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8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033篇
内科学   335篇
皮肤病学   40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1962篇
预防医学   932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1268篇
  5篇
中国医学   1025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黄作为重要的大型药用真菌,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保肝、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在健康辅助食品、天然药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总结了近年来桑黄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为桑黄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生菌由细菌、真菌、古菌和原生生物组成,它们生活在植物的活体组织中,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人参内生菌在人参的生长发育、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和环境适应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人参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随着人们在微生物领域研究的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植物内生菌的重要方法。文章主要从人参内生菌分离与鉴定研究方法、人参内生菌的多样性、人参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人参内生菌对宿主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人参内生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菌研究和品质改良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对山西黄芪根际土壤中存在的丛枝菌根真菌孢子进行分离及鉴定。方法:在山西黄芪根际30 cm土壤范围内,按0~10 cm、10~20 cm、20~30 cm垂直分层采集土样,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利用形态特征对分离孢子进行鉴定;采用碱解离-乳酸甘油酸性品红染色法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芪根系的侵染率。结果:从山西浑源3年野生蒙古黄芪根际土壤中共分离3属12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根系平均侵染率为33.4%;从山西中医药大学校园3年生栽培膜荚黄芪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属6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根系平均侵染率为9.6%。结论:不同产地黄芪根际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种类和根系平均侵染率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中压硅胶柱色谱、中压反相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核磁数据及文献对比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改良肉汤稀释法评价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其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equisetin(1)、5'-epiequisetin(2)、lumichrome(3)、N-乙酰基色胺(4)、亚油酸(5)、methyl (4-hydroxyphenyl) acetate(6)、methyl (2-hydroxyphenyl) acetate(7)和graminin B(8)。化合物1、2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2.0~125μg/mL,其中化合物1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分别为2.0和3.9μg/mL)。结论 从菌株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分离得到两个具良好抑菌活性的化合物(1~2),为将其开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9.
降钙素原(PCT)作为一个较大程度上代表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尤其是在指导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和改善预后方面已达成共识。PCT也可用于鉴别真菌感染、病毒感染。PCT有其局限性,它可以在非感染性疾病中升高,也可以在感染性疾病中保持较低水平。但换一个角度看,对临床判断也很有帮助。PCT针对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肥胖、免疫抑制等特定非感染人群有着重要临床价值。综合分析后解读PCT可将其局限性变废为宝。PCT不能等同于细菌感染,更不等同于抗生素,早期识别是否为细菌感染,以及控制感染源比早期适当抗生素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甘草种子携带真菌及其致病性,对产自不同地区的4个批次甘草种子进行种子外部、内部携带真菌的检测与致病性分析。方法:通过将不同形态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显微形态学观察、以及16 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对等方法确定分离真菌的种属,并将分离菌株回接到甘草幼苗确定其是否为致病菌。结果: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毛霉属Mucor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内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不同批次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和内部带菌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推测甘草种子内部带菌率。通过致病性测试确定具有致病性的真菌有立枯丝核菌R.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结论:结果可为甘草种子药剂处理预防种传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