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00篇
  免费   5533篇
  国内免费   428篇
耳鼻咽喉   384篇
儿科学   805篇
妇产科学   852篇
基础医学   2920篇
口腔科学   2142篇
临床医学   16364篇
内科学   4731篇
皮肤病学   625篇
神经病学   1348篇
特种医学   8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831篇
综合类   9467篇
一般理论   42篇
预防医学   12344篇
眼科学   293篇
药学   3278篇
  545篇
中国医学   1172篇
肿瘤学   150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75篇
  2022年   1484篇
  2021年   2452篇
  2020年   2853篇
  2019年   2576篇
  2018年   2505篇
  2017年   2451篇
  2016年   2142篇
  2015年   2159篇
  2014年   4246篇
  2013年   4971篇
  2012年   3791篇
  2011年   3939篇
  2010年   3260篇
  2009年   3067篇
  2008年   3055篇
  2007年   3257篇
  2006年   2873篇
  2005年   2161篇
  2004年   1724篇
  2003年   1429篇
  2002年   1073篇
  2001年   928篇
  2000年   784篇
  1999年   669篇
  1998年   540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运用标准化患者法评估四川农村地区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现状,探讨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自贡市5个区/县50个乡镇100个村为研究现场,以调查当日在岗的全科及内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两轮数据采集,第1轮采集样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的基本信息;第1轮调查完成1个月后,运用标准化患者法开展第2轮调查,收集农村基层医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结果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72名农村基层医生,完成186次标准化患者访问,正确诊断率为48.3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正确诊断率为18.68%(17/91),2型糖尿病的正确诊断率为76.84%(73/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农村基层医生更有可能做出正确诊断(OR=4.857,95%CI=1.076~21.933,P=0.040)。农村基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涉及的必要问诊和检查条目越多,做出正确诊断的概率越高(OR=1.627,95%CI=1.065~2.485,P=0.024)。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农村基层医生对2型糖尿病做出正确诊断的可能性更高(OR=6.306,95%CI=3.611~11.013,P<0.001)。结论 四川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整体较差,建议以基层医生慢性病诊断过程质量改善为突破口,提升基层医生执业水平,进而提高慢性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系统中增加住院陪护管理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等信息系统,开发信息化住院陪护管理功能,包括流行病学史调查、免费核酸申请、电子陪护证办理、体温监测登记及上报和统计查询。该功能与医院智慧护理链接后全院应用。比较功能应用前和应用后的遵医嘱一患一陪达标率、有效陪护证达标率、体温监测并登记日上报达标率和陪护证使用追溯率,评价护士和管理者疫情防控管理的人均耗时以及对该管理功能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信息化陪护管理功能后,一患一陪达标率、有效陪护证达标率、体温监测并登记日上报达标率和陪护证使用追溯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5);护士陪护管理人均耗时从(554.13±30.77)s降至(311.67±21.54)s(P<0.05);护士和管理者对该信息化陪护管理功能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信息化住院陪护管理功能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疫情期间陪护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了一线护士和管理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以胜任力为本位并且满足残疾学生教育康复需求特点的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水平,适应基于胜任力教育发展的要求。方法 运用RCF的理论与方法,参照《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分析学校教育情境中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要求。结果 构建了基于RCF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架构,提出了基于RCF的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原则和基于RCF的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原则,根据学校教育环境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胜任力模式。结论 RCF作为一个服务全民健康的全球康复胜任力架构,其理论与方法对于构建特殊教育专业基于胜任力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RCF构建了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原则、方法、教育目标以及方法体系,促进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7.
8.
9.
采用文献复习和实证研究经验的方法对《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涉及的医疗质量概念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的医疗质量的定义存在重大缺失,没有涉及医疗服务的结果,特别是患者安全。医疗质量的定义应与国际相关权威机构保持一致,应高度重视医疗服务的结果,特别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PurposeTo report the 5-year results from the Pivotal Multicenter Trial of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pAVF) Creation for Hemodialysis Access.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07 intent-to-treat (ITT) patients from the pivotal trial provided a long-term follow-up population (LTP) of 85 patients with a median follow-up duration of 50 months (range, 12–60 months). Data evaluated in the LTP group were fistula maturation and usage, secondary procedures, and complications. The Kaplan-Meier analysis of primary patency, assisted primary patency, cumulative patency, and functional patency (time from 2-needle cannulation to abandonment) were performed for the ITT population.ResultsIn the LTP, 99% (84 of 85) of fistulae were mature, with 99% (78 of 79) of patients requiring hemodialysis using their pAVF. Sustained fistula use (2-needle cannulation at the prescribed rate, 2 of 3 sessions) was achieved in 92% (78 of 85) of patients, with 7 patients not using their pAVF because they were not on dialysis (n = 4), were on peritoneal dialysis (n = 2), and refused to use fistula (n = 1). Fistula maintenance was required in 31.8% (27 of 85) of patients and included fistula dysfunction (21.2%), thrombosis (5.9%), cannulation injury (12.9%), and arm swelling (4.7%). The number of procedures performed per patient per year to maintain function and patency was 0.32 (91 of 288) for years 2–5. The cumulative patency rates were 89.5%, 88.4%, 88.4%, 85.6%, and 82.0% for years 1, 2, 3, 4, and 5, respectively. The functional patency was 91.8%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There were no major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pAVF during the long-term follow-up.ConclusionsPercutaneous fistulae have provided clinically effective and durable access for hemodialysis with low complications. The continued use and evaluation of pAVF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