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物价大幅度波动,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同时对会计理论和实务造成较大冲击,进而对企业利润和财务报表产生了较大影响。本研究以双汇集团2007—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将数据根据CPI值整理折算后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物价变动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及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就如何消除物价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野蔷薇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野蔷薇根系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的干燥根,民间用其除风湿、活气血和治疗乳糜尿。Takahashi等从野蔷薇根中分离出2α,19α-二羟基熊果酸(tomentic acid)。我们从野蔷薇根中分离出三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化学反应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2α,19α-二羟基熊果酸,和2α,19α-二羟基熊果酸-(28-1)-β-D-  相似文献   
3.
王颖  杨梦雨  赵霞  肖新月 《药学研究》2022,41(5):299-302
目的 建立质量提取法对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包装的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 mL:12.5 g)的密封完整性进行测试。方法 进行方法参数设定及系统适用性、检出限与检测范围、耐用性、精密度等方法学验证,以及对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包装的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 mL:12.5 g)加速0、3、6个月样品的密封完整性进行测定。结果 质量提取法方法检出限为3 μm;精密度(RSD)为2.07%~5.60%。结论 本次研究采用的质量提取法可以用于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密封完整性测试,该方法灵敏度较高,操作简单,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术式选择。方法:对5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组,26例),肿瘤局部切除术(B组,14例)和旁路手术(C组,16例),观察三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并进行对比。结果:A组26例患者1年生存者22例,占84.6%,3年生存者16例,占61.5%,5年生存者9例,占34.6%;B组14例患者1年生存者8例,占57.1%,3年生存者5例,占35.7%,5年生存者2例,占14.3%;C组16例患者1年生存者2例,占12.5%,无3、5年生存者。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27、4.23、3.92,P〈0.01);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35、8.24、6.81,P〈0.01);B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02、13.42、4.23,P〈0.01)。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术式是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次为肿瘤局部切除术,而对于晚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来说,使用旁路手术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不同年龄组第三磨牙(M3)的发育程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的756例5~18岁青少年,通过对全颌曲面断层片的观察分析,将M3牙胚发育程度按Nolla分期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6岁时男孩女孩均无M3牙胚组织出现,7岁时,女孩开始出现M3牙胚组织,而男孩从8岁时开始出现。男女均在11,岁后,M3的发生率趋于稳定。M3缺失4个、3个、2个、1个的比例分别为4.2%、3.6%、13.3%、10.9%;M3的发育阶段个体年龄差异较大。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孩的M3发育较男孩早,不论男孩还是女孩,M3牙胚的发育稳定年龄提前。M3的发育无明显固定的发育时间和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神经外科手术中锥体束的移位情况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74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额、颞及岛叶占位病变的病人,术前及术中应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进行扫描,传入神经导航工作站进行锥体束的追踪描计,并对比术前及术中锥体束的位置。结果锥体束在前后方向方面25例发生向前移位,45例发生向后移位,4例无移位;锥体束在左右方向上32例发生向外移位,38例发生负向移位,4例无移位。结论在颅脑病变切除术中,锥体束的移位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移位的方向及距离不具有可预测性,只有通过术中磁共振实时更新导航才能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氟康唑的浓度.采用C18色谱柱,以甲磺酸酚妥拉明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2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05%甲酸)(60:40),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监测离子为m/z 307.2→238.2(氟康唑)和m/z 282.2→212.2(甲磺酸酚妥拉明).氟康唑在0.03~1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大于90.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7%.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2种氨麻苯美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受试者按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口服2种氨麻苯美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伪麻黄碱、O-去甲右美沙芬和苯海拉明的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使用DAS1.0软件计算各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结果 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ρmax分别为(6.16±1.24)和(6.04±1.03) mg·L-1, tmax分别为(1.31±0.69)和(1.50±0.70)h,AUC0-16 h分别为(29.17±6.67)和(28.76±6.29) mg·h·L-1;伪麻黄碱的ρmax分别为(210.0±30.3)和(214.6±35.7)μg·L-1,tmax分别为(2.33±1.08)和(2.23±1.19)h,AUC0-24 h分别为(1 887.4±364.3)和(1 936.8±444.3)μg·h·L-1;苯海拉明的ρmax分别为(84.4±24.6)和(92.2±29.2)μg·L-1,tmax分别为(2.75±1.11 )和(2.98±1.06) h,AUC0-36 h分别为(819.2±284.7)和(937.5±391.4)μg·h·L-1; O-去甲右美沙芬的ρmax分别为(6.63±2.90)和(6.00±2.15) μg·L-1,tmax分别为(2.73±0.92)和(2.58±1.05)h,AUC0-24 h分别为(42.79±13.02)和(40.24±11.92)μg·h·L-1。以AUC0-t计算,受试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苯海拉明和右美沙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1±9.6)%,(102.7±13.5)%,(114.3±25.3)% 和(95.6±17.3)%。结论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种氨麻苯美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R胸部摄片的质量与自动曝光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12日至2008年3月2日在我院进行胸部正位摄片的170例患者的胸片资料,测量背景信号值,第9胸椎正中信号值,肝脏信号值,肺野信号值,并记录kV、mAs、ins、曝光指数、曝光剂量等值。结果:平均辐射剂量为0.555±0.126dGycm^2,平均背景信号值为26895±1079,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61(P〈0.05)。肝脏/背景信号值存在相关性(P〈0.05),肺野/背景信号值,第9胸椎与辐射剂量相关性不明显(P〉0.05),mAs、ms与辐射剂量关系最密切。各参数均在设备上提供的参考范围内。结论:通过测量多个选定点的信号强度来评价DR胸部摄片的质量是可行的,在规定的曝光指数范围内,采用自动曝光,由自动曝光计算的剂量与DR胸部摄片的对比度具有相关性,采用自动曝光条件选择可以保证影像质量符合诊断需要,对瘦小患者自动降低辐射剂量对图像质量影响不明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横筋膜织网修补术治疗Ⅰ、Ⅱ型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施行腹腔镜下腹横筋膜织网修补术治疗Ⅰ、Ⅱ型腹股沟斜疝的145例患者(腔镜组)与同期施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43例患者(开放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复发率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腔镜组在手术操作时间[(14.8±11.5)min]、发现对侧隐匿性斜疝(15例)、术后恢复活动时间[(16.5±14.3)h]、术后镇痛药使用(5例)、术后阴囊水肿(1例)、住院时间[(4.2±1.5)d]方面均明显优于开放组[分别为(37.6±25.4)min、0例、(52.7±12.6)h、13例、14例、(8.4±2.6)d];术后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腹横筋膜织网修补术治疗Ⅰ、Ⅱ型腹股沟斜疝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