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补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2组均以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3疗程。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6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VA、LVA、BA的血流速度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补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RVA、LVA、BA的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2.
<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ganglion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GRT)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后疼痛缓解迅速、创伤小、有效性高,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患者,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1]。但对于术后疗效的判断,主要依靠疼痛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O)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氧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O2及脐静脉血PO2氧气(O)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改善新生儿的氧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胸背部急性带状疱疹伴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及按需口服镇痛药物治疗,B组(试验组)同时接受在B超引导下选择性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7、14及30天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辅助镇痛药物用量、PHN发生率B组亦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抗毒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丙泊酚-氟比洛芬酯镇痛对清宫术后子宫收缩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丙泊酚-氟比洛芬酯镇痛减轻清官术后子宫收缩痛的效果.方法 ASA Ⅰ 或Ⅱ级清官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阿泊酚2.5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200 mg/min.结果 观察组患者苏醒即刻、苏醒后15 min及30 min宫缩痛的VAS评分分别为(3.3±1.0)、(7.7±1.4)及(1.9±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1.8)、(35.8±2.3)及(5.9±1.2)分(P<0.01).结论 丙泊酚-氟比洛芬酯镇痛能减轻清宫术后的子宫收缩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对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段陈旧骨折并不同程度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后凸角、颌眉角、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以及患者疼痛缓解和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术后患者后凸畸形明显矫正,矢状面平衡恢复,无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跟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满意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根据舒芬太尼靶控浓度,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为0.4 ng/ml,Ⅱ组为0.5 ng/ml,Ⅲ组为0.6 ng/ml.分别记录麻醉前(T1)、意识消失时(T2)、插管时(T3)、插管后1 min(T4)、5 min(T5)各时点的MAP、HR、射血分数(SI)、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指数(ACI)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 MAP、HR、SI、CI、SVRI、ACI在T1、T2、T3、T5时点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4时点,MAP工组与Ⅱ、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 Ⅰ组较Ⅲ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SI、ACI Ⅲ组较Ⅰ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CI、SVRI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各时点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组靶控浓度的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插管中均能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不同的靶控浓度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抑制程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纳洛酮静脉注射未能减轻吗啡静脉镇痛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术后吗啡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加用小剂量的纳洛酮对镇痛效果、吗啡用药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下肢骨科手术92例,在所有入选病人中,有3例结果显示可疑而退出.所有病人都在L2~3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立即开始PCIA.依用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三组:Ⅰ组(29例),吗啡复合纳洛酮1组,两药浓度比为1 600:1;Ⅱ组(32例),吗啡复合纳洛酮2组,浓度比为2 000:1;Ⅲ组(28例),单纯吗啡作为对照.各组静脉泵中的吗啡浓度相同为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80 mg吗啡.镇痛泵的设定参数为:PCA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8 min,无背景剂量.记录术前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记录启动PCA泵前后病人的SpO2,术后2、6、24 h病人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的消耗量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和各处理药物的用量.结果 根据实际进入的89例研究结果显示各组无论在吗啡的消耗量还是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和Ⅲ组术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58.6%、65.6%和64.2%,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1.1%、34.3%和35.7%,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41.3%、40.6%和42.8%,另外各组需要应用补救药物的例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术后吗啡PCIA治疗药液中加入小剂量纳洛酮对减少吗啡消耗量,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应用,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逐渐升高。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和发生机制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好的防治选择。方法:对髋关节置换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用免疫生化检测的方法检测髋关节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明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并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明确防治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高龄、女性、肥胖、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治疗时采用全身麻醉、应用骨水泥型假体、长期卧床、合并各种代谢性疾病均是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文献研究显示O型血型属于保护因素。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提示血栓发生的风险。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