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脑卒中后常继发呃逆,往往为顽固性,可加重患者的其他症状,引发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住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89例中,有73例住院时出现顽固性呃逆,约占5.3%。现将其临床资料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和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因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已很少发生,而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却有增多趋势,笔者对住院的受血者输血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影响因素,对510例次输血进行了调查,结果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为10.20%(52/510),其中发热反应率占84.62%(44/52),过敏反应率占15.38%(8/52);反应发生率与受血者性别、年龄、血型、血液成分无关(均P>0.05),与输血次数,病人体温、基础疾病及妊娠史有关(均P<0.05)。输血前用异丙嗪可减少过敏反应,但对发热无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糖核酸酶P RNA成分H1(RPPH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ALL患儿免疫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89例ALL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期9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浆中LncRNA RPPH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中免疫表型。分析血浆中LncRNA RPPH1、免疫表型与TNF-α的关系及LncRNA RPPH1水平与免疫表型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00±0.25),(0.96±0.23)ng/ml],观察组血浆中LncRNA RPPH1(2.15±0.69)、TNF-α[(1.83±0.45)ng/ml]水平升高(P<0.05)。ALL患儿危险度结果:低危型27例、中危型18例及高危型44例。与低危型相比,中危型血浆中TNF-α、高危型血浆中LncRNA RPPH1、TNF-α水平,骨髓中CD34、HLA-DR、CD5及CD19阳性率升高(P<0.05),CD79a阳性率降低(P<0.05)。与中危型相比,高危型患儿血浆中LncRNA RPPH1、TNF-α水平,HLA-DR阳性率升高(P<0.05)。ALL患儿血浆中LncRNA RPPH1、骨髓中CD34、HLA-DR、CD19及CD79a与血浆中TNF-α,LncRNA RPPH1与HLA-DR、CD19关系密切(P<0.05)。结论ALL患儿血浆中LncRNA RPPH1高表达,与免疫表型HLA-DR、CD19关系密切,且与临床危险度、炎症细胞因子关系密切,临床上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性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23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针对有无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将其分为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组142例与无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组9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3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检出142例患者发生颈动脉易损斑块,颈动脉易损斑块检出率59.41%。具有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LDL-C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OR=2.685,P=0.003;高血压史:OR=3.958,P=0.001;糖尿病史:OR=2.957,P=0.001;LDL-C:OR=1.936,P<0.001)。结论: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LDL-C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具有这些因素的高危患者,及早实施临床早期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往往有社会功能的严重损伤,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方法,它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也能有效地预防复发。然而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却是由此引发的新问题[1-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大本营,实施家庭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其社会康复,同时降  相似文献   
7.
8.
以眩晕发病的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眩晕(vertigo)是神经科常见症状,对于临床无明确体征且头颅CT无阳性发现的患者临床上常首先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现将我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6例单纯眩晕发病、神经系统无明确定位体征而最终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内固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内固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VAS评分术前及术后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入选患者切口均愈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内固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疼痛程度轻、骨折愈合时间快、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7月台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失眠伴焦虑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饮食护理、睡前护理以及药物护理。干预后观察并记录2组间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同时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低,干预后醒觉次数、入睡潜伏期时间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低,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较高,干预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较高,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0.95%(68/84),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5.24%(8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95,P=0.010)。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失眠伴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