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固相吸附法和氯仿-异丙醇核酸提取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RNA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集所有患者血液,分离血清。实验组的53例患者,采用固相吸附法提取血清中的核酸。对照组的53例患者,采用氯仿-异丙醇法提取血清中的核酸。提取后的核酸,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含量,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RNA检验结果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和阳性率。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1对照组血清采用氯仿-异丙醇法提取核酸,稀释1×104倍后,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继续稀释则无法检测。实验组按照固相吸附法提取核酸,稀释1×105倍后,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继续稀释则低于检测限。2对照组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后,阳性35例,阳性率66.04%。实验组检测后阳性44例,阳性率83.02%。两组结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3当血红蛋白浓度为5g/L时,两组抗干扰能力差别不大,P>0.05。当血红蛋白浓度为50g/L时,两组结果比较P<0.05。结论:与氯仿-异丙醇核酸提取方法相比,固相吸附法提取的丙型肝炎病毒-RNA灵敏度、阳性率更高,抗溶血干扰能力更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他达拉非原料药中4种常见溶剂(甲醇、乙腈、异丙醇、四氢呋喃)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方式,分离柱采用DB-624柱(30 m×0.53 mm,3.0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分流比为5∶1,载气为高纯氮气(纯度为99.999%),载气流速为1.8 mL/min;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检测器温度为250℃。外标法定量。结果甲醇、乙腈、异丙醇、四氢呋喃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66~1.5 mg/mL,0.0082~0.205 mg/mL,0.06~1.5 mg/mL,0.0144~0.36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2%,100.59%,97.74%,100.73%,RSD分别为4.67%,2.63%,1.01%,2.28%(n=6);检测限分别为2μg/mL,8μg/mL,5μg/mL,6μ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为可他达拉非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SD大鼠吸入不同浓度七氟烷麻醉不同时间后血中游离六氟异丙醇(hexafluoro?isopropanol,HFIP)浓度的测定,分析血中游离HFIP的生成规律及其与七氟烷麻醉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1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其中6只用于测定HFIP样品的血/气分配系数,其余10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6只,分别接受1.16%(S1组)、2.32%(S2组)和3.48%(S3组)浓度的七氟烷麻醉。每组内再分为6个麻醉时段,分别麻醉0.5、1.0、1.5、2.0、3.0、4.0 h,每个时段用鼠6只。麻醉结束后立即取腹主动脉血5~10 mL。首先采用顶空二次平衡法测得大鼠HFIP的血/气分配系数,再使用一次平衡法测得大鼠血中实际游离 HFIP浓度。同时使用顶空二次平衡法测定大鼠血中七氟烷浓度及血/气分配系数。分析组内血中游离HFIP浓度与麻醉时间的关系,及组间七氟烷麻醉浓度与血中游离HFIP浓度的关系。结果:3组不同时点SD大鼠血中均能测出游离HFIP,且在麻醉1.0 h时均达峰值,而后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其浓度逐渐降低。与S1组相比,S2组各对应时点血中游离HFIP浓度均增高 (P < 0.05);除4.0 h时点外,S3组各对应时点血中游离HFIP浓度与S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S2组相比,S3组各对应时点血中游离HFIP浓度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各组大鼠血中游离HFIP浓度均随七氟烷麻醉时间的延长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七氟烷麻醉浓度增加到3.48%时,血中各时点游离HFIP浓度反而降低,七氟烷代谢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七氟烷是否能在小鼠肝及脑组织中进行生物转化,并对其代谢产物六氟异丙醇(HFIP)进行测定。方法在七氟烷麻醉下,取小鼠部分肝及全部脑组织,将其匀浆后于密闭空针中分别加入0.5%、1%及3%七氟烷于37℃恒温箱中孵育6h,分别于0、1、2、4、6h测定气相中HFIP浓度。结果在对小鼠肝脏组织匀浆的孵育中,3种七氟烷孵育浓度均检测出HFIP,且以0.5%七氟烷孵育时HFIP含量最高。在对小鼠脑组织匀浆的孵育中,当七氟烷浓度为0.5%及1%时检测出HFIP,且前者高于后者,但当七氟烷孵育浓度为3%时,未能检出HFIP。结论七氟烷能在小鼠肝及脑组织中代谢分解成HFIP,但随着七氟烷孵化浓度的增加,HFIP的生成却减少。  相似文献   
5.
七氟烷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吸入麻醉药之一,但其理化性质不如异氟烷、地氟烷稳定,在机体内约有5%发生生物转化。在其代谢产物中,六氟异丙醇具有极强的麻醉效能。本文就七氟烷的性质及其代谢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七氟烷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种快速手消毒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两种醇类快速手消毒液杀灭临床分离的3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两种快速手消毒液分别为浓度75%的乙醇和异丙醇液体制剂。用浓度为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液或异丙醇消毒液对30株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s,杀灭率均达到100%。结论两种快速手消毒液对MR-SA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7.
异丙醇对阿替洛尔片溶出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平  陈玉霞 《中国药业》2011,20(1):33-34
目的考察异丙醇用量对阿替洛尔片溶出行为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用量的异丙醇为润湿剂,通过湿法制粒制备阿替洛尔片(规格为每粒50 mg),分别测定其5,10,15,25,45,60 min时的累积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并与参比制剂比较,计算其f2值。结果异丙醇用量对阿替洛尔片的溶出行为影响显著。结论随着异丙醇用量的增加,阿替洛尔的溶出速率加快;当异丙醇用量为0.080 mL/片时,阿替洛尔的溶出行为与参比制剂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决人工流产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开展了异丙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方法:术前即刻给药,给药速度为50μg.kg^.S^-1病人入睡,睫毛反应消失后开始手术。结果:术后病人无手术记忆,SB及RR恢复情况稳定,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提示异丙酚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方法可靠,效果确切,可广泛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曾焕俊  伍良涌 《今日药学》2011,21(4):234-236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丙哌维林缓释胶囊中异丙醇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聚乙二醇为固定相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μm),程序升温(40℃,保持5 min,以40℃/min升至200℃,保持1 min),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80℃,载气为N2,以N,N-二甲基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中有机溶剂乙醇、异丙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顶空自动进样,在非极性弹性毛细管柱上进行分离,效果良好.结果:平均回收率乙醇96.9%~104%;异丙醇96.3%~101.2%.变异系数乙醇2.6%,异丙醇2.7%.结论:方法重现性好,定量准确,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