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4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完全免费 | 450篇 |
专业分类
药学 | 576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181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478篇 |
2013年 | 505篇 |
2012年 | 499篇 |
2011年 | 478篇 |
2010年 | 414篇 |
2009年 | 369篇 |
2008年 | 368篇 |
2007年 | 457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59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高糖通过SGK_1通路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中的作用,探讨SGK1在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HMC分为低糖组(5·5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25mmol·L-1D-葡萄糖)和甘露醇对照组(19·5mmol·L-1甘露醇和5·5mmol·L-1D-葡萄糖),刺激24、72h后,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CTGFmRNA及蛋白的表达;将带有SGK1显性激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S422DhSGK1,SD)和带有SGK1显性失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K127NhSGK1,KN)分别瞬时转染HMC;同时,设空质粒(PIRES2-EGFP,FP)转染组和未转染组(NT)为对照。分别用低糖(LG,5·5mmol·L-1D-葡萄糖)和高糖(HG,25mmol·L-1D-葡萄糖)刺激24、72h后,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T-G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低糖组和甘露醇组相比较,在高糖刺激下,HMC中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低糖环境下,转染SD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转染KN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高糖环境下转染SD的HMC与转染KN、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转染KN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DN中,高糖能促进HMC的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可以通过SGK1介导的信号通路来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加合成CTGF,这种新发现的信号通路,表明SGK1可能通过促进CTGF的合成来参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拮抗剂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糖尿病肾病(D 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将正常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D组)、Candesartan治疗组(DC组)。治疗8 wk后取肾组织,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肾皮质SGK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W estern b lot检测各组肾皮质中SGK1及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D组小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量,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增加;肾皮质中SGK1、CT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经Candesartan干预后(DC组),相应生化指标较D组有明显改善,SGK1、CTGF的表达水平较D组亦有明显下调。纤维化指标CTGF的表达与SGK1呈正相关。结论Candesartan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纤维化过程,它对细胞内SGK1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主要环节,该作用与AngⅡ-AT1途径被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4.
麦冬多糖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麦冬多糖对血糖的影响,为临床实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正常小鼠,自发性高血糖小鼠.链脲霉素诱发高血糖大鼠,观察麦冬多糖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结果麦冬多糖(75、150、300mg/kg)。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自发性高血糖小鼠血糖及升高血清胰岛素;麦冬多糖(75、150、300mg/kg),能降低链脲霉素诱发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能推迟大鼠口服蔗糖后血糖升高时间及降低血糖峰浓度。结论麦冬多糖对糖尿病小鼠和大鼠都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5.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标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分别对603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HBV-DNA定量结果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乙型肝炎"大三阳"病毒检出率为94.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模式HBV-DNA高于HBeAg阴性模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其规律,能更好指导临床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10、NSE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5例中、重度HIE患儿(HIE组)和15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HIE组分别于生后1、3、6 d,对照组于生后3 d内采集外周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0及NSE的水平.结果 HIE组生后1 d血清IL-10及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血清IL-10及NSE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HIE组生后6 d血清IL-10及NSE水平较生后3 d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0及NSE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梅毒螺旋体是献血者筛选的必查指标。其实验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用ELISA法与金标试纸条两种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样及阴阳性对照血清进行梅毒抗体的筛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芪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脂质过氧化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黄芪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脂质过氧化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e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和黄芪给药组,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心肌组织脂褐素(LPF)的含量、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 IC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D-半乳糖模型组大鼠体内血清MDA、心肌LPF含量和RBC-ICR升高,RBC-C3bRR降低(P<0.01);而给予黄芪后,D-半乳糖模型大鼠体内血清MDA和心肌LPF含量降低,RBC-C3bRR升高、RBC-ICR降低(P<0.01).结论 黄芪可以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9.
鸡血藤单体化合物对造血祖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从中药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SSD)中提取的9个单体化合物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明确鸡血藤补血活血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通过造血祖细胞培养观察9个化合物对骨髓抑制小鼠CFU-E、BFU-E、CFU-GM、CFU-Meg生长的作用。结果腹腔注射鸡血藤各单体后的含药血清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各单体化合物(除焦性粘液酸、芒柄花苷外)含药血清均可刺激CFU-GM的生长(P<0.01);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丁香酸、表儿茶素的含药血清对CFU-E、BFU-E和CFU-Meg的刺激增殖作用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中药鸡血藤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可刺激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增殖,缓解其造血祖细胞内源性增殖缺陷,其中儿茶素的刺激增殖活性相对最强,可能是鸡血藤补血活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本文观察了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的治疗作用,同时观察了替米沙坦对E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Ⅳ胶原纤维(Ⅳ—C)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