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我国黄芪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以期为黄芪的进一步研究和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法:通过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检索相关黄芪药理学研究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数量及增长规律、期刊分布规律、作者及影响力、研究机构、研究基金等方面对我国1980—2016年间黄芪药理学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黄芪药理学研究持续增长。目前黄芪生态学研究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研究人员偏少且分布范围较小,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研究内容多停留在宏观方面,研究深度和广度均有待进一步提升。结论:黄芪研究者可根据本文分析结果,结合实际与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研究路线。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定义为胃肠道、肠系膜和网膜中的KIT蛋白(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阳性间充质梭形细胞、上皮样或偶尔多形性间充质肿瘤,通常(约95%)表达为KIT蛋白,并且通常(高达90%)含有编码Ⅲ型受体酪氨酸的基因突变[1].发生在直肠的间质瘤较为少见,占所有直肠肿瘤的0.1%[2],因其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特殊的发病位置,早期诊断和治疗直肠间质瘤这一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挑战性.故本文报道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并检索近10年于PubMed发表的文献,来探讨该病的发病位置、临床表现和手术方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脉压变异度(PPV)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64例,年龄0.5~3岁,ASA Ⅱ-Ⅲ级。随机将患儿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32例。G组以PPV为指导,根据GDFT方案进行液体管理,C组采用常规液体管理。记录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1 h(T2)、手术结束(T3)的MAP、CVP、PPV、Lac值、TNF-α、IL-6浓度。记录术中输注晶体液量、胶体液量、液体总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多巴胺使用率以及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G组输注晶体液量显著少于C组(P<0.05),而输注胶体液量显著多于C组(P<0.05)。两组术中输注液体总量、出血量、尿量与多巴胺使用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刻,G组PPV、TNF-α、IL-6显著低于C组(P<0.05),而两组间MAP、CVP、Lac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而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V指导的GDFT可以应用于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能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炎症因子IL-6、TNF-α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但对术后转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烧伤作为一种应激原,可引起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入血,激活凝血因子,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这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常成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潜在危险。一旦血栓形成,无论血栓位于深静脉的近端还是远端,脱落后都会导致肺血栓栓塞症,从而危及患者生命。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与形变规律的一门科学,烧伤后血液学指标及凝血指标监测在预防DVT及肺栓塞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炳凡研究员主张病、证、症、脾胃相结合的临证思维,与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临证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刘老"首重脾胃"的思想与《伤寒论》对其的影响,《伤寒论》与刘老的病、证、症结合思维,病、证、症、脾胃相结合的临床应用举例3个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均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治疗组在用药前加用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加用同等剂量安慰剂。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12周、24周查心脏超声及血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结果] 对照组BNP较治疗组升高明显(P<0.05)。 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较治疗组增加(P<0.05);射血分数较治疗组下降(P<0.05)。[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时加用缬沙坦可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激素水平与代谢紊乱的关系,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总T3、总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肾病综合征患儿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或各15例,并以15例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活动期患儿T3和T4值分别为1.41±0.49和52.33±27.97(nmol/L),校对照组2.75±1.13和1254±59.25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4.253和4.701,P均<0.01),缓解期患儿分别为2.66±0.52和97.01±37.38,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均P>0.01)。患儿血T3水平与T4水平的下降相一致(r为0.7626,P<0.01),与24h居蛋白定量呈反比.与血清白蛋白浓度相平行(r分别为-0.6524和0.7284.产值分别小于0.05和0.01),与血胆固醇浓度和病程则无关.活动期和缓解或TSH分别为18.67±12.97和20.43±10.36mU/L),均较对照组也.34±1.77升高明显(t值分别为4.80和6.503,P<0.01)。结果表明,尽管在原发性肾病的活动期和缓解期均有血清TSH的升高,但活动期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则下降,与尿蛋白的排泄有一定关系.可能导致相应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7岁,以"腹痛伴腰背部放射痛2天"入院.经解痉、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腹痛进行性加重.B超示"右下腹可见范围8.7 cm×4.6 cm的低回声区".腹部CT示:"膀胱右前缘有一约5.6 cm×8.3 cm×9.0 cm大小肿块影",密度均匀,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小肠系膜及血管呈顺时针扭转,可见肠系膜上静脉转至肠系膜上动脉前方.肠系膜血管束呈放射状聚拢,呈"漩涡征".结合临床考虑小肠肿瘤合并肠扭转可能(图1).  相似文献   
9.
心电监护仪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一项基本而常见的监护手段,使用时要求迅速、准确[1]。在实施监护时,往往出现线缆凌乱,影响病房整洁,还可造成患者不适,甚至窒息[2];或在使用后线缆折叠成角,容易折断[3],从而影响仪器使用寿命;心电监护仪各类导线繁多且导线长,若固定不好,使用时极其不便,若遇抢救患者,则会延迟抢救机会[4]。为保证床单元的整洁和美观,护士往往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整理各种管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从2013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