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9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86篇
内科学   129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34篇
综合类   2260篇
预防医学   470篇
药学   1795篇
  8篇
中国医学   1671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波棱瓜子壳总甾醇(HCSTS)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并对两个主要甾醇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CON)、肝损伤组(MODEL)、水飞蓟素组(SIL)、HCSTS低(LD)、中(MD)、高剂量组(HD),通过腹腔注射0.3% CCl4-橄榄油诱导急性肝损伤。造模24 h后,采血用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力检测,取肝组织用于组织病理观察,qRT-PCR测定肝组织炎症相关指标IL-1β、IL-6、IL-10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转录水平。RP-HPLC法用于HCSTS中两个主要甾醇的含量测定。结果 与MODEL相比,MD、HD组能显著减少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清ALT、AST活力。HD组能显著降低IL-1β、IL-6和COX-2的转录水平(P<0.05),并能显著升高IL-10的转录水平(P<0.0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两个主要甾醇7,22,25-豆甾三烯醇和α-菠甾醇含量分别为20.4%和54.2%。结论 HCSTS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IL-1β、IL-6的转录,增加IL-10的转录,并降低COX-2的表达有关。含量测定结果表明,7,22,25-豆甾三烯醇和α-菠甾醇可能是HCSTS抗肝损伤的两个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乙酰转移酶2(N-acetyltransferase2,NAT2)基因多态性在指导结核个体化治疗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异烟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ATB-DILI)病例1例,结合文献对异烟肼所致ATB-DILI的诊断标准、临床特征、防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因治疗结核服用异烟肼0.3 g, 1次/d,用药7 d后出现肝功能损害,停药,给予保肝治疗后缓解。对患者进行NAT2基因多态性,为慢乙酰化型。异烟肼减量至0.1 g, 1次/d,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随访患者5个月,未再出现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核病情控制稳定。结论异烟肼所致ATB-DILI较为常见,通过检测NAT2基因多态性,指导患者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肝再生的机制非常复杂,线粒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能量供给不足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其机理亟待研究。严重肝损害时肝细胞ATP供应减少、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导致肝再生受到抑制。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所创,其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有实验证实补中益气汤具有保护线粒体功能、增加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从而促进肝再生。本文综述补中益气汤总方与其中各类中药对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从而为促进肝再生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并对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雷公藤柱层析中段和末段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评价中段和末段组分的毒性强弱和毒性物质基础,初步探讨中段和末段组分中成分与毒性的关系。方法:HPLC法测定中段和末段组分中6个有效成分(毒性成分)的含量。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_(50))。SD大鼠单次灌胃中段和末段组分,观察急性肝损伤情况。给药后48 h眼眶采血,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肝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检测中段和末段组分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中段和末段组分中所测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LD_(50)分别为297.551、558.578 mg·kg~(-1)。大鼠灌胃后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肝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段组分的高、低剂量组和末段组分的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P0.01),明显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P0.01)。结论:雷公藤柱层析中段组分毒性强于末段组分,毒性物质基础以二萜、生物碱类为主,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肝损伤,毒性成分与毒性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蒙医药临床与实验科学的快速发展,关于肝损伤的实验研究也逐渐增多,其研究内容从最初的药物对实验动物生化指标的影响发展到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分子生物,免疫蛋白测定等。本文章通过查阅与总结从1992年至今关于蒙药治疗肝损伤实验研究,总结多种蒙药复方、单药及其提取物对不同模型导致肝损伤的作用及影响,为蒙药治疗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最初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6.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168-173
目的:在网络药理学研究基础上,基于NLRP3炎性小体活化通路探讨健脾理气方对大鼠急性肝损伤(ALI)的防治作用。方法:(1)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分析健脾理气方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治疗ALI的潜在靶点。(2)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健脾理气方6. 05、12. 1、24. 2 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大鼠按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600 mg/kg 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ALI模型。造模后健脾理气方6. 05、12. 1、24. 2 g/kg组立即分别灌胃相应体积药物,每日两次,给药间隔为12 h,连续给药2 d。末次给药后立即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生物化学法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肝脏组织中的Caspase-1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8和NF-κB含量;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衔接分子(ASC)和炎性小体(NLRP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健脾理气方可能通过NLRP3炎性小体等信号通路防治ALI。(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损伤指数显著升高,血清ALT、AST、IL-1β、NF-κB含量明显升高,Caspase-1酶活性均明显升高,肝组织NLRP3和AS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理气方12. 1、24. 2 g/kg组的大鼠肝脏组织损伤指数显著降低,12. 1 g/kg组的血清ALT、AST、GGT和NF-κB含量明显降低,及肝组织NLRP3、ASC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 <0. 05或P <0. 01),24. 2 g/kg组的血清GGT、IL-18和NF-κB含量明显降低,Caspase-1酶活性明显降低及肝组织NLRP3和ASC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 <0. 05或P <0. 01)。结论:健脾理气方12. 1、24. 2 g/kg组对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以12. 1 g/kg组的健脾理气方防治的效果最佳;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在于下调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这一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100例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肝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0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出入院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信息,观察舌象、脉象、中医证候及肝损伤情况、临床结局与转归,比较临床症状、炎症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本研究中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以热毒闭肺型、湿毒郁肺型、肺脾气虚型三型为主;实证明显偏多,虚证主要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偏少。②入院时无任何症状者有43例(占43.0%);服用中药汤剂以后,52例有症状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纳差、腹泻等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③中药汤剂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比较,患者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及CD4~+等免疫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④中药汤剂治疗前,共有16例患者已存在轻度肝损伤;将服中药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其中有2例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余14例仍存在肝损伤、但均为轻度,且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84例患者在中药汤剂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⑤本研究中,共有81例(81.0%)患者病愈出院,19例(19.0%)患者仍在治疗中,病死率为0%。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0±5.8)d。5例重型患者中有3例病愈出院,剩余2例病情转轻,未向危重型发展,危重症转化率为0%。⑥81例出院患者中,仅有5例(6.2%)患者胸部CT提示肺炎感染病灶完全吸收,剩余76例(93.8%)患者胸部CT仍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病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辨证应用中药汤剂治疗可明显减轻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热、咳嗽、纳差、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体内炎症反应及免疫失调,降低病死率及危重症转化率,且不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汉族、维吾尔族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ATDLI)患者IL-10分泌量,比较两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ATDLI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患者IL-10的分泌量。比较两个民族以及两个民族不同性别、不同肝损伤程度的患者血清IL-10的表达量。结果 共收集ATDLI汉族组患者100例,维吾尔族组患者135例。维吾尔族组ATDLI患者IL-10分泌量[(56.30±17.24)pg/mL]高于汉族组[(45.81±11.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汉族轻度、中度及重度肝损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44.73±9.10)、(47.39±10.58)、(49.52±13.21)pg/mL;维吾尔族轻度、中度及重度肝损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52.30±15.24)、(56.84±13.71)、(58.62±14.38)pg/mL。组间比较显示,IL-10的分泌量汉族、维吾尔族中重度肝损伤组患者均高于轻度肝损伤组患者(均P<0.05)。结论 ATDLI患者IL-10分泌量随肝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ATDLI患者IL-10分泌量维吾尔族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胆道闭锁(BA)患儿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和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内科98例BA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CMV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分析检测外周血TLR4和p38 MAPK mRNA,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和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98例BA患儿中合并CMV感染37例占比37.76%。感染组外周血TLR4、p38 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非感染组,IL-10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胆碱酯酶(ChE)和白蛋白(ALB)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和总胆汁酸(TB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MV感染可促进BA患儿TLR4/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加重肝细胞炎症反应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