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脉血康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SOCC)基质交联分子1(STIM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Orai1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蛋白水平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经定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冠脉临界病变(BCL)住院患者160例设为临界病变组(BCL组),150例无冠脉病变的受试者为对照组(简称CTR组)。BCL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RTT组,80例)和联合治疗组(简称CBT组,80例)。RTT组给予生活方式改善、阿司匹林、AECI、β受体阻滞剂及瑞舒伐他汀10 mg等药物。CBT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瑞舒伐他汀15 mg和脉血康胶囊3.0 g,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血小板STIM1、Orai1、TRPC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TC、LDL-C、HDL-C、TG浓度。评价BCL组平均狭窄程度(MPS)。结果BCL组130例受试者复查冠脉造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BT组和RTT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水平均降低(P<0.05);CBT组冠脉临界病变的MPS明显减低(59.74±9.72vs.38.92±13.84,P<0.05),RTT组MPS有所下降(58.96±8.67vs.55.43±10.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TT组比较,治疗后CBT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TC、LDL-C、TG、和hs-CRP明显降低(P<0.05,P<0.01),且CBT组MPS差值大于RTT组(P<0.01)。结论脉血康胶囊3.0 g和瑞舒伐他汀15 mg每日联合应用可降低SOCC水平,其可能是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有氧运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截选2017年5月—2018年5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150例动脉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有氧运动干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清黏附分子1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分子1水平,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检测两组患者双侧主动脉搏波速度;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或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黏附分子1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分子1水平子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R-baPWV、L-baPW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结论单纯药物治疗动脉硬化可改善患者血清指标及动脉硬化程度,而联合有氧运动改善程度更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瑞舒伐他汀对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8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6周后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使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后对患者远期(1年)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次数的影响。方法 COPD门诊及出院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1/d,治疗后16周后复诊观察患者血清IL-8、肺功能(FEV1及FEV1/FV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cores,SGRQ)评估生活质量。随访1年,记录1年内患者出现AECOPD的次数及住院次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第16周时血清IL-8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肺功能FEV1及FEV1/FVC较对照组改善(P<0.05),SGRQ评分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观察治疗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并有减少远期急性加重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剂量加倍与联用普罗布考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长海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经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治疗3个月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仍不能达标者,将其随机分为他汀剂量加倍组(瑞舒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和联合治疗组(瑞舒伐他汀片10mg、每晚1次+普罗布考片250mg、每天2次),每组各34例,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LDL-C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三酰甘油(TG)明显下降(P<0.05);他汀加倍组、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显示升高和下降的趋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与他汀加倍组相比,联合治疗组TC、LDL-C降得更低(P<0.05),LDL-C达标率更高(P<0.05),但HDL-C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他汀加倍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使用优于瑞舒伐他汀剂量加倍的疗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嗜铬粒蛋白A(CGA)和肾上腺髓质素原中间片段(MR-proADM)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30只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分成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以15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其中治疗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在手术治疗后3、7d和14 d取5只大鼠的心肌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内CGA和MR-proADM mRNA转录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内CGA和MR-proADM的表达量.结果 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CGA和MR-proADM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GA和MR-proADM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内CGA和MR-proADM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郭慧  刘良专  刘江华 《重庆医学》2015,(24):3348-3349
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天,降脂通络软胶囊100 mg,3次/天口服,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天,口服,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各项血脂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在降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方面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联合降脂通络软胶囊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氧自由基损害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及瑞舒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只Wistar -Kyoto 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3.125 mg/(kg· d)、瑞舒伐他汀中剂量组6.25 mg/(kg· d)、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12.5 mg/(kg· d)和SHR 对照组,每组8只。给药大鼠分别每日给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1 mL蒸馏水灌胃;SHR 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蒸馏水灌胃,测量血压。4周停药,3天后麻醉状态下提取心肌组织,用比色法检测SOD、MDA、NO 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ET 的表达,PCR 法测定SODmRNA 的水平。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OD 活力、SODmRNA 表达、NO 含量下降,MDA 含量、ET -1的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0.05。瑞舒伐他汀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 <0.05),且呈剂量相关性。瑞舒伐他汀干预后SHR 大鼠血压下降,但无剂量相关性。结论 SHR 大鼠存在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RSVT)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血管内皮功能(VEF)、血清炎症因子(IF)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80例行PCI术的ACS病患进行观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RSVT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VEF、IF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周VWF为(92.6±12.3)%、ET‐1为(55.6±5.6)ng/L;较对照组术后4周的(105.4±13.6)%、(67.8±7.4)ng/L明显更低;观察组术后4周NO为(78.6±9.4)μmol/L,较对照组术后4周的(63.2±9.5)μmol/L明显更高。观察组PCI术后4周CRP为(5.4±2.2)mg/L,较对照组的(10.5±4.1)mg/L明显更低。观察组CVE发生率为5.00%(2/40)、再狭窄率为2.50%(1/40)明显较对照组的30.00%(12/40)、10.00%(4/4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SVT能够有效改善ACS病患PCI术后VEF,减少炎性反应,降低CVE以及再狭窄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10.
Objectives: Recent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rosuvastatin 40 mg may exert a beneficial effect in both carotid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progression. In particular, 2-year rosuvastatin treatment reduced the progression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 in patients with low cardiovascular risk. However, despite the fact that in clinical practice lower doses of rosuvastatin are usually administered at this time, there are no clear data about its effect on cIMT. Thu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osuvastatin 10 mg/day on cIMT over a 2-year follow-up.

Methods: Forty-five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on baseline carotid ultrasound investigation were treated with rosuvastatin 10 mg/day for 24 months. cIMT and lipid profile were assessed after 12 months and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24 months).

Results: After 24 months, the treatment showed a 35.67% reduction i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171 vs 110 mg/dl; p < 0.001), a 32.27% reduction in total cholesterol (251 vs 170 mg/dl; p < 0.001), a 19.67% increase i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49 vs 61 mg/dl; p < 0.001), and a 10% reduction in triglycerides (120 vs 108 mg/dl; p < 0.01). Rosuvastatin treat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a 26.6% reduction in left cIMT (1.20 vs 0.90 mm; p < 0.001) and a 22.2% reduction in right cIMT (1.22 vs 0.95 mm; p < 0.001).

Conclusion: Two-year treatment with rosuvastatin 10 mg/day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adults with evidence of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establishe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IMT and improves lipid and lipoprotein levels, with a good tolerability prof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