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7篇
  免费   1827篇
  国内免费   1748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237篇
妇产科学   382篇
基础医学   1591篇
口腔科学   477篇
临床医学   3996篇
内科学   1986篇
皮肤病学   252篇
神经病学   393篇
特种医学   7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2518篇
综合类   8395篇
预防医学   2076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6094篇
  55篇
中国医学   3393篇
肿瘤学   75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555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663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617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1289篇
  2013年   1301篇
  2012年   1761篇
  2011年   1857篇
  2010年   1632篇
  2009年   1664篇
  2008年   2249篇
  2007年   1752篇
  2006年   1651篇
  2005年   2114篇
  2004年   1652篇
  2003年   1606篇
  2002年   1343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822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544篇
  1997年   486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502篇
  1994年   448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266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胰岛素释放试验(insulin release test,IRT) 峰值后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syndrome,PCOS)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特征,探讨胰岛素峰值后移对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1 月~ 2021 年12 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PCOS 患者120 例。首次就诊时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和IRT 检测,根据IRT 的峰值时间进行分组,峰值时间在30min 为I30 组(n=30),在60min 为I60 组(n=30),在120min 为I120 组(n=30)和在180min 为I180 组(n=30)。比较四组FPG 和IRT 各时间点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差异,通过公式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RI) 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比较这三个指标以及峰值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在四组的差异,通过Pearson 相关性分析探讨峰值后移与胰岛素分泌总量和胰岛素敏感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四组的FPG 和30min 的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95, 1.780,均P > 0.05),但达峰时间影响空腹和60,120,180min 的胰岛素分泌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9.355 ~ 24.170,均P < 0.05)。②四组ISI 和AU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06,0.492,均P > 0.05),而IRI 和峰值的胰岛素值从I30 组到I180 组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60,5.140,均P < 0.05)。③ 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ISI,AUC 与峰值后移无相关性(r =-0.077,-0.014,均P > 0.05),IRI 和峰值的胰岛素水平与峰值后移呈显著正相关(r =0.359,0.335,均P =0.000)。结论 PCOS 患者胰岛素峰值后移对空腹和60,120,180min 的胰岛素分泌量有影响;随着胰岛素峰值后移,峰值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但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总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总结14例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正确评估患者,动态调整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的参数,监测患者自主呼吸、潮气量、通气和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加强呼吸机管路及人工气道密闭性、镇痛镇静和人工气道的护理及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下撤机管理。经过严密监测与护理,14例患者均成功撤机。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上段结石为临床中常见泌尿系结石类型之一,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引起重度积水、泌尿系感染,甚至脓毒血症,对患者肾功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微创治疗技术在泌尿系结石中应用,微创治疗方法能降低对患者造成治疗性创伤,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了解临床中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法,对临床中合理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 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120例均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骨伤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熏蒸组(A组)、体外冲击波组(B组)、联合组(C组),每组40例,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0天后的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变化,结合改良MacNab疗效的优良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前VAS、JOA评分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VAS、JO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VAS、JOA评分的改善率优于A、B组(P<0.05)。治疗后3组改良MacNab疗效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优良率(92.5%)最高。3组治疗前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VAS、改良MacNab疗效均无相关性。治疗过程中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活动,但对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总结1例体外膜肺氧合辅助终末期心力衰竭儿童桥接心脏移植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体外膜肺氧合的安全转运,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为主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以舒适为主导的个体化护理;术后大供心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量出为入的容量管理策略、气道管理、免疫抑制和排斥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心脏移植术后53 d患儿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中医尿路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2012年 6 月—2017 年 6 月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 889 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治疗组采用尿路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平均需要碎石次数、腹痛减轻时间、肉眼血尿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P<0.05),对照组平均碎石治疗次数为(2.1±1.1)次,治疗组平均碎石治疗次数为(1.4±1.2)次(P<0.05),对照组平均腹痛时间为(3.76±2.24)天,治疗组平均腹痛时间为(3.01±1.54)天(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