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髓鞘转录因子1(MyT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特异性靶向沉默MyT1基因的shRNA,包装慢病毒后感染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MyT1的表达水平,Br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分别检测两种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变化,qPCR检测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了特异性靶向MyT1基因的shRNA慢病毒,并成功感染了U-118MG和U-87MG细胞;两种细胞中My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5),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均P<0.05),细胞黏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 靶向沉默MyT1基因对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MyT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脑胶质瘤诊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2种含磷酸酯单体的底涂剂处理的Y?TZP陶瓷与树脂的粘接及其耐水解性。方法:80枚氧化锆(Y?TZP)瓷片随机分为4组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氧化铝喷喷砂;氧化铝喷砂后以氧化锆底涂剂Z?Prime Plus或Clearfil Ceramic Prime处理;摩擦化学法硅涂层后以硅烷处理。使用树脂水门汀制作粘接试件测试其剪切粘接强度。Y?TZP瓷片表面分别经过2种底涂剂处理后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检测其表面化学键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制谱(ICP?MS)测试Y?TZP/树脂粘接界面的磷元素释放量。结果:老化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种含MDP的底涂剂处理均能提高短期粘接强度值,但硅涂层处理组的粘接强度最高。老化后,硅涂层处理组较老化前未有明显变化;喷砂及2种含MDP底涂剂处理组的粘接强度值显著下降(P < 0.05)。XPS在Y?TZP陶瓷使用2种含MDP底涂剂处理后均检测出“?P?O?Zr”键。ICP?MS测试在使用含MDP底涂剂处理的粘接试件的浸泡液中检测到磷元素的释放。结论:水会负面影响磷酸酯单体介导的氧化锆与树脂间的粘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脑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85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颅脑MRI及CT检查结果,比较检出率及检出病灶特征。结果:颅脑MRI与CT总检出率分别为96.5%与65.9%(P<0.05),且颅脑MRI在发病<24h与24~72h间检出率显著高于颅脑CT(P<0.05)。颅脑MRI在颞叶、额叶及顶叶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颅脑CT(P<0.05)。颅脑MRI检出病灶数量显著多于CT,且病灶平均直径较小,发病至检查时间相对较短(P<0.05)。结论:颅脑MRI对多发性脑梗死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其在发病早期病灶、微小病灶的检出效能显著高于CT,可作为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脑卒中造成的神经性损伤是目前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为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结合经颅电刺激的运动康复疗法为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经颅电刺激是一种无痛、非侵入式脑刺激方法,能够调节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强突触可塑性、调制神经放电频率、改变皮层兴奋性,从而实现对大脑神经活动的调控。回顾经颅电刺激的神经机制,在科研临床应用中的参数设置,以及安全性等问题,总结其在运动功能康复方面的成果以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RGD修饰改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白细胞介素 2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以提高感染效率,探讨其对人白血病MEG0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同源重组法构建RGD修饰的表达LIF、IL 24的腺病毒载体Ad.RGD-LIF、Ad.RGD -IL24和Ad.RGD-LIF-IL24。在QBI-293A细胞中扩增腺病毒,检测病毒滴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腺病毒载体对MEG01细胞的感染效率。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LIF、IL-24在MEG01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腺病毒载体Ad.RGD-LIF、Ad.RGD-IL24、Ad.RGD-LIF-IL24感染MEG01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PE-AnexinV/7-AAD双染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目的基因表达对MEG01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和E2F1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RGD修饰的腺病毒载体Ad.RGD-LIF、Ad.RGD-IL24和Ad.RGD-LIF-IL24。RGD修饰后的腺病毒能够显著增强对MEG01细胞的感染效率。CCK-8检测显示,与PBS组比较,携带单个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RGD-LIF和Ad.RGD-IL24在第5 d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9.2%和31.5%,均能够显著抑制MEG01细胞的生长;携带Ad.RGD-LIF-IL24双基因组的抑制率达42.5%,优于单基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检测显示,与PBS组(4.5%)和空病毒组Ad.RGD(7.4%)比较,Ad.RGD-IL24(20.9%)、Ad.RGD LIF(17.8%)均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凋亡,且Ad.RGD-LIF-IL24双基因组(29.7%)的促凋亡作用更强。Western blotting显示,LIF和IL-24能够提高促凋亡蛋白p53、Bax的表达,同时抑制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目的基因LIF、IL-24过表达会影响MEG01细胞周期的进程,使细胞阻滞在G2期。实时定量PCR显示,LIF和IL-24能够上调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的转录,抑制E2F1的表达。结论LIF和IL-24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在体外通过调节p53、Bax、Bcl-xl的表达,影响白血病细胞MEG01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并通过调控p21、E2F1的水平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确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205例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76例。病变支数:单支病变62例,双支病变67例,多支病变7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一氧化氮(N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降低(P0.05),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内皮素(ET)-1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显著增高(P0.05),AMIUASAP,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变程度不同的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均有所不同,且与AMI、UA和SAP或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9.
夏枯草是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传统药食两用植物。夏枯草具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其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为常用的清热药,自古便在乳腺疾病的治疗中多有应用。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乳腺疾病逐渐成为女性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中医所述乳痈、乳癖、乳岩等病皆属于现代乳腺疾病范畴,且认为肝经与之最为密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含有萜类、酚酸类、黄酮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抑菌、调节激素、抗肿瘤等作用。夏枯草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以起到抗乳腺炎的作用,干预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效果或调节血脂水平以治疗乳腺增生,通过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分裂等多种方式协同作用发挥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在查阅夏枯草相关文献时,发现夏枯草往往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控发挥药理作用,但大部分的研究并未明确其发挥药效的具体靶点,有待后续深入研究。该综述对夏枯草治疗各类乳腺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总结,为夏枯草在临床上发挥更加广泛的治疗作用及其治疗乳腺疾病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峰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107-107
通过采用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及中成药生肌玉红膏,同时配合物理疗法的皮肤按摩以及红外照射的综合护理治疗褥疮病人,结果显示病人的褥疮创面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