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239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651篇
内科学   48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97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1495篇
预防医学   97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854篇
  13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4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玥  邹健 《现代肿瘤医学》2022,(23):4377-4382
胃癌作为临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因确诊疾病较晚而影响治疗效果,胃镜活检后的病理虽然作为确诊的金标准,但是由于此方式过程痛苦,操作复杂,费用较高,且具有侵入性,可能会导致患者拒绝操作而难普及于临床,因此积极找寻胃癌有效的监测指标十分必要。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维生素与胃癌的相关关系,并试图通过摄取某些维生素降低胃癌发生率,延缓病情及改善预后,也有通过检测血清中维生素的水平给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就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及叶酸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血清中水平与胃癌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胃癌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评价不同剂量叶酸治疗不同基因型高Hcy血症效果。方法筛选高血压病人359例,进行Hcy筛查及MTHFR 677C/T基因检测,根据基因类型分为CC型、CT型和TT型,每种基因类型筛选5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25例,给予0.8 mg和5 mg叶酸治疗8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59例高血压病人中合并有高Hcy血症119例,发病率为55.43%。男性病人高Hcy血症发生率及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女性(P < 0.01)。MTHFR 677C/T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59例病人中CC型161例,CT型118例,TT型80例,TT型高血压病人发生高Hcy血症的比例及血浆Hcy均高于CC型和CT型(P < 0.01)。干预前后同种基因型在0.8 mg组和5 mg组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0.8 mg组和5 mg组不同基因类型干预后的血浆Hcy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 < 0.01);干预后组内不同基因型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0.8 mg组和5 mg组中CC型Hcy水平低于CT和TT型(P < 0.05);0.8 mg组CT型Hcy水平低于TT型(P < 0.05)。结论Hcy水平与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存在相关性,叶酸能有效降低Hcy水平,大剂量叶酸与较小剂量叶酸干预效果无明显差异。基因类型不同,叶酸干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与RAR - β、MGMT 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交互效应。方法 基于课题组建立于山西省(介休市和阳曲县)的已婚妇女人群队列,选取2014年6月 - 9月病理学确诊的CIN患者(CINⅠ147例、CINⅡ/Ⅲ 134例)及正常宫颈妇女(15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对象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因素,采集空腹静脉非抗凝血与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叶酸浓度,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导流杂交法判定HPV感染状况。采用Kruskal - Wallis H检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进行资料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作用指标评价交互效应。结果 血清叶酸在NC、CINⅠ和CINⅡ/Ⅲ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血清叶酸(≤23.13 nmol/L)可增加CINⅠ和CINⅡ/Ⅲ的发生风险(OR = 6.78,95%CI:3.75~12.26;OR = 64.13,95%CI:18.34~224.20),且随病变进展,血清叶酸逐渐降低(χ2趋势 = 92.69,P<0.001)。CIN组RAR - β、MGMT CpG岛甲基化率均高于NC组,且甲基化率随病变进展逐渐上升(χ2趋势 = 20.19,P<0.001;χ2趋势 = 15.35,P<0.001)。在各组中低血清叶酸与RAR - β、 MGMT CpG岛高甲基化均呈正相加交互作用(CINⅠ:S = 2.23,95%CI:1.63~8.08,S = 1.21,95%CI:1.01~10.01;CINⅡ/Ⅲ:S = 2.43,95%CI:1.72~6.80,S = 2.83,95%CI:1.55~8.10),但未显示相乘交互作用(P>0.05)。结论 低血清叶酸和RAR - β、 MGMT CpG岛高甲基化均可增加CIN的风险,且可能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妇女围受孕期服用叶酸的依从性,探索服用叶酸对胎儿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预防效果,分析影响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以通州区2013—2018年92 121例分娩妇女的常规孕期保健数据和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为基础,计算妇女的叶酸服用率和依从服用率(即孕前开始且规律服用率), 并分析服用叶酸与NTDs发生率的关系,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叶酸依从服用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对策。结果: 6年间,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总服用率为90.08%,有微弱上升趋势,而叶酸依从服用率仅为41.5%,且呈明显下降趋势。服用叶酸的妇女其胎儿NTDs的发生率是(5.5/万)未服用叶酸者(19.7/万)的27.9% (χ2=23.74,P<0.001),而服用单纯叶酸片和服用含叶酸的多种微量营养素的NTDs发病率未见统计学差异。母亲围受孕期补充叶酸可以减少70%的NTDs发病风险(RR=0.28,95%CI:0.16~0.49),且对无脑畸形和脊柱裂亚型均有预防效果。控制混杂因素后,本地户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妇女叶酸依从服用率高于外地户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妇女(P<0.05),年龄小于25岁、孕前偏瘦或肥胖的妇女、经产妇的叶酸依从服用率低于相应对比组(P<0.05)。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服用率较高,但服用依从性较低,妇女围受孕期未服用叶酸严重影响NTDs的预防效果。叶酸依从服用率受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地、产次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重点关注年龄小于25岁、体型消瘦或肥胖、文化程度较低、经产及夫妻均为外地户籍的妇女,以提高围受孕期叶酸服用的依从性,更好地发挥叶酸预防NTDs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实际操作强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防污染法并用于产前检测叶酸利用能力。方法:在1条引物的5′端加入限制性内切酶FOK1的识别序列,将FOK1酶加入PCR扩增反应体系中,切断污染的前PCR产物,考察体系中FOK1酶的用量、酶切扩增一体式反应体系成分的比例及污染量的可控程度,并应用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上C677T突变位点的分析。结果:FOK1酶最佳反应体系却抑制PCR扩增;在TaKaRa反应体系中,0.5 U FOK1酶可完全切割≤0.1 μL含有酶切位点的前扩增产物,且成功扩增,而不加入FOK1酶无法控制假阳性结果。FOK1酶切防污染法成功用于MTHFR C677T的测序检测。结论:本方法有效便捷,完全实现了闭管防止PCR污染,不影响后续测序反应,不仅可适用于以PCR扩增为基础的产前诊断等测序分析,更可广泛应用于所有涉及核酸扩增诊断的实验室防治PCR污染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肾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叶酸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中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素氮(BUN)、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胱抑素C(Cys-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BP(135.34±8.81)mm Hg(1 mm Hg=0.133 kPa)、DBP(75.52±5.79)mm Hg、BUN(5.92±0.95)mmol/L、Cr(102.43±18.71)μmol/L、Hcy(11.32±2.9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45.65±8.62)mm Hg、(86.63±6.78)mm Hg、(6.71±1.04)mmol/L、(115.81±21.42)μmol/L、(14.21±2.52)μmol/L,叶酸(13.92±1.52)ng/ml、维生素B12 (686.38±143.31)μg/ml均高于对照组的(7.54±0.97)ng/ml、(396.63±98.42)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109.53±34.12)μg/min、eGFR(1.75±0.48)ml/(min·173 m2)均低于对照组的(226.51±78.88)μg/min、(3.58±1.15)ml/(min·173 m2), Cys-C(76.53±38.77)mg/ml高于对照组的(63.62±24.72)m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37<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可提升其血清中叶酸与维生素B12浓度,改善血压状况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