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目的:分析以脓毒症样表现起病的感染后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总结6例以脓毒症样表现起病的感染后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6例患儿以头痛伴反复发热为主诉就诊,病程中有嗜睡或抽搐;应用过头孢菌素,甚至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由于脑脊液持续呈混合细胞反应,甚至曾应用抗结核药物;外周血白细胞(17.8~25.9)×109个/L,中性粒细胞78.3%~90.0%;脑脊液白细胞(100~>500)×106个/L,中性粒细胞40%~79%;血降钙素原(PCT)正常或0.25~0.50 ng/mL,病初头颅CT或MRI正常,入院后10~30 d复查头颅MRI提示皮层下白质和(或)深部白质脱髓鞘改变,部分累及基底节区;经单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均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外周血象和脑脊液逐渐恢复正常,复查头颅MRI病灶消失或大部分吸收?结论:部分感染后脑脊髓炎,病初伴有脓毒症样表现,反复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脑脊液呈混合细胞反应持续时间长,PCT基本正常,血及脑脊液培养阴性,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早期头颅影像学正常,病程中需注意及时复查影像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亮菌口服溶液对淋巴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34例非霍奇金侵袭性淋巴瘤(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17)采用CHOP方案并口服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对照组(n=17)采用CHOP方案化疗,观察2组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P 0. 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亮菌口服溶液可以减轻淋巴瘤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肌肉因子鸢尾素(Irisin)含量与肌肉减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50岁以上的体检者580例作为受试者,其中肌肉减少症者237例(试验组),非肌肉减少症者343例(对照组);为避免性别影响,将试验组分为男性试验组和女性试验组,对照组分为男性对照组和女性对照组。记录受试者的一般情况。根据肌肉减少症的严重程度,将试验组分为肌肉减少症前期、肌肉减少症中期和肌肉减少症严重期3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浆中Irisin的含量。统计分析各组间Irisin含量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Irisin含量与受试者肌肉减少程度的相关性。并绘制血浆Irisin含量诊断肌肉减少症程度的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腹部骨骼肌、臀部骨骼肌、脂肪含量(fat mass,FM)、臀部FM、全身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含量、相对骨骼肌指数(relative 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RASM)、握力、步速、Iris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试验组间对比:肌肉减少症前期Irisin含量最高(男性:M=198. 73μg/L;女性:M=217. 70μg/L),肌肉减少症严重期含量最低(男性:M=145. 65μg/L;女性:M=187. 75μg/L),不同性别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Z=-13. 725,P=0. 000;女性:Z=-6. 992,P=0. 00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Irisin含量与相对骨骼肌指数RASM均呈正相关(男性:r=0. 846,P=0. 000;女性:r=0. 488,P=0. 000); ROC曲线显示男性血浆Irisin含量226. 425μg/L是诊断最优截断值,其诊断肌少症的敏感度为0. 929,特异度为0. 943,Youden指数为0. 871;女性血浆Irisin含量为226. 865μg/L是诊断最优截断值,其诊断肌少症的敏感度为0. 808,特异度为0. 673,Youden指数为0. 481。结论随着肌少症程度增加患者血浆Irisin含量越低,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浆Irisin含量对辅助诊断肌少症并判断肌少症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变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岁7个月~13岁1个月,9例伴有发热、头痛、呕吐,2例伴有嗜睡,3例有癫痫发作,1例昏迷、机械通气。15例头颅MRI均存在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变,表现为斑片状或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Flair及DWI高信号、ADC低信号,余脑实质未见异常。14例临床症状于7~10 d缓解,头颅MRI复查胼胝体压部病变于2个月内消失。1例机械通气患儿始终昏迷、复查头颅CT提示两侧丘脑、大脑脚及局部中脑密度减低,放弃治疗后失访。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变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嗜睡,甚至昏迷;大多症状轻微,临床症状在10 d内消失,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变一般在2个月内消失,预后良好;少数症状严重,危及生命,颅内病变除胼胝体压部外,进一步累及丘脑等部位。  相似文献   
6.
丁乐  钟家蓉  白永虹  张晓萍 《江苏医药》2012,38(1):15-17,12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辅助性T(Th)细胞的活性变化以及地肤子对Th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4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DCM模型组(B组,12只)、地肤子5mg/g干预组(C组,12只)和地肤子20mg/g干预组(D组,12只)。8周后,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HE、VG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D组大鼠心功能参数、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较B组有明显改善。与A组相比,B、C、D组血浆和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降低,而IL-4水平升高(P<0.05);D组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地肤子干预可能会逆转DCM大鼠Th1/Th2细胞活性失衡,从而减轻免疫反应对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两种途径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勉县医院肿瘤血液科治疗的68例癌症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直肠给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给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缓解疼痛的疗效、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后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5.3%和88.2%,两组1 h、12 h、1周、2周的NRS评分及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KPS的改善率分别为91.2%和88.2%,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便秘发生率(17.6%)和恶心呕吐发生率(11.8%)明显低于对照组(41.2%和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经直肠途径给药与口服给药相比,具有相同的镇痛效果,但便秘和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薯莨水提液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能的影响。方法:取经过苯甲酸雌二醇预处理小鼠的子宫平滑肌置于恒温通气的麦氏浴槽中,分别滴加生理盐水、缩宫素或不同浓度的薯莨水提液,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收缩曲线,用软件测出给药后子宫平滑肌条的最大收缩强度、平均强度和收缩频率的改变值,并计算活动力。结果:随着薯莨水提液浓度的增加,小鼠子宫平滑肌最大收缩强度和平均收缩强度也随之增加(P>0.05),高剂量薯莨水提液使子宫活动力增强(P>0.05)。结论:薯莨水提液可提高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性能,且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治方法与病理特点。方法总结近6年来50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对术前诊断、病理分型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术前均行X线腹部平片检查,45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18例行钡灌肠检查,10例行泛影葡胺灌肠检查,22例行超声检查。50例患儿均在全麻下实施手术治疗,手术证实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8例(56%),十二指肠膜状狭窄、闭锁15例(30%),环状胰腺7例(14%),治愈50例。结论术前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为首发病理类型,一旦确诊宜积极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