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0篇 |
免费 | 14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6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104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239篇 |
预防医学 | 44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399篇 |
中国医学 | 132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A roadmap for the selection of a pharmaceutical salt form for a development candidate is presented. The free base of the candidate did not have sufficient chemical stability for development. The initially selected salt form turned out to be undevelopable because it was unstable during scale-up synthesis and storage. The rationale for the new solid form screening and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are discussed. Before the final selection, the pH solubility profiles of the 2 new salts, a benzoate and a besylate, were compared. Atypical solubility behavior was observed for the benzoate salt in hydrochloric acid with and without normal saline. A scheme is proposed illustrating how the pKas of the counterion and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the medium composition, and final pH affect the solubility and solution equilibria of the 2 selected salt forms. This scheme also includes the equilibria between solution and solid phases in different pH ranges. The pharmaceutical importance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it sheds light on how the acidity of the counterion can affect the solubility of the selected salt form in the gastric environment. With a well-designed formulation strategy, this property potentially can be translated to optimal biopharmaceu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drug product.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安妥沙星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探讨安妥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取安妥沙星片,按25 mg/kg剂量,研细,分散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给家兔灌胃,采血,血样经高氯酸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条件:Phenomenex C18柱(250 mm ×4.6 mm,4μm);乙腈:50 mmol/L枸橼酸溶液:1 mol/L醋酸胺溶液(19:80:1,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40℃。结果:安妥沙星在家兔血浆中的线性范围为0.164~10.5μg/ml,最低定量限为0.164μg/ml。日内及日间变异均<10%,准确度相对误差<5%。血浆中回收率>80%。实验条件下安妥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为(46.17±13.99)mg·L-1·h-1,达峰时间为(0.9±0.14)h,峰浓度为(5.15±0.54)mg/L,生物半衰期为(11.98±4.02)h,清除率为(0.58±0.19)L·kg-1·h-1。结论:该方法经考察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可用于测定家兔血浆安妥沙星浓度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盐酸右哌甲酯缓释微丸有关物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磷酸二氢钾溶液[25 mmol/L,三乙胺0.2%(v/v),磷酸调至pH 3.5]-甲醇(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9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盐酸右哌甲酯与相关杂质分离良好,制剂辅料不干扰盐酸右哌甲酯的测定;检测限为81.12 ng/ml(S/N=3),在质量浓度2~30μg/ml范围内,盐酸右哌甲酯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83%,溶液在12 h内保持稳定( RSD为0.1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右哌甲酯缓释微丸有关物质及其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尿液中草酸含量。方法 将SPF级雄性健康Wistar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和乙二醇组(n=12)。空白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喂养,每天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乙二醇组给予1%乙二醇自由饮水喂养,每天2%氯化铵2 ml灌胃。造模28 d后收集两组大鼠24 h尿液,采用HPLC法测定尿中草酸含量,并与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的结果进行比较。HPLC法采用色谱柱Aglient 5TC-C18(250×4.6 mm,5 μm),以甲醇(0.1 mol/L)、醋酸铵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14 nm,柱温20 ℃。结果 大鼠尿液中高、低浓度草酸标准曲线分别为y=5909.1x+378730,R2=0.9984和y=7810.5x-16635,R2=0.9967;最低检测浓度为5 μg/ml,大鼠尿液中草酸高浓度线性范围为62.50~2000.00 μg/ml,低浓度线性范围为6.25~100.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5.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4%~10.8%和3.8%~9.4%。HPLC法和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均显示乙二醇组大鼠尿草酸浓度和24 h尿草酸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尿草酸浓度:(736.35±254.52)μg/ml比(51.56±36.34)μg/ml,(687.35±234.53)μg/ml比(50.24±42.34)μg/ml;24 h尿草酸含量:(11.23±4.12)mg比(0.87±0.45)mg,(9.89±3.55)mg比(0.77±0.65)mg;P均<0.01];两种方法检测出的尿草酸浓度和24 h尿草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PLC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精密度好,与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检测结果一致,适用于大鼠尿中草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用HPLC同时测定血清中多种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CBZ)、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 PB)、硝西泮( nitrazepam,NTZ)、氯硝西泮( clonazepam,CNZ)等的方法。方法用一定方法处理血清样本,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150 mm ×3.9 mm,4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2.15)-乙腈(29∶71,V/V),监测波长223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样品血清经处理,所留杂质不干扰被检测药品。在该色谱条件下以上药物能良好分离,在0.01-10 mg/L范围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方法回收率均大于90%,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实用,适用于以上治疗药物的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 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进行精密度性能评价。方法按照 CLSI EP5-A2文件要求,利用高值和正常两水平质控品对 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项目的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项目高值和正常两水平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97%和1.45%;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62%和0.34%;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63%和0.56%;总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31%和1.59%。结论 HA-81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HbA1C 的精密度能够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马兜铃酸A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马兜铃酸A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建立了测定马兜铃酸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 C18柱 (5 μm ,4 0mm× 2 0 0mm) ,流动相为甲醇 :四氢呋喃 :0 .0 2 5mol/LKH2 PO4(pH =3.8) (4 4 :6 :5 0 ) ,流速为 1mL/min ,检测波长为 315nm。SD大鼠 8只 ,分成 2组 ,分别静脉注射马兜铃酸A溶液 0 .2 5mg/kg、2 .5mg/kg ,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 3p9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大鼠静注马兜铃酸A后 ,其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 :低剂量组VC(0 .0 13± 0 .0 0 4 )L ,CLs(0 .2 0 6±0 .132 )L/h ,T1/ 2α(2 .5± 0 .8)min ,T1/ 2 β(10 .9± 2 .5 )min ,曲线下面积AUC(5 4 .0± 12 .8)min·μg/mL ;高剂量组VC(0 .0 14± 0 .0 0 2 )L ,CLs(0 .0 88± 0 .0 2 3)L/h ,T1/ 2α(3.9± 0 .3)min ,T1/ 2 β(2 4 .3± 5 .9)min ,曲线下面积AUC(4 2 0 .1± 74 .2 )min·μg/mL。 结论 马兜铃酸A在大鼠体内呈二室开放模型 ,进入体内分布迅速 ,同时自血浆中代谢消除也较快 ,T1/ 2 β随着剂量的增加明显延长 ,AUC与剂量不成比例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盐酸噻氯匹定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盐酸噻氯匹定胶囊的HPLC含量测定色谱条件 :ODS柱 ,流动相 :0 .1%三乙胺溶液 (用磷酸调pH 2 .5 ) 甲醇 (6 0∶4 0 ) ,检测波长 :2 33nm ,流速 :1.0ml/min。结果盐酸噻氯匹定胶囊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10ng~ 10 μg ,日内RSD为0 .5 0 % ,日间RSD为 0 .4 6 %。结论此方法简便 ,准确可靠 ,耐用性好 相似文献
9.
加压溶剂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然和人工虫草中的麦角甾醇、核苷及其碱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虫草中麦角甾醇、核苷及其碱基含量的简便方法。方法正交法优化加压溶剂提取条件;HPLC法同时测定天然和人工虫草中上述成分的含量。结果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160 ℃,提取时间5 min,提取压力10 MPa,循环1次,提取1次。采用Zorbax NH2分析柱(250 mm×4.6 mm ID, 5 μm),流动相为A(乙腈)-B(10 mmol·L-1醋酸铵溶液)二元梯度洗脱:0-5.0 min,B%为0→15%;5.0-25.0 min,B%为15%→20%;25.0-35.0 min,B%为20%→ 40%;35.0-45.0 min,B%为40%→ 80%;45.0-50.0 min,B%为80%。结论本法能够快速、简便地测定虫草中麦角甾醇、核苷及其碱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缓释胶囊中银杏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缓释胶囊中银杏内酯的含量.方法:色谱柱:C18(Sperisorb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1.0 mL*min-1,柱温:25℃,示差折光检测器.结果: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在10~8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分别为0.9996,0.9995,0.9999,0.9997,回收率分别为100.0%,99.1%,99.2%,99.9%,精密度测定RSD小于6.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经济,可用于测定银杏叶缓释胶囊中银杏内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