼠心力衰竭(心衰)的不同时期采用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SA-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抗β2-AR自身抗体的滴度,同时检测大鼠的心功能;③将β2-AR激动剂硫酸特布他林、抗β2-AR自身抗体的阳性血清及抗β2-AR自身抗体 β2-AR组的血清加至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观察该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结果①将β2-AR激动剂硫酸特布他林(4.5μmol/L)加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加药前心肌细胞跳动频率(次/15 s)为20.0±6.20,加入后第5,15和30 min分别为16.92±4.89,13.17±3.21和11.85±2.84。②将大鼠抗β2-AR自身抗体的阳性血清加至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加样前心肌细胞跳动频率(次/15 s)为26.43±3.63,加入后第5,15和30 min分别为9.42±3.03,10.00±1.76和9.25±2.56,心肌细胞跳动频率减慢,且在观察时间内不随时间递减,表现出类激动剂样生物效应。③大鼠抗β2-AR自身抗体 β2-AR组的血清加至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加样前心肌细胞跳动频率(次/15 s)为21±3.4,加入后第5,15和30 min分别为18.9±2.72,17.6±2.48和16.1±2.9,心肌细胞的跳动频率无明显减慢。结论抗β2-AR自身抗体作用于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可使其跳动频率减慢,且在观察时间内不随时间递减,表现出类激动剂样生物学效应,加入相应抗原后基本可中和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