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564篇 |
免费 | 2931篇 |
国内免费 | 197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3篇 |
儿科学 | 417篇 |
妇产科学 | 263篇 |
基础医学 | 2150篇 |
口腔科学 | 520篇 |
临床医学 | 8039篇 |
内科学 | 4082篇 |
皮肤病学 | 269篇 |
神经病学 | 801篇 |
特种医学 | 131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2161篇 |
综合类 | 15913篇 |
预防医学 | 4778篇 |
眼科学 | 310篇 |
药学 | 8370篇 |
177篇 | |
中国医学 | 9907篇 |
肿瘤学 | 17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4篇 |
2023年 | 1527篇 |
2022年 | 1929篇 |
2021年 | 2746篇 |
2020年 | 1931篇 |
2019年 | 1850篇 |
2018年 | 860篇 |
2017年 | 1622篇 |
2016年 | 1862篇 |
2015年 | 2042篇 |
2014年 | 3172篇 |
2013年 | 2739篇 |
2012年 | 3347篇 |
2011年 | 3330篇 |
2010年 | 2921篇 |
2009年 | 2832篇 |
2008年 | 3136篇 |
2007年 | 2713篇 |
2006年 | 2740篇 |
2005年 | 2962篇 |
2004年 | 2223篇 |
2003年 | 2055篇 |
2002年 | 1727篇 |
2001年 | 1503篇 |
2000年 | 1212篇 |
1999年 | 975篇 |
1998年 | 788篇 |
1997年 | 702篇 |
1996年 | 659篇 |
1995年 | 598篇 |
1994年 | 476篇 |
1993年 | 303篇 |
1992年 | 295篇 |
1991年 | 260篇 |
1990年 | 258篇 |
1989年 | 270篇 |
1988年 | 122篇 |
1987年 | 88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文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1):17-19
本文讨论了应用通腑泄热法治疗肠伤寒的指导思想,介绍了该法的药物组成及疗效分析。该法疗效较好,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认为锌原卟啉(Zincprotorphrin简称ZPP)是诊断铅中毒的一个可靠的早期生化指标,但目前我国将此项指标列入新诊断标准尚未正式公布。我科于1990年7~10月对疗养的75例铅作业工人进行观察治疗,现将ZPP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T3、T4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T3、T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T3水平显降低,并与患的心脏功能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T3水平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T4向T3转化速度减慢所致。较低的血清T3水平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何远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22(5):215-215
在此项研究中用低温(5℃)-缺氧(428mmHg)-抑制模型(C—H—R)评价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干叶水提取物对大鼠剂量相关性适应原活性;还用大鼠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 相似文献
5.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笔者2004年3月~2007年3月采用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34例,并与西药消炎痛治疗癌性发热3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风寒湿邪侵入肌腠、经络、关节郁久化热的化热型风湿关节炎。笔者在临床中以芍药甘草汤合二妙散灵活加减,配以风湿膏外敷,通过40例临床观察,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功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托疮毒、利小便。张元素谓其功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笔者现结合个人临证体会,就黄芪在治疗以气虚为主的疑难病症中的运用体会介绍如下。1 益气升阳除热 益气升阳除热,即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所创。他有感于当时医家以外感治一切发热证而提出这一观点。《内外伤辩 相似文献
9.
10.
车晋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11):648-648
最近,日本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探索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房钠素(ANP)水平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纳入了2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在入院当日和人院后1、2和4d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BNP和ANP水平,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右心房压力、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和左室每搏功输出指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