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句法理论对空间结构的定量化表达使它逐渐成为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工具。其理论基石"自然出行原则"认为,塑造城市使用者运动模式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特定的土地利用,而是街道网络的空间结构关系。以杭州的实证调研为例,测试了该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对其街道网络建模方法的三类难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更多实证案例对该建模方法进行本土化调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模型的包容度,进行更好的设计决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和引力模型等分析方法,以长江与南黄海交汇处的南通市为例,分析了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体江海交会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及内部差异形成的要素,以及此类地区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动力机制。论证了新一轮沿海开发和空间结构重构中,该类地区以沿江沿路经济轴带为基础,实施陆海统筹、江海陆协同发展的必然性。提出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在不同区域利用各自优势,因地制宜实施发展战略,打造区域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发展。力图从一个侧面探讨大的江河与淤泥质海岸交汇处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作用机制的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NSAIDs)具有疗效明确,耐受性好等优点,然而NSAIDs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NSAIDs的进一步应用.在美国每年因NSAIDs所致严重胃肠道并发症,使10.7万人次住院,1.65万人死亡[1].  相似文献   
4.
程度不同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程度不同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采用MoCA量表分别测定66例程度不同LA患者及49例健康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对比程度不同LA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统计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A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随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而加重,Ⅳ型LA患者的语言、记忆、视空间结构与执行功能均低于Ⅰ型LA患者和对照组(P〈0.05);各型LA患者的命名、注意力、抽象、定向力等未受影响(P〉0.05)。结论LA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损伤程度有关,轻度LA不影响认知功能,脑白质疏松的面积越大,认知功能下降越明显,主要引起语言、记忆、视空间和执行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对比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内骨小梁的结构特点。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因股骨颈骨折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别设为骨折组与坏死组,每组各20例(20髋),术中完整取出股骨头作为研究材料。应用计算机对股骨头进行三维重建,利用x、y、z轴各2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将股骨头分割成27个区域,27个区域的编号规则:分为内侧、中间、外侧3个区,每组按照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的顺序编为1~9号。内侧区编号为m1、m2……m9;中间区编号为c1、c2……c9;外侧区编号为l1、l2……l9。对样本进行Micro-CT断层扫描,获取股骨头样本的计算机三维图像。手工选取兴趣区,采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间隙等三维空间参数分别对2组股骨头内骨小梁进行评价。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在骨折组中,将股骨头按矢状面分割为内侧区、中间区、外侧区进行对比,中间区表现为骨体积分数均值最大、厚度均值最大、数量均值最大、间隙均值最小的优势骨小梁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59、73.50、38.60、48.50,P值均小于0.05);将股骨头按冠状面分割为前区、中间区、后区进行对比,前区表现为骨体积分数均值最大、厚度均值最大、数量均值最大、间隙均值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50、43.92、85.40、36.00,P值均小于0.05);将股骨头按水平面分割为上区、中间区、下区进行对比,上区表现为骨体积分数均值最大、厚度均值最大、数量均值最大、间隙均值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03、29.47、255.50、45.50,P值均小于0.05)。对比坏死组股骨头不同部位骨小梁微结构参数,如果将股骨头分为内侧区、中间区、外侧区,中间区表现为骨体积分数均值最大、厚度均值最大、数量均值最大、间隙均值最小的优势骨小梁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42、26.60、400.00、36.00,P值均小于0.05);如果将股骨头分为上区、中间区、下区,上区表现为骨体积分数均值最大、厚度均值最大、数量均值最大、间隙均值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99、25.33、28.50、37.33,P值均小于0.05);如果将股骨头分为前区、中间区、后区,前区表现为骨体积分数均值最大、厚度均值最大、数量均值最大、间隙均值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567.17、57.29、42.11、41.17,P值均小于0.05)。与坏死组相比,骨折组骨小梁骨体积分数均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P=0.01)、骨小梁厚度均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P=0.01)、骨小梁数量均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7,P=0.01),骨小梁间隙均值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1)。 结论激素对于坏死股骨头的影响不仅仅是坏死区,包括硬化区、正常骨小梁区,即对于整个股骨头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β-磷酸三钙煅烧骨的微观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常用的骨移植材料中,人工合成材料仅占15%。实验于2005—07/2006—10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进行,使用健康牛松质骨制备形成标准试件后,经高温蒸馏、漂洗、脱水去除有机物质,再经高温煅烧后与有机液体(NH4)2HPO4反应,再次煅烧制备形成β-磷酸三钙煅烧骨,使用扫描电镜、压汞仪观察其微观空间结构。结果显示β-磷酸三钙煅烧骨具有大孔结构和微孔结构相结合的三维空间结构,大孔孔径为50~400μm,微孔孔径为1μm左右,提示β-磷酸二钙煅烧骨保留了天然松质骨的多孔状结构,有利于新生骨组织的长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脉冲频率对切卵大鼠松质骨结构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最佳刺激参数。方法:采用电针2Hz、100Hz、2/100Hz不同频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进行治疗,以倍美力灌胃作为对照组,观察Micro-CT下大鼠松质骨空间结构参数以及血清E2、PICP、ICTP的变化。结果:电针组能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骨小梁数目、厚度、骨体积分数和血清E2、PICP含量,减小骨小梁间隙、骨表面积体积比,降低血清ICTP水平;其中以100Hz频率电针组疗效更为明显。结论:电针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小梁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以100Hz频率电针刺激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在诊断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53个脊柱)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行64层螺旋CT横断位容积扫描,多平面重建横断、矢状、冠状切面的二维图像及三维的MIP成像,分析比较各图像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的能力.结果 横断切面图像显示椎体纵、横形多处或单处骨折49个(92.5%),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4个(64.2%);矢状切面图像显示脊柱后突畸形28例(62.2%);矢状切面图像及冠状切面图像显示椎体前后部高度压缩37个(69.8%),椎体上终板或(和)下终板局部骨折塌陷19个(35.8%).共44处脊柱附件骨折,横断切面明确诊断39处,矢状切面显示35处,冠状切面显示33处.MIP成像直观显示所有骨折脊柱的空间结构及椎体间的旋转脱位6个(11.3%).结论 多层螺旋CT的MPR及MIP成像技术相互补充,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下颌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骨折,由于下颌骨骨质形态不规则,受伤后骨折又复杂多样,对临床诊断治疗带来诸多不便。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清楚显示下颌骨的空间结构、骨折线的移位等情况,本研究通过15例下颌骨骨折三维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牛乳β乳球蛋白免疫反应性,分析其空间结构的变化,以探讨过敏原免疫反应性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取牛乳β乳球蛋白置于空气净化器(接受1、12、24 h的作用,实验组)、与实验组相同温度和湿度的环境(12、24 h后取样,对照组)、4 ℃冰箱(正常组)中.用ELISA法检测牛乳β乳球蛋白免疫反应性,采用圆二色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检测空气净化器处理前后的牛乳β乳球蛋白,分析牛乳β乳球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作用24 h)的光密度值接近0.88,相对于正常组的光密度值1.27和对照组的光密度值1.25,降低了约30%.牛乳β-乳球蛋白在空气净化器作用前后,正常组和对照组的圆二色谱光谱曲线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实验组处理12 h和处理24 h负峰值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并且呈现一定的递增趋势.实验组在280 nm和295 nm处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正常组和对照组,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强度越强.结论 经过空气净化器处理之后的牛乳β乳球蛋白免疫反应性有所降低,圆二色谱光谱实验和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空间结构变化可能是使其免疫反应性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