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58篇
  免费   1903篇
  国内免费   1867篇
耳鼻咽喉   365篇
儿科学   207篇
妇产科学   306篇
基础医学   2644篇
口腔科学   440篇
临床医学   4145篇
内科学   2251篇
皮肤病学   246篇
神经病学   407篇
特种医学   8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228篇
综合类   8975篇
预防医学   3922篇
眼科学   766篇
药学   5616篇
  17篇
中国医学   3406篇
肿瘤学   1219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74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731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788篇
  2015年   1006篇
  2014年   1478篇
  2013年   1603篇
  2012年   2363篇
  2011年   2696篇
  2010年   2329篇
  2009年   2288篇
  2008年   2577篇
  2007年   2179篇
  2006年   2122篇
  2005年   2140篇
  2004年   1468篇
  2003年   1211篇
  2002年   950篇
  2001年   822篇
  2000年   620篇
  1999年   548篇
  1998年   493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217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生菌由细菌、真菌、古菌和原生生物组成,它们生活在植物的活体组织中,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人参内生菌在人参的生长发育、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和环境适应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人参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随着人们在微生物领域研究的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植物内生菌的重要方法。文章主要从人参内生菌分离与鉴定研究方法、人参内生菌的多样性、人参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人参内生菌对宿主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人参内生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菌研究和品质改良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通过对人参属及其近似种基因序列的分析比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为Premix Ex Taq (Probe qPCR) 10 μL,人参上下游引物各0.5 μL,西洋参上下游引物各0.3 μL,人参与西洋参特异性探针各0.4 μL,DNA模板2 μL,灭菌去离子水补至20 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 s;然后以95℃变性5 s,60℃退火延伸30 s进行40个循环。应用该方法测试了27份DNA样品,包括7份人参、6份西洋参、4份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10份其他人参属样品及其他常见中药材样品的DNA,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将人参与西洋参样品DNA混合后10倍稀释成不同浓度后进行检测,用以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人参及西洋参样品均在特定的荧光通道下出现典型的阳性扩增曲线,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品均同时出现两条阳性扩增曲线,其它对照样品及空白对照均没有出现阳性扩增曲线。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人参及西洋参的最低检测限均为2 pg DNA/反应。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够同时快速、准确、灵敏地鉴别出人参和西洋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6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和头颈外科就诊且资料完整的甲状腺癌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分步骤依次逐步探查甲状腺旁腺,分析肉眼和自体荧光检出甲状旁腺的情况。结果 103例患者共检出甲状旁腺244枚,其中单侧手术76例检出甲状旁腺146(59.8%)枚,双侧手术27例检出甲状旁腺98(40.2%)枚。肉眼检出甲状旁腺227枚(93.0%),近红外显像仪检出241枚(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9,P =0.001)。进一步对步骤stage I~III上甲状旁腺和下甲状旁腺分别进行卡方分析发现,在stageI阶段,上甲状旁腺的检出率,肉眼和自体荧光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401,P =0.527),而下甲状旁腺的检出率,自体荧光明显优于肉眼观察(χ2=0.02,P =9.538)。在stage II/III阶段,自体荧光对上甲状旁腺(χ2=0.039,P =4.270)和下甲状旁腺(χ2=0.028,P =4.855)的检出率都明显高于肉眼检出。结论 自体荧光技术可明显提高甲状旁腺的检出率,降低甲状旁腺的误切率。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究醛糖还原酶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转染组,后两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构建含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iRNA的质粒并利用慢病毒转染入转染组大鼠体内。造模后4周、8周、12周,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造模后9周,禁食6 h,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造模后12周,处死全部大鼠后,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凋亡情况,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醛糖还原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表达,RT-PCR检测视网膜中Bcl-2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造模后4周、8周、12周,转染组和模型组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造模后12周,转染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4周、8周、12周,各组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转染组和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大鼠在口服葡萄糖后30 min时,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120 min时分别下降至最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的视网膜神经元凋亡指数、醛糖还原酶活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且转染组均高于模型组(均为P<0.05)。模型组和转染组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转染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结合受体后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神经元凋亡,进而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击退冬季流感民和感冒,也是日常康复慢病和预防癌症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日常运动、良好作息外,均衡饮食同样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大自然中有很多天然食物,都含有丰富且高价值的营养精华。可别小看这些随手可得的天然食物,它们可是增强免疫力的将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的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各类样本的差异性,为改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利用ddPCR和qPCR技术对已经确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间的全血、尿液、粪便共22份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两种方法对人保守区域基因扩增结果一致:全血标本信号最强,尿液次之,粪便最少;ddPCR在1份全血,1份尿液,5份粪便中检出ORF-1ab和N基因的阳性微滴,qPCR仅在3份粪便中检出上述基因,漏检的3个标本基因拷贝数平均浓度为128 copies/ml;ddPCR在发病<5、5~15、>15 d的各类标本中都有检出,qPCR检出以中晚期为主;重症病例用ddPCR均可测到阳性微滴,qPCR检测的各类标本均为阴性;轻症病例的各类标本中qPCR只有粪便核酸检测阳性,ddPCR检出率高于qPCR。 结论 ddPCR可以有效克服qPCR 灵敏度不足的难题,是对qPCR 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针对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血液、尿液和可疑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适用于早期感染的判断及患者治愈后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9.
卤化天然产物特别是微生物来源卤化天然产物在生理和生物化学上具有重要作用,是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来源,在控制病原微生物特别是耐药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放线菌、真菌及其它微生物来源的卤化天然产物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菩人丹对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DR)患者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收治SDR患者48例(96眼)。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24例(48眼),给予中药菩人丹粉剂口服,每次9 g,2次/d;对照组24例(48眼),给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每次500 mg,3次/d。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眼底照相、FFA、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QPs)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眼底照相及FFA的改变情况(出血、渗出、微血管瘤、视网膜循环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平均敏感度均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 893,P<0.01),对照组仅ERG-OPsO1潜伏期缩短(P<0.05),余指标均无改善(P>0.05),观察组ERG-OPsO1、O2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菩人丹可明显改善SDR患者的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提高视野MS值,缩短ERG-OPsO1、O2潜伏期,增加振幅,有效治疗SD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