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突击量氯磷定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54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突击量与非突击量氯磷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4例AOPP呼吸衰竭病人 ,从发现呼吸衰竭起24hr内是否应用突击量氯磷定 ,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24例 ,平均年龄40.8岁 ,氯磷定用量≥10.0g,平均15.8g。B组30例 ,平均年龄42.0岁 ,氯磷定用量<10.0g ,平均4.8g。结果 A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平均(3.6±1.7)d ,治愈率83.3 % ,死亡率16.7% ;B组病人机械通气间时平均(5.3±2.6)d ,治愈率80.0% ,死亡率20.0 %。统计学处理 ,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突击量氯磷定对AOPP呼吸衰竭病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较好疗效 ,但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52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26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3.1%,19/26)明显高于对照组(38.5%,10/26),而病死率(15.4%,4/26)明显低于对照组(42.3%,1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8.7±5.3)g/L、(125.3±20.2)g/L、(4.43±1.1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4.2)g/L、(107.3±16.6)g/L、(3.97±1.05)mmol/L,而血糖水平(10.9±5.2)mmol/L低于对照组的(15.7±6.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发生率分别为11.5%(3/26)、15.4%(4/26)、3.8%(1/26)、7.7%(2,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2%(18/26)、57.7%(15/26)、30.8%(8/26)、38.5%(1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和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吡格雷组。两组均予以相同的抗高血压、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对照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和氯吡格雷75mg,po,qd,连用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和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评定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和CD63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氯吡格雷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氯吡格雷组治疗后癍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明显减小,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却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氯吡格雷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其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稳定斑块,改善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二巯丙磺钠(Na-DMPS)解救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疗效.方法按中毒程度分轻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两组.轻中度中毒首剂肌注Na-DMPS 0.125g,重度中毒首剂肌注Na-DMPS 0.125~0.25g,用药量视抽搐发作情况而定.有癫痫样大发作者辅以安定止痉和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防治脑水肿.结果轻中度中毒患者全部治愈,仅5例遗留轻度头晕、失眠等精神神经症状,重度中毒13例治愈,5例死亡.结论Na-DMPS并非ATI的特效解毒剂,其解毒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普伐他汀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高血压药物、甘露醇控制颅内压、脑活素营养脑细胞及其他对症治疗,普伐他汀组加用普伐他汀10mg口服,1次/d,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浆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炎症因子hs-CRP和MMP-9、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普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普伐他汀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结论普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侯纪洪 《新中医》2015,47(11):38-3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2组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西医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判断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94.44%,西医组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治疗后HAMD、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中西医组与西医组HAMD、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PS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帕罗西汀治疗,能明显改善其抑郁情绪,并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是治疗PSD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52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26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3.1%,19/26)明显高于对照组(38.5%,10/26),而病死率(15.4%,4/26)明显低于对照组(42.3%,1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8.7±5.3)g/L、(125.3±20.2)g/L、(4.43±1.1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4.2)g/L、(107.3±16.6)g/L、(3.97±1.05)mmol/L,而血糖水平(10.9±5.2)mmol/L低于对照组的(15.7±6.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发生率分别为11.5%(3/26)、15.4%(4/26)、3.8%(1/26)、7.7%(2/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2%(18/26)、57.7%(15/26)、30.8%(8/26)、38.5%(1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