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55篇
  免费   3486篇
  国内免费   3022篇
耳鼻咽喉   351篇
儿科学   875篇
妇产科学   474篇
基础医学   2583篇
口腔科学   539篇
临床医学   5892篇
内科学   7663篇
皮肤病学   763篇
神经病学   1869篇
特种医学   12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2篇
外科学   3326篇
综合类   15828篇
预防医学   6654篇
眼科学   877篇
药学   8380篇
  38篇
中国医学   8202篇
肿瘤学   1544篇
  2024年   624篇
  2023年   2046篇
  2022年   2165篇
  2021年   2097篇
  2020年   1884篇
  2019年   1879篇
  2018年   946篇
  2017年   1318篇
  2016年   1420篇
  2015年   1667篇
  2014年   2631篇
  2013年   2604篇
  2012年   3279篇
  2011年   3413篇
  2010年   2916篇
  2009年   2795篇
  2008年   4596篇
  2007年   3490篇
  2006年   3544篇
  2005年   4726篇
  2004年   4216篇
  2003年   4538篇
  2002年   3362篇
  2001年   1681篇
  2000年   1180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432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鉴定当地民间应用普遍的野生药用真菌,并探讨其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一株采自定陶仿山野生药用真菌进行鉴定,确定为硬皮马勃。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硬皮马勃化学成分,利用PubChem软件和TCMSP、GCS数据库得到化学成分结构信息及其药用动力学参数和相关靶点分析,通过SysDT和WES系统鉴定潜在化学成分靶点,利用CTD数据库获得靶点功能,将潜在化合物和肿瘤相关靶点导入Cytoscape3.8.0软件构建分子-靶标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肿瘤相关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有关活性成分靶点所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将肿瘤相关靶点和通路导入Cytoscape3.8.0软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从文献中获得硬皮马勃的化学成分59个,通过ADME计算系统筛选出5个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即活性成分,预测到38个靶点,其中与肿瘤相关靶点16个。这些活性成分主要通过Toll-like receptor、PI3K-AKT、MAPK和NF-kappa B等通路参与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促进其凋亡。结论 表明硬皮马勃治疗肿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并通过多层次效应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本研究为更好理解硬皮马勃作用肿瘤的机制和肿瘤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童钰钧  徐卫云   《四川医学》2022,43(4):401-405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女性健康[1]。乳腺X线摄影,通过这项影像技术,大量早期乳腺癌得到诊治,其主要优势是对钙化的敏感性,其中将直径<1.0 mm的钙化称为微钙化。至1951年首次发现以来,钙化一直是重要的乳腺癌标志物,大约50%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癌仅通过乳腺X线摄影发现[2]。  相似文献   
3.
社会力量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对于公立互联网医院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商业模式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基于经济学契约理论要义,提出在坚持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平衡公私益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医保政策、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机制来促进社会力量向医疗服务公益性目标回归,并通过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来约束部分社会力量的盲目逐利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白鲜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白鲜皮治疗皮肤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白鲜皮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对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识别;通过利用SwissADME数据库对白鲜皮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预测,筛选主要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得到白鲜皮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从白鲜皮中共分析鉴定了12种成分,进一步筛选得到4种潜在活性成分,可作用于48个关键靶点和14条主要通路。结论 采用LC-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快速分析白鲜皮的潜在活性成分,并初步揭示了成分-靶点-通路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可以做作用靶点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 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摘要]?微小RNA (microRNA, miRNA)在宿主-病毒相互作用中起关键调节作用,参与HBV感染、复制和HBV相关疾病的调节。细胞miRNA可以通过直接结合HBV转录物或通过靶向与HBV生命周期相关的细胞因子间接调节HBV转录和复制。反过来,HBV感染也可以影响宿主细胞内的miRNA水平。HBV和mi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HBV复制和HBV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miRNA与HBV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HBV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的抗HBV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9.
妊娠间隔过短或者过长均会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增加,也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和胎儿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增加。目前对于最佳妊娠间隔范围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多数研究给出的最佳范围在18~60个月。而妊娠间隔对妊娠结局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孕次、孕周、年龄、前次妊娠史、受孕方式、社会经济因素等。目前妊娠间隔对妊娠结局影响作用机制的假说,较多的认为是过短妊娠间隔是由于母体体内物质缺乏所致,而过长妊娠间隔则是机体的衰老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但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均较少,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血清对人黑素细胞对抗H_2O_2诱导的细胞损伤凋亡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PIG1细胞,根据干预措施不同设置空白对照组,H_2O_2+生理盐水组以及H_2O_2+艾灸血清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观察艾灸血清干预后的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0.75 mM H_2O_2处理24 h后,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胞体变圆,树突减少。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形态较模型组规整,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升高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显示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降低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75 mM H_2O_2处理24 h后,H_2O_2+生理盐水组PIG1细胞的Caspase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予艾灸血清人为干预后可观察到PIG1细胞Caspase3水平显著降低,降低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血清能够有效缓解H_2O_2对PIG1细胞的损伤,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艾灸血清降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