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摘 要丙肝病毒(HCV)感染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热点问题,感染丙肝后慢性化概率极高,容易并发肝硬化等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近年,随着直接抗病毒治疗药物(DAAs)的诞生和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带来了福音,当前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是当前丙肝治疗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上已上市的DAAs主要有特拉瑞韦(telaprevir)、波塞瑞韦(boceprevir)、达卡他韦(daclatasvir)、索磷布韦 (sofosbuvir)、西米匹韦(simeprevir);含2种及以上靶点抑制药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主要有哈维尼(harvoni)、伊柯鲁沙(epclusa)等。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DAAs的研发进展,以期为CHC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对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措施实施效果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传染源控制措施和巩固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2014年在湖北省选择8个行政村为研究点。每年开展钉螺调查,人群感染情况调查,耕牛感染情况调查。所有研究村均按照防治要求,实施以机械代替耕牛耕作措施。结果 2007-2014年,研究点的钉螺面积每年均维持在488 hm2左右。活螺平均密度呈波浪型变化,高点超过0.60只/0.1 m2;钉螺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均呈快速下降趋势,2007年与2014年相比,下降幅度为100%,2012-1014年连续3年未查获感染性钉螺。人群感染率从3.52%(2007年)下降至0.48%(2014年),下降幅度为86.40%。耕牛感染率自2007年5.59%下降至2012年1.02%,随后连续2年均为0,2013和2014年,研究点发现饲养耕牛900头次。结论 通过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人群、耕牛和钉螺的血吸虫感染率均呈显著下降。但是,由于钉螺孳生环境依然存在,钉螺密度未明显下降,并存在耕牛,仍然存在血吸虫病高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