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椿皮治疗实验性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椿皮治疗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建立大鼠脾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灌服椿皮浸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椿皮使该模型脾虚症状减轻,大鼠体重恢复,结肠溃疡和水肿面积减少。结论:椿皮有明显的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其作用与棒皮的治疗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椿乳凝胶是由椿皮、苦参等5味中药组成阴道用凝胶新制剂,功能清热燥湿,祛瘀生肌。用于湿热瘀阻带下量多,色黄或白,或呈脓性;腰腹坠胀或小便淋漓涩痛;或阴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或腻,脉玄或滑及宫颈炎有上述诸症者。椿皮和苦参是处方中主要药物,苦参碱在水、乙醇中均溶解,同时考虑到苦参中生物碱成分可能与椿皮中酚酸类成分有化学配伍禁忌,故对苦参提取方法及能否与椿皮合煎进行了研究。1仪器与试剂1.1仪器LC10AT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ambda 16紫外分光光度仪(美国PERK IN ELMER);AE200型电子分析天秤(瑞典METTLER)。1.2…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九香止泻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法(TLC)鉴别.结果 九香止泻片中的秦皮、椿皮、未香、山楂各药材的TLC图谱均与对照品、对照药材有相同的斑点.结论 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定性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椿皮三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椿皮中三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三氯甲烷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Ⅰ),豆甾-4,6,8(14),22-四烯-3-酮(Ⅱ),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Ⅲ),ocotillone(Ⅳ),20-羟基达玛-24-烯酮(Ⅴ)。结论:化合物Ⅰ,Ⅱ,Ⅲ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椿皮粗生物碱,椿皮特征生物碱成分铁屎米酮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从椿皮的粗生物碱部位分离得到特征性生物碱成分铁屎米酮,采用药物二倍稀释法与菌落计数联合测定椿皮粗生物碱及特征性生物碱铁屎米酮对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结果:椿皮粗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103-0.207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3125-0.625mg/mL,椿皮中特征生物碱铁屎米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为21.25-42.5μg/mL,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4.8828-9.7656μg/mL。而椿皮粗生物碱、椿皮中特征生物碱铁屎米酮在本实验所设浓度范围内对大肠埃希杆菌均无抑制作用。结论:铁屎米酮生物碱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开发中药单体活性成分治疗由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妇科常见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椿皮中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醇(1),熊果醇(2),白桦酸(3),红花菜豆酸(4),1-O-(6-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4-allylbenzene(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刘俭  黄汉游  庞耀镜  陈少萍 《中药材》2000,23(6):326-326
椿皮为少常用中药,主治赤白久痢,肠风便血等症。中国药典历次版本收载其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干燥根皮或干皮。 查古代本草多以樗皮或樗白皮之名附列于椿木叶项下。《唐本草》云:椿樗二树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实。《图经本草)云:椿、樗二木形干大抵相类,但椿本实而叶香可啖,樗木疏而气臭,北人呼为山椿。古本草所称的椿或樗其原植物为:椿即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樗即  相似文献   
10.
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春季水分充足,树皮易剥离时采收为宜。晒干,或刮去粗皮后晒干即得。本品始载于《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古时所用椿皮系指香椿和臭椿两种植物的根皮和干皮,而以臭椿皮为好。目前我国市场上除少数地区用香椿皮外,大多数用樗木皮作椿皮用。椿皮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等功效。用于赤内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主产于浙江金华、兰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