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温督单元疗法——温督汤口服加穴位贴敷加中药熏蒸(全身)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予中医温督单元疗法治疗,对照组34例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结果:本研究中无脱落患者。治疗后2组腰骶脊背疼痛、活动受限、晨僵、夜间疼痛(对照组除外)、腰膝酸软乏力(对照组除外)、畏寒喜暖、外周关节肿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腰骶脊背疼痛、夜间疼痛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侯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观察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对疾病总体评价、脊柱痛、AS功能指数、AS疾病活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脊柱痛、AS功能指数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P<0.01)。治疗组ASAS20疗效达标率为91.18%,对照组为60.6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血沉、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患者指地距、脊柱活动度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出现胃部嘈杂2例、大便偏稀1例,余均未见异常。结论:中医温督单元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有明显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饮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IM)患者胃黏膜萎缩I、M程度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芪饮对CAG伴IM的逆转作用。[方法]经电子胃镜检查病理确诊,以脾胃虚弱证为主症,≥45岁的CAG伴IM患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各62例,治疗1年,治疗前后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判定胃黏膜萎缩程度I、M程度;S-P法检测Caspase-3抗体。[结果]治疗前186例患者胃黏膜萎缩、IM、Caspase-3蛋白表达平均积分分别为:2.46±0.68、2.47±0.44、4.38±0.70。治疗后3组萎缩程度积分I、M积分、Caspase-3蛋白表达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0.01)。治疗前后萎缩程度积分:参芪饮组与叶酸组、对症组比较P〉0.05、〈0.01;IM程度积分和Caspase-3表达积分:参芪饮组与叶酸组、对症组比较P〈0.05、〈0.01。[结论]参芪饮能够减轻脾胃虚弱证为主症的CAG伴IM胃黏膜萎缩和IM程度,能够上调胃黏膜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且优于叶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与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将9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而治疗组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4%(38/4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7.78%(35/4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无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还是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均能够对病情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且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低,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药师对普外科医师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普外科医师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2月普外科213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119例、非干预组94例),对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时间、费用、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抗菌药物品种数、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药费、人均住院时间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干预组比较,干预组抗菌药物联用率下降了43.08%,抗菌药物经验性合理应用率提高了53.60%;围术期药物选择、给药时机、术后用药、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更换药物不合理比例分别下降了53.03%、41.90%、49.97%、28.70%、20.51%、13.44%。结论:通过临床药师提供有效的宣教和干预,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的合理率。  相似文献   
5.
PDCA循环原理下医院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院基本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通过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方案及措施,运用PDCA循环原理策略加强各项干预计划的落实,考察实施后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基本药物品种遴选比例、基本药物临床配备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分别由2013年的54.5%,32.4%,23.0%,17.6%上升为2015年上半年的75.07%,45.25%,45.57%,29.29%;医院药占比由2013年的40.12%下降至36.67%,临床用药合理性不断提高。结论 PDCA循环有效促进了医院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院实施双干预法(行政干预和技术干预)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5-11月的58份出院患者病历设为非干预组,2009年5-11月的52份在院患者病历设为干预组,采用完全综合指标法对2组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平均药费、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均有所降低,尤其是平均抗菌药物费用降低明显(P<0.05),从972.00元降至657.53元,其中以乳腺手术和阑尾摘除术费用降低最为明显;经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术前用药比例从0%上升至11.11%,术前+术后用药比例从10.00%上升至44.45%;预防用药合理性比例2组有极显著性差异,经干预后,基本合理比例从3.45%上升至32.69%,不合理比例从79.31%下降至34.62%。结论:通过实施双干预措施,可为医院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应用、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门诊处方"三级质控点评方案",评价门诊处方的书写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并积极给予干预,从而提高医院门诊处方的综合质量。方法:分为三级质控,一级质控由门诊药房的药剂师从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方面对处方规范性及用药适宜性等方面进行即时干预;二级质控,由药剂科临床药师完成,按照"处方质控点评标准"对处方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事后干预。三级质控由质控委员会专家小组完成,将每月考评结果与医师绩效考核挂钩,从而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引导作用,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结果:经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是落实新《处方管理办法》提高处方综合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腘绳肌肌腱及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9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行髌腱移植重建,试验组行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较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髌腱移植重建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的临床效果更好,且该术式的手术切口更小,患者疼痛轻,并发症少,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支架外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试验组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行手法整复支架外固定,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支架外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腕关节功能,但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改善效果更佳,且并发症更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舒张药物联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到该院进行诊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数均为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治疗和使用内科药物,基于此实验组联合应用支气管舒张药物治疗(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二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均<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联合应用支气管舒张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