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843篇
中国医学   23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摘要:微管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是筛选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靶标。海洋生态系统的极端环境使海洋生物具备产生独特 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天然产物的能力,为新药发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1972-2021年从海洋生物中分离鉴定的成 药性较好的微管去稳定剂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活性化合物来源、构效关系,临床研究进展,化学全合成及衍生物的 研究情况等,以期为医药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推进靶向微管海洋抗肿瘤药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贻贝是我国重要经济贝类, 也是一味海洋中药, 具补肝益肾, 滋阴息风, 养血调经, 益精填髓, 软坚散结, 止血止泻之功效。以贻贝富含的蛋白质、肽类成分的分离纯化、效应机制、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研究为切入点, 梳理了近年来发现的贻贝活性肽类成分, 基于现代药理研究与传统功效关联来发现贻贝活性肽类物质。从贻贝资源调查与品质评价, 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及资源循环利用理念开发贻贝资源、突破贻贝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产学研用合作促进贻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等方面对贻贝资源开发应用提出展望, 为贻贝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提供思路与参考, 促进贻贝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含海马方剂构成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构建关联网络,分析海马的历代应用情况,挖掘海马用药配伍经验,发现海马潜在功效和主治病症,为海马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华医典》等多部著作为方源,收集含有海马的相关方剂,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关联网络的构建。结果 共筛选有文献记载的含海马方剂154首。从剂型看,大多为散剂,从方剂分布年代来看,海马的应用虽然有很长历史,但是古代应用并不广泛,现代应用较多。通过对配伍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与海马配伍频率较高的是“鹿茸”、“熟地黄”、“肉苁蓉”等补益药物。从功效主治方面看,大多数方剂具有“补肾”、“温阳”、“益精”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健脑等功效;主治病症中,除“阳痿”、“癥瘕”、“疔疮”等《中国药典》所记载的疾病之外,还可治疗“虚劳”、“健忘”、“瘿病”、“不寐”、“痹证”、“小便淋沥或不通”等。对其进行关联关系分析发现,海马配伍补肾温阳的效果较为明显,多用于治疗阳痿,且腰痛、虚劳、遗精、健忘、不育等疾病的治疗与补肾关系密切;在治疗癥瘕时,多与醋、樗鸡、干漆、硇砂、斑蝥、水蛭、没药、当归配伍。结论 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含海马方剂的常用剂型、分布年代和药物配伍规律,发现了历代医家应用海马的临床经验,还探索了海马的潜在应用价值。海马作为一味海洋中药,具有温、补、托、消等特性,除常用于治疗阳痿外,还可用于治疗腰痛、健忘、瘿病、不寐、痹证等病症,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拓展海马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究珍贵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 pretiosum)中双组分转导系统CNX_RS34865/CNX_RS34870对A. pretiosum中 安丝菌素P-3(AP-3)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A. pretiosum X47菌株为出发菌株,构建双组分转导系统CNX_RS34865/ CNX_RS34870中调控基因CNX_RS34870的缺失突变菌株;利用HPLC分析及生物活性测定分析出发菌株X47与CNX_RS34870突 变菌株(ΔRS34870)的AP-3产量差异;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菌株之间各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分析CNX_RS34870对菌株AP-3生物 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 与出发菌株X47相比,ΔRS34870菌株在液体发酵条件下AP-3生物合成量显著下降,在第6天时, ΔRS34870菌株AP-3产量降低了36.94%。转录水平分析显示ΔRS34870菌株中1524个基因的转录较X47明显不同,其中AP-3生物合 成基因簇中的asm1、asm2、asm30、asm32、asm33、asm34、asm35和asm37基因以及与初级代谢中与AP-3前体合成相关的pgk基因 出现了显著下调。结论 CNX_RS34870是菌株AP-3生物合成的正调控基因,可通过调控AP-3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转录以及影响初级 代谢从而影响AP-3的产生。本研究将为了解AP-3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以及工业菌株的遗传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核心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始终坚持办刊宗旨,致力于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系统地报道有关海洋药物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最新动态,积极推动海洋药学事业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放线菌大多存在于健康人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是寄居人体的一种正常菌群[1-2]。当机体免疫力减弱、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外伤时,可侵入组织导致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3]。根据感染的途径和涉及的器官不同,临床上分为面颈部、胸部、腹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主要特征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病变,以向周围组织扩展形成瘘管并排出带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某院收治的一例放线菌化脓性耳廓软膜炎的诊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因右耳廓急性红肿、疼痛2 d入院,入院当天即行耳廓脓肿切开引流,脓液送细菌培养。4 d后脓液培养结果回报为苏黎世放线菌,诊断为右耳廓苏黎世放线菌病。随后相继使用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滴注、阿莫西林口服,共治疗3个半月,耳廓红肿消退、未变形或遗留瘢痕,停药后继续随访3个月无复发。提示苏黎世放线菌感染需早诊断,大剂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治疗,脓肿形成时及时切开引流,可避免因漏诊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的外耳廓瘢痕、畸形以及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高创面外科医师对皮肤软组织放线菌病的认识。 方法报道1例背部皮肤软组织放线菌病的诊治经过,分别以"放线菌、放线菌感染、皮肤、软组织"及"actinomycosis,cutaneous,soft tissue"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 结果与所检索20篇文献相比,本例皮肤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既典型又具自身特点。本例患者入院时并未表现出明显皮肤肿物,但皮下感染组织内多个窦道,伴较多土褐色脓液流出较为典型。本例患者入院第9天才培养出放线菌,但无论是术中肉眼观察、细菌培养还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典型"硫磺颗粒"。本例患者查体、术中所见及辅助检查结果和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高度相似,因此最初曾高度怀疑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但多次细菌培养及涂片均未提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治疗主要包括全身状态的调整、手术清创及抗生素的应用。 结论原发于皮肤软组织的放线菌病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即便有相对典型特征,也并无特异性,诊断需综合考虑并鉴别诊断。皮肤软组织放线菌感染发病率低,不易诊断,需引起创面外科医师的注意,及早对本病作出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海洋曲霉MDCW-15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柱色谱等方法对菌株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药敏纸片法评价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结果 从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的烟曲霉素类化合物2''-顺式-富马霉素(1)及已知化合物fumagiringillin(2),对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2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为32.0 μg/m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