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91篇
  免费   2427篇
  国内免费   950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158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976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9153篇
内科学   7293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903篇
特种医学   55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5篇
外科学   2558篇
综合类   18248篇
预防医学   2694篇
眼科学   898篇
药学   6257篇
  80篇
中国医学   2135篇
肿瘤学   4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94篇
  2022年   704篇
  2021年   838篇
  2020年   1354篇
  2019年   1122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1028篇
  2016年   1188篇
  2015年   1508篇
  2014年   2733篇
  2013年   2752篇
  2012年   3438篇
  2011年   3795篇
  2010年   3552篇
  2009年   3508篇
  2008年   3844篇
  2007年   3453篇
  2006年   2989篇
  2005年   3400篇
  2004年   2628篇
  2003年   2257篇
  2002年   1736篇
  2001年   1355篇
  2000年   978篇
  1999年   867篇
  1998年   751篇
  1997年   829篇
  1996年   679篇
  1995年   614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493篇
  1992年   398篇
  1991年   337篇
  1990年   315篇
  1989年   368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双源CT血管造影(CTA)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双源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双源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结果、对微小动脉瘤及颈内动脉C3~C5段动脉瘤检出情况;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动脉瘤显像情况、瘤体大小检出情况。结果90例患者经双源CTA检查显示:84例患者为单发动脉瘤,6例患者有2个动脉瘤。双源CTA检出动脉瘤位置、个数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总计96个。大脑前动脉A1段6个,A2段3个;大脑中动脉M1段5个,M1M2交界处2个;基底动脉12个;后交通动脉12个,前交通动脉18个,颈内动脉38个。96个动脉瘤均表现为瘤壁钙化特点。双源CT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100.0%(96/96)。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动脉瘤显像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检出动脉瘤长轴、短轴、瘤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显示微小动脉瘤10个,接近颅底部位的C3~C5段动脉瘤8个;双源CTA对颈内动脉C3~C5段动脉瘤及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均为100.0%。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双源CTA诊断,可清晰显示动脉瘤大小、具体位置、形态特点等,可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理想方式,对患者病情做出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联合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评估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NSTE-ACS患者(n=310),依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以Gensini积分的第3四分位数(QU=38)为切点,分为高危组(QU≥38,n=74)和非高危组(QU<38,n=236),比较其一般资料,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Lp(a)、MH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评估Lp(a)联合MHR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结果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肾功能不全等病史、他汀药物应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组患者年龄、血Lp(a)水平和MHR均显著高于非高危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Lp(a)和MHR分别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16,P<0.05;r=0.715,P<0.05)。Logistic多因素二元回归分析示,Lp(a)、年龄和MHR是冠脉高危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ROC曲线分析示,Lp(a)和MHR联合检测对冠脉高危病变评估的AUC(0.854),分别大于Lp(a)和MHR单独检测的AUC(0.852、0.754);联合评估的敏感度73.0%,高于单独检测Lp(a)的55.6%,但低于MHR的82.4%;联合评估的特异度85.6%,高于Lp(a)及MHR单独检测(84.1%、61.9%)。ROC曲线分析示,Lp(a)和MHR联合对NSTE-ACS患者不良预后评估的AUC(0.800),分别大于Lp(a)和MHR单独检测的AUC(0.781、0.739);联合评估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72.2%,高于Lp(a)及MHR单独检测(66.7%、66.7%);联合评估的特异度为81.9%,高于MHR单独检测的80.9%,但低于Lp(a)单独检测的84.8%。结论异常升高的血Lp(a)水平联合MHR对NSTE-ACS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促炎性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182例ACS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中Angptl-2、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ngptl-2水平对ACS的诊断价值。人重组Angptl-2蛋白干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内皮细胞IL-6及ICAM-1的表达。结果:ACS患者血清中Angptl-2、IL-6及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ngptl-2水平对ACS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70),最佳诊断界值为5.77 ng/mL(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3.3%,P<0.001)。人重组Angptl-2蛋白干预HCAEC后,内皮细胞IL-6及ICAM-1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Angptl-2促进内皮细胞炎性黏附分子表达,其血清水平可作为ACS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张丹 《当代医学》2022,28(4):153-15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不同方式给药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94例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静脉给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冠脉给药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肌灌注状况、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灌注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冠脉给药联合血栓抽吸可增强STEMI患者心肌灌注效果,加快心功能恢复,降低MACE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KI)大鼠肾血流灌注及其参数对大鼠炎症反应的监测价值。 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32只,平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脓毒症大鼠,对照组仅开腹游离盲肠末端,不结扎穿孔,直接还纳关闭腹腔。于术后12 h、24 h两个时间点每组取8只大鼠行超声造影检查,并选取感兴趣区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定量分析,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留取肾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统计不同时间点两组各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斜率(AS)、峰值强度(PI)、降半时间(DT/2)、下降斜率(DS)、曲线下面积(AUC)]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1)模型组肾功能指标Scr、Urea、炎症因子指标IL-6、TNF-α、IL-10于两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造影剂团注后2~4 s,肾血管快速增强,随后皮质、髓质依次显影,髓质、皮质依次消退。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12 h肾皮质TTP增加[(10.47±1.25)s vs(8.30±1.53)s],DS、PI减小[(-0.13±0.02)dB/s vs(-0.17±0.04)dB/s;(23.90±1.36)dB vs(27.26±1.88)dB],髓质TTP、DT/2增加[(11.66±1.99)s vs(9.00±1.28)s;(62.49±4.56)s vs(52.15±7.70)s],DS减小[(-0.13±0.02)dB/s vs(-0.17±0.03)d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5、-3.121、4.102、-3.180、-3.268,-2.915,P=0.008、0.008、0.001、0.007、0.007、0.011),模型组24 h肾皮质AS、DS增加[(0.99±0.17)dB/s vs(0.61±0.19)dB/s;(-0.23±0.03)dB/s vs(-0.15±0.04)dB/s],DT/2、AUC减小[(42.41±3.03)s vs(61.07±6.52)s;(2477.89±113.37)dB·s vs(3024.93±253.81)dB·s],髓质AS、DS、AT增加[(1.00±0.27)dB/s vs(0.66±0.17)dB/s;(-0.23±0.06)dB/s vs(-0.15±0.04)dB/s;(4.30±0.34)s vs(3.77±0.29)s],DT/2、AUC减小[(42.73±7.02)s vs(59.64±9.23)s;(2335.75±189.77)dB·s vs(2689.72±285.45)d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62、5.138、7.344、5.566、-3.061、3.108、-3.349、4.124、2.921,P=0.001、<0.001、<0.001、<0.001、=0.008、=0.008、=0.005、=0.001、=0.011)。(3)肾皮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PI、AUC与血清IL-6、TNF-α、IL-10呈显著相关(r=-0.562、-0.398、-0.512;-0.540、-0.638、-0.430,P均<0.05)。(4)肾病理切片行过碘酸雪夫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出现肾小管轮廓不清、扩张、刷状缘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化、脱落表现,24 h模型组部分肾小管管型形成;对照组大鼠病理表现正常。 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实时动态观察大鼠肾血流灌注过程,定量评价血流灌注水平,初步监测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联合使用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经阴道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评估子宫内膜癌(EC)患者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有无侵犯,预测EC的病理分期;比较此2种方法的诊断价值。 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83例已手术的EC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1个月内均行经阴道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妇产超声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掌握IETA专家小组拟定的子宫内膜病变共识的具体内容,对所有入组病例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进行盲法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比较分析常规超声主、客观测量法及超声造影主、客观测量法对EC病理分期的诊断符合率,采用Kappa检验分析超声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同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客观测量方法对EC深肌层浸润及宫颈有无侵犯的诊断效能。 结果本研究发现IETA专家共识总结的子宫内膜厚度、病灶回声、宫腔线的形状、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处(结合带)情况、无“亮边”征及子宫内膜病灶血管模式在不同病理分期的EC中,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及一致性,是预测EC较好的超声指标。超声造影主观评估法(Kappa=0.873,P<0.001)、超声造影客观测量法(Kappa=0.842,P<0.001)、IETA常规超声主观评估法(Kappa=0.811,P<0.001)、IETA常规超声客观测量法(Kappa=0.764,P<0.001)此4种诊断方法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均良好,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对EC病理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观评估法、客观评估法:(90.36%、87.95%) vs(85.54%、81.93%)]。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前后径、病灶的体积、病灶与子宫前后径的比值对预测EC深肌层浸润(浸润深度≥1/2)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945,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外缘与浆膜层的最小距离评估法诊断效能较差,AUC仅为0.414、0.462。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下缘与宫颈外口距离评估法对预测EC有无宫颈侵犯的诊断效能一般,AUC为0.521、0.559。 结论IETA经阴道常规超声声像特征与超声造影对EC的诊断及预测病理分期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对超声术语进行规范化描述,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超声造影较经阴道常规超声的诊断效能有一定程度提高,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对周围肌层及宫颈的浸润深度、侵犯范围;超声造影联合经阴道常规超声,可能达到EC早期发现、准确分期、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补肾祛瘀方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解脲支原体感染性输卵管性不孕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联合敏感抗生素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补肾祛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阴道分泌物培养解脲支原体结果、超声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情况、术后3个月妊娠情况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14 d及1个月后的阴道分泌物培养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子宫输卵管通畅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临床妊娠率(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对照组(20.00%)低(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补肾祛瘀方应用于解脲支原体感染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患者妊娠率及解脲支原体转阴率,改善输卵管通畅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设备机房的放射防护现状,为医疗机构保障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等相关标准,对23家医疗机构的25台DSA设备进行防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台DSA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测合格率为48.00%,其中第一术者位的检测结果为112.4(63.74,225.89)μGy/h,合格率为56.00%;第二术者位的检测结果为139.63(65.21,225.14)μGy/h,合格率为48.00%,第一术者位防护合格率高于第二术者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护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头部、足部、下肢、胸部、腹部。工作场所外放射防护检测25间DSA机房,23间机房合格,合格率为92.00%。结论DSA设备透视防护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较高,应加强防护,尤其应重视对第二术者位和第一术者位腹部的防护。应加强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强调工作时佩戴放射防护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0.
背景CT血管造影(CTA)已成为影像学研究的热点,近年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目的探讨CTA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斑块类型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CHD)患者98例,均接受CAG和CTA检查。记录CTA对冠状动脉管腔的评价结果,以CAG为诊断冠状动脉节段狭窄程度的“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分析CTA与CAG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基于CTA比较不同狭窄程度的冠状动脉节段斑块类型。结果98例CHD患者中满足管腔评价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704段(占84.0%)。CTA与CAG诊断冠状动脉节段狭窄程度的Kappa值为0.926。98例患者通过CTA共检出228个冠状动脉斑块,其中非钙化斑块92个、混合斑块76个、钙化斑块60个。中/重度狭窄冠状动脉节段的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发生率高于无/轻度狭窄的冠状动脉节段,钙化斑块发生率低于无/轻度狭窄的冠状动脉节段(P<0.001)。结论CTA对CHD患者冠状动脉节段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基于CTA发现,中度及重度狭窄的冠状动脉节段多存在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