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完全免费   585篇
  药学   56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穿琥宁注射液与2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穿琥宁注射液与临床常用2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穿琥宁注射液与24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微粒和紫外吸收度,结果: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产生沉淀,与VitC,VitB6,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氨茶碱,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双黄连,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红霉素,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甲硝  相似文献
2.
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溶媒的选用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选择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的最佳溶媒。方法;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哌酮钠产品的4份说明书中溶媒选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低pH值的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含钙离子溶液不适于作头孢哌酮钠的溶媒。结论:头孢哌酮钠选用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穿琥宁与12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陈雅珠  王琼芬 《中国药房》2000,11(5):229-230
注射用穿琥宁是临床应用疗效较好的抗病毒药物 ,具有解热、消炎作用 ,用于病毒性肺炎及呼吸道感染等治疗 ,其主要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 (DAS -K ) [1]。临床应用中发现穿琥宁与一些药物配伍后有沉淀产生 ,笔者根据我院临床需要 ,对下列12种药物进行配伍稳定性试验 ,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仪器与药品UV -260型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 ;PHS -9V型酸度计(杭州华光无线电厂 ) ;5 %葡萄糖注射液 (本院自制 ,批号991215)。配伍药品见表1。表1穿琥宁配伍药物用量表药品生产厂家批号用量穿琥宁…  相似文献
4.
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本实验应用系数倍率法测定双黄连粉针与5种输液及青霉素配伍时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并考察pH值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双黄连粉针可与其中4种输液配伍,亦可与青霉素配伍,不宜与含钾盐的复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粉针与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研究双黄连与临床常用5 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双黄连与5 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值、微粒和紫外吸收度。结果:双黄连与硫酸阿米卡星配伍产生沉淀,与氨苄西林钠配伍颜色加深。结论:双黄连不宜与硫酸阿米卡星、氨苄西林钠配伍,可与其它3 种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6.
川芎干燥根茎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本文应用GC-MS-Computer联用系统对川芎干燥根茎挥发油成分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共鉴定了4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组成的93.18%,与文献报道新鲜根茎差异甚大。含量最高的为藁木内酯(I,27.36%)和2-丙叉-1-已酸-3-烯(Ⅱ,41.83%),对I和Ⅱ分离单体并测定了光谱数据。I很不稳定,挥发油在放置过程中其相对含量不断下降直至消失,同时Ⅱ的相对含量相应升高。Ⅱ可能为I的分解产物  相似文献
7.
头孢他啶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在5%葡萄糖,10%葡萄糖,0.9%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并观察输液的外观、pH的变化,结果:头孢他啶在5种输液中的含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含量下降越快。在5%葡萄糖中2h内含量为101%(25℃),91.6%(37℃),在10%葡萄糖中4h内含量为91.8%(25℃),96.9%(37℃),在0.9%氯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罗春阳 《中国药房》2001,12(2):120-121
临床上 ,中药注射剂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现象日益增多 ,药学人员对中药注射剂与输液及其他药物相互配伍的稳定性做了不少研究。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广泛应用 ,新的中药注射剂不断开发 ,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笔者查阅了1985年1月~1999年12月15种期刊所发表的关于中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文献 ,现将其结果综述如下 ,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见图1[1~13]。22种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配伍变化2种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注射液与7种药物在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0.
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用均匀设计方法筛选了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处方并考查了脂质体的几种制备方法,采用筛选的处方和熔融法制备了十几批黄芪多糖脂质体,制备的黄芪多糖脂质体体系稳定,由化学稳定性预测黄芪多糖脂质体20℃贮存期为1.44年;测定了黄芪多糖脂质体的粒度分布,90%以上粒子粒径1μm以下,40℃保温3个月粒子粒径不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证明了黄芪多糖脂质体比黄芪多糖普通制剂和空白脂质体具有更加显著的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