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MSⅡ)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型糖尿病患者25例,随机分为CSⅡ组(10例)和MSⅡ组(15例)。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短效优泌林;MSⅡ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优泌林和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优泌林: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时,CSⅡ组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较MSⅡ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药降血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与日俱增,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人,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糖尿病是一种与糖、蛋白和脂肪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1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2型糖尿病)两类。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志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48-4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如能及时诊治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本研究收集近4年来我院内科收治的DKA 48例临床资料,就其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T细胞介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T细胞介导的1型糖尿病(IDDM)小鼠模型。方法:BALB/c小鼠小剂量连续多次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4周后处死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建立T淋巴细胞系,并将不同数量T淋巴细胞过继转移到经不同方式预处理的BALB/c小鼠体内。符合高血糖诊断标准后处死动物,观察胰腺病理变化,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2次ip小剂量STZ联合3×106T细胞过继转移,或采用2次ip环磷酰胺联合2次ip STZ和1.5×106T细胞过继转移,均可建立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血糖分别于T细胞过继转移后第20和第13天显著升高(P<0.05),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 0.05),胰腺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和严重胰岛β细胞破坏。结论:BALB/c小鼠一次性过继转移IDDM发病T淋巴细胞可成功复制1型糖尿病模型。 相似文献
5.
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1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largine for treatment of type 1 diabetes. Methods Sixteen type 1 diabete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 two groups. In the Glargine group, 10 patients were given injection Nov-olin R before every meal and injection Glargine at bedtime daily. Meanwhile 6 patients in the NPH group were given injection Novolin R before every meal and injection NPH at bedtime daily. The dosage of insulin was adjusted by blood glucose level, seeking a target of FBG ≤6.5 mmol/L and 2 h PBG≤10.0 mmoL/L.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were observed. Results Mean blood glucose level was similiar in the 2 groups(P > 0.10), but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Glarg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PH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Glargine initiates the physiological secretion of insulin and controls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6.
7.
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T1DM患者(T1DM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纯度检测合格后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行Southern杂交,经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和软件分析后测得端粒长度.结果 T1DM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1).结论 T1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可能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提示端粒可能在T1D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在糖尿病心肌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测定血清HGF和TGF1β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心肌HGF和TGF1β变化,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电镜下观察心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及毛细血管基底膜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周时血清和心肌局部表达HGF和TGF1β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病程的进展,TGF1β呈现逐渐升高趋势,10周、14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周时HGF升高,在10周、14周时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P<0.01。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肿胀,排列紊乱;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增厚的改变。结论:HGF和TGF1β在1型糖尿病心肌病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2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老年人较高.早期及时的抢救和合理救治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06年以来32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61-62
本实验以1型糖尿病模型鼠-10周龄NOD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糖尿病相关症状及中枢免疫耐受状态,探讨NOD小鼠中枢免疫耐受的缺陷及在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0周龄NOD小鼠没有发生糖尿病,处于前糖尿病阶段,但中枢耐受的缺陷可能是最终导致糖尿病发生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