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LC法同时测定救心丸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救心丸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C18(250 mm×4.6 mm,5μm);柱温:40℃;流动相:乙腈-0.5%磷酸二氢钾(pH=3.2)(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6 nm。结果:华蟾酥毒基在0.498~2.49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脂蟾毒配基在0.570~2.8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救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六神丸中蟾毒内酯化合物的HPL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等功效,蟾酥为六神丸的主药之一,其有效成分为一些骨架相同的甾体化合物,总称蟾毒内酯。含蟾酥成药制剂中蟾毒内酯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蟾酥单味药中蟾毒内酯化合物已有研究,但在含蟾酥成药制剂中尚未见报道。本文建立了六神丸中蟾毒内酯化合物的RP-HPLC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抗癌止痛膏是一种中药复方外用硬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抗癌止痛效果。为了弄清它的透皮吸收规律,本实验用膏剂中的一个已知结构的有效成分——蟾立苏的氘标记物作示踪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贴用药膏后2~72 h,血液中蟾酥浓度维持在0.98~2.0μg/ml,2 h达到1.05 μg/ml;小鼠贴用药膏后48 h,脏器中均有蓄积,其浓度(μg/g湿组织)如下:8.56(脾脏)、8.10(肝脏),7.54(肾脏),6.11(肌肉),4.44(心脏)和3.96(血液);离体试验表明,不同动物皮肤蟾酥的渗透速率(μg/cm~2·h)大小顺序为:小鼠(10.4)>家兔(7.8)>大鼠(4.0)。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及产地蟾皮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品种及不同产地蟾皮中所含抗肿瘤脂溶性活性成分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以及水溶性活性成分吲哚类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广西、湖南、陕西产黑眶蟾蜍,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产中华大蟾蜍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的含量,并采用分光光度法,以5-羟色胺盐酸盐为对照测定其所含吲哚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山东产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未检测到,其余6个产地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的含量分别在0.0612-0.5760、0.1163-0.4950mg/g,其中河北产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含量最高,江苏产蟾皮中华蟾酥毒基含量最高。7个产地蟾皮中吲哚类生物碱含量在0.5150-1.300mg/g,其中江苏产蟾皮中吲哚类生物碱含量最高,河北产含量最低。结论:不同品种蟾皮差异不大,但不同产地蟾皮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研发以蟾皮为主药的抗肿瘤制剂时,应建立蟾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以保证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抗栓胶囊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含量的LC-MS/MS方法。方法:收集29批抗栓胶囊,选用Agilent Zorbax 300SB-C18(100 mm × 2.1 mm,3.5 μm)色谱柱,柱温为40 ℃,以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A)和0.1%甲酸-乙腈(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监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的RSD<6%(n=6),平均回收率为91.17%~93.18%,RSD<8.0%(n=6)。29批样品中华蟾酥毒基的含量为0.1~5.3 μg·粒-1,脂蟾毒配基的含量为0.0~2.8 μg·粒-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抗栓胶囊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对更好地控制抗栓胶囊的质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花背蟾蜍的耳后腺分泌物为黄色浆液,它的脂溶性部分通过薄层层析发现有四种蟾蜍配基,较蟾酥为少,对蟾酥的脂溶性部分用硅胶 G 以干法柱层析洗脱,获得两种结晶,经薄层层析,紫外和核磁共振光谱法鉴定分别确定为残余蟾蜍配基和华蟾蜍它灵。它们也含于花背蟾蜍的耳后腺分泌物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六灵解毒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牛黄进行了鉴别,用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采用ZorbaX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用磷酸调PH值为3.2),检测波长为296nm。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华蟾酥毒基在0.311 6~2.492 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脂蟾毒配基在0.309 6~2.476 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华蟾酥毒基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1.55%。脂蟾毒配基平均回收率为103.30%,RSD=1.7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六灵解毒丸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8.
RP-HPLC法测定救心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救心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WatersSymmetryShieldRP18(3.9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42∶58);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96nm。结果华蟾酥毒基线性范围为0.0696~0.8352μg,精密度试验RSD为0.53%,稳定性试验RSD为0.71%,重现性试验RSD为4.83%,回收率为101.86%,RSD为1.81%;脂蟾毒配基线性范围为0.1576~0.9456μg,精密度试验RSD为0.15%,稳定性试验RSD为0.76%,重现性试验RSD为5.00%,回收率为102.07%,RSD为1.62%。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较好,结果可靠,可为救心丸的质量评价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段晓颖  李强 《中国药房》2009,(30):2364-2366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肝康胶囊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pherigelODS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二氢钾-乙腈(50∶50,用磷酸调pH3.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6nm,柱温为40℃。结果: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进样量分别在0.22~1.09μg(r=0.9998)、0.26~1.30μg(r=0.9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RSD=1.9%,n=9)和98.7%(RSD=1.4%,n=9)。结论: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益肝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Outward 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hannel and outward transient potassium channel have multiple important roles in maintaining the excitability of hippocampal neuron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wo bufadienolides, Resibufogenin (RBG) and Cinobufagin (CBG), on the outward 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 (IK) and outward transient potassium current (IA) in rat hippocampal neurons. RBG and CBG have similar structures and both were isolated from the venom gland of toad skin. RBG inhibited both IK and IA, whereas CBG inhibited IK without noticeable effect on IA. Moreover, at 1 μM concentration both RBG and CBG could alter some channel kinetics and gating properties of IK, such as steady-state activation and inactivation curves, open probability and time constan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IK is probably a target of bufadienolides, which may explain the mechanisms of bufadienolides’ pathological effects 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