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486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522篇
中国医学   182篇
肿瘤学   5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考察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脂质体经静脉注射后,在大鼠尿液、粪便中的代谢产物以及以SN-38原形药物排泄的量。方法大鼠尾静脉单次给予2.77 mg/kg SN-38脂质体,分别于0~6、6~12、12~24、24~48 h分段收集尿液、粪便,采用UPLC/Q-TOFMS法对SN-38脂质体在大鼠尿液、粪便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并且建立HPLC法,用于大鼠尿液及粪便样品中SN-38原形药物的排泄量的测定。结果 SN-38脂质体的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经鉴定为SN-38G。48 h内脂质体组共有1.57%的原形药物经过尿液排出,共有12.94%的SN-38原形药物经过粪便排出。结论 SN-38脂质体只有少部分以原形药物经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聚己内酯/外消旋聚乳酸(PCL/PDLLA)为载体材料,制作安全有效的载有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缓释系统,评价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电纺丝方法制作SN-38-PCL/PDLLA纺丝膜,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及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SN-38在载药聚合物纤维中的状态;采用接触角测量评价载药纤维的亲疏水性;在体外观察不同材料纤维的药物释放速率及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载药纺丝膜形态均一,在体外实验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能力,由于载药量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释放时间。其中2%载药的静电纺丝膜表现出稳定、持续的抗肿瘤活性,突释不明显。结论应用PCL/PDLLA制备搭载SN-38的缓释系统是可行的,适当提高载药量可以增加药物释放时间。  相似文献   
4.
喜树碱类药物作为公认抗肿瘤药,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Topo-I)的活性有关。因此,分裂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对该类药物更为敏感。近年来,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有报道,喜树碱对不具有分裂增生特性的神经元也显示出较明显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神经元凋亡,但其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在深入分析喜树碱类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其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提出喜树碱对神经元的毒性机制可能依然与抑制Topo-I活性有关,可能是通过干扰DNA转录过程中Topo-I的活性,导致DNA转录障碍,最终引发神经元凋亡。并在该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5.
秦庆芳  粟本超 《骨科》2015,34(3):388
目的对广西不同土质和海拔喜树嫩叶中的喜树碱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喜树碱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 水(27:73);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结果在20 min内完成对喜树嫩叶中喜树碱的色谱分析,且主成分峰与相邻的色谱峰之间分离度均>2.0;喜树碱的线性范围为0.074 35~0.743 5 μg(r=1),平均加样回收率96.48%(n=9)。喜树碱含量(单株)比较,生长在海拔500~1 000 m的喜树中喜树碱含量最高;石山生长的喜树中喜树碱含量大于土山。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喜树嫩叶中喜树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载10-羟基喜树碱(HCPT)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模拟体内环境进行药物的缓释研究,HCPT微球制剂用于肝癌治疗。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分别制备载HCPT以及空载的PLGA微球,体外释放,兔VX2肝癌造模,HE染色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载HCPT的PLGA微球,电镜表征稳定,体外释放良好,HE染色分析肝癌治疗较好。结论载HCPT的PLGA微球治疗肝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0-羟基喜树碱对肝癌细胞Hep G2的DNA甲基化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 G2细胞,分为给药组(10-羟基喜树碱25μg/ml)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个小组,每小组5个平行孔,分别于给药后24、48、72 h各组取2个小组,一组用MTT法检测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另一组提取Hep G2细胞的DNA,酸水解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甲基化率。结果:10-羟基喜树碱作用24、48、72 h后,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1.6±4.9)%、(85.7±0.7)%、(97.9±0.7)%;给药组Hep G2细胞DNA甲基化率分别为(2.81±0.34)%、(6.67±0.24)%、(6.83±0.24)%,明显高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1.88±0.13)%、(1.91±0.11)%、(1.98±0.18)%](P<0.05),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10-羟基喜树碱在抑制Hep G2细胞的生长的同时提高了细胞DNA的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β-环糊精聚乙二醇羟基喜树碱高聚物(β-CD-PEG-HCPT)并研究其载药量。方法以β-环糊精和4-4′联苯二磺酰氯为起始原料,通过酰化反应、碘代反应、取代反应、酰化反应得到聚乙二醇-β-环糊精(β-CD-PEG)。采用羟基喜树碱(HCPT)为起始原料,利用乙酰基对10位羟基进行保护,再利用二氯甲烷/甲醇/乙酰氯这种温和的系统脱去乙酰基,得到乙酰羟基喜树碱甘氨酸酯(Ac-HCPT-Gly)。β-CD-PEG和Ac-HCPT-Gly反应得到目标产物β-CD-PEG-HCPT。结果合成了目标产物β-CD-PEG-HCPT,其结构通过1H-NMR确证。HCPT的载药量是4.3%。结论改进了β-CD-PEG-HCPT的合成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EG-PHDCA)纳米粒,并进行表征。方法酯化、缩聚法制备PEG-PHDCA,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新合成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粒,测定其粒径、载药量、包封率,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所得纳米粒相对分子质量为2 300~2 700,能较好地包埋喜树碱,平均粒径为(86.5±7.2)nm,Zeta电位为(-16.34±2.4)m 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0.23±1.13)%和(3.17±0.15)%。载药体系能实现药物良好的体外缓释。结论 PEG-PHDCA适合作为纳米制剂的载体。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能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并可实现其体外缓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胆酸偶联喜树碱衍生物20(S)-O-甘氨酸-脱氧胆酸喜树碱(E2)、20(S)-O-醋酸-脱氧胆酸喜树碱(G2)在大鼠血浆和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建立并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E2、G2和喜树碱在大鼠血浆和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在血浆和人工胃肠液中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E2、G2减少量均低于喜树碱。相对于人工胃肠液,三者在大鼠血浆中减少最为明显。三者在3种生物基质中发生了相似的降解,E2、G2主要发生水解生成喜树碱,而喜树碱则主要发生了内酯环开环。结论通过偶联胆酸合成得到的喜树碱衍生物在生物基质中具有明显高于喜树碱的稳定性,有助于维持喜树碱药效团内酯环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