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5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29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355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25篇
中国医学   290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五味子根、茎、叶及果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五味子根多糖组、茎多糖组、叶多糖组及果多糖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及总糖含量为35mg/kg的根、茎、叶及果粗多糖灌胃,30min后除空白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组均皮下注射300mg/kg剂量D-半乳糖,每日1次,持续6周。通过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避暗穿梭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避暗潜伏期显著缩短,避暗穿梭次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和果多糖组小鼠避暗潜伏期显著延长,避暗穿梭次数显著减少(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间探索潜伏期显著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及果多糖组小鼠空间探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0.01);五味子茎及果多糖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1),根及叶多糖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五味子茎及果多糖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五味子根、茎及果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谷红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应激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脑缺血诱发肝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酰谷酰胺氯化钠注射液治疗,n=40)和谷红治疗组(谷红注射液治疗,n=40)。监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 (IL-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监测时间点为使用药物前、10 d及20 d。 结果 治疗前,两组ALT、AST、ALP、TBiL和TNF-α、IL-6、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20 d,谷红治疗组ALT、AST、ALP、TBiL和TNF-α、IL-6、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谷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应激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症状,谷红注射液的成分红花可能对肝损伤有一定的肝脏保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昼夜节律基因对红花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基于红花花冠转录组及代谢组数据库筛选潜在调控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昼夜节律基因;用qPCR测定红花各部位以及花冠单日不同时间点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量,液质联用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量,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昼夜节律基因的互作蛋白。结果获得7个昼夜节律基因PRR1、PRR2、ELF3、FT、PHYB、GI、ZTL,其中PRR1基因与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呈正相关(r≥0.7)。PRR1全长3201 bp,编码421个氨基酸,与水稻OsPRR73基因高度同源,将其命名为CtPRR1(GenBank登录号:MW492035)。CtPRR1主要在花中表达,表达量在日间逐渐升高,晚间逐渐下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槲皮素、HSYA、山奈酚、Carthamin、山奈酚-3-O-葡萄糖苷以及野黄芩素的含量为白天逐渐降低,晚间逐渐升高,二者都有昼夜节律性且呈负相关(r≥?0.7)。酵母双杂实验得到2个热休克蛋白、3个AP2转录因子。结论CtPRR1对红花黄酮类成分的昼夜节律性积累起负调节作用;CtPRR1可能受这些互作蛋白的影响调控红花黄酮类成分的昼夜节律性积累。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乙素是五味子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长期研究表明五味子乙素具有保护肝脏、肾脏、肺和心脑血管等作用。五味子乙素的多器官保护作用通过不同的途径起效,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促进热休克反应、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细胞凋亡。就五味子乙素对各器官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总结,为推进其药理研究和分子机制的阐明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廖宇娇  敖明月  彭颖  胡昌江  陈志敏  许润春 《中草药》2021,52(11):3224-3233
目的建立不同炮制品组方五子衍宗丸(Wuzi Yanzong Pills,WYP)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盐制对WYP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炮制品组方WYP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WYP全生品组、药典组、盐制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标定了18个共有峰,利用对照品指认出绿原酸(5号峰)、鞣花酸(10号峰)、金丝桃苷(11号峰)、异槲皮苷(12号峰)、毛蕊花糖苷(13号峰)、紫云英苷(14号峰)、槲皮素(15号峰)、山柰酚(17号峰)、五味子醇甲(18号峰)9个成分,归属性分析表明峰2来源于枸杞子,峰3、5、7、9、11、12、14、15、17来源于菟丝子,峰6、8、10、16来源于覆盆子,峰13来源于车前子,峰18来源于五味子,峰1是覆盆子和五味子共有成分,峰4是枸杞子和覆盆子共有成分。药物炮制后组方WYP未出现色谱峰的增加,但峰面积发生变化。通过CA将WYP全生品组、药典组、盐制组聚为3类,PCA筛选出4个主成分,PLS-DA标记出峰1、13(毛蕊花糖苷)、10(鞣花酸)、7、4、11(金丝桃苷)、12(异槲皮苷)、3、5(绿原酸)共9个差异性成分;绿原酸、鞣花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山柰酚、五味子醇甲及峰1、3、4、7、8共11个成分可能是不同炮制品组方WYP的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稳定、可靠,炮制后组方WYP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结果可为WYP中如何选用药物炮制品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氧剥夺/复糖复氧(OGD/R)状态下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星形胶质细胞(Ast)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小鼠原代Ast,实验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HSYA处理组。MTT、LDH检测Ast活力;免疫荧光检测GFAP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3、S100A10、PTX3极化指标;RT-PCR和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IL-10炎症因子表达;氧化检测试剂盒检测CAT、SOD、GSH-Px、RNS、ROS、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GFAP、p-NF-κB(p65)、p-STAT3、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Ast经OGD/R处理后被激活且形态发生改变;同时A1型Ast增加,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及RNS、ROS、MDA表达升高;A2型Ast降低,CAT、SOD、GSH-Px降低。HSYA可减轻OGD/R状态下Ast的形态异常,减少A1型Ast,同时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以及RNS、ROS和MDA含量,降低p-NF-κB(p65)和p-STAT3表达;增加IL-10分泌和CA...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人顺铂耐药的卵巢癌A2780/DDP细胞株顺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培养A2780/DDP细胞,接种至20只BALB/C雌性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红花组、顺铂组和联合组,每组5只,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的方式,对照组予0.9%氯化钠溶液,顺铂组按3mg/kg剂量给予顺铂,红花组按1.1g/kg给予HSYA,联合组予HSYA(1.1g/kg)联合顺铂(3mg/kg),每3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第5周后处死小鼠,解剖取瘤记录瘤重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瘤重(4.71±0.17)g,顺铂组瘤重(3.53±0.28)g,抑瘤率25.08%,红花组瘤重(4.54±0.25)g,抑瘤率3.61%,联合组瘤重(2.76±0.17)g,抑瘤率41.36%。与对照组和顺铂组相比,联合组的肿瘤质量下降(P0.05),抑瘤率明显增加(P0.05);HE染色显示,与顺铂组比较联合组肿瘤坏死程度更高;Western blot结果示,对照组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61±0.11),顺铂组为(0.62±0.09),红花组为(0.42±0.10),联合组为(0.44±0.07)。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Akt、p-Akt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与顺铂组比较,红花组与联合组的Akt、p-Akt蛋白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YA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通路的关键组分Akt、p-Akt蛋白,来增强A2780/DDP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逆转顺铂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心脑脉舒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及其制剂工艺优化。方法采用Sepax HP-C18 (250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2%乙酸水(B)=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03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对心脑脉舒口服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进行测定。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的方法对心脑脉舒口服液制剂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4~0.20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1.39%。优化提取工艺为水浸提24 h,浓缩0.5 h,浓缩液利用2.5倍量的40%乙醇进行醇沉,药液应调节至pH为5.5。结论新建心脑脉舒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简单、重现性良好、准确可靠,可用于心脑脉舒口服液质量控制质量评价。优化后的制剂工艺有效成分损失最少,并尽量保留了该处方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