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8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芳香聚酮类化合物产生菌的基因筛选方法并获得相应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方法 依据芳香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所用的Ⅱ型酮基合酶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约0.6kb目的基因片段,同时通过同源进化和抗菌活性分析对海洋放线菌是否产生芳香聚酮类化合物进行早期评估,并最终从阳性菌中分离得到相应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结果 利用建立的芳香聚酮类化合物产生菌基因筛选体系对100株海洋放线菌进行筛选,获得了18株携带Ⅱ型酮基合酶基因的阳性菌株,通过同源进化和抗菌活性分析后从中筛选到1株与多环氧杂蒽酮类化合物lysolipin和xantholipin的酮基合酶基因同源的野野村菌(Nonomuraea sp.)FIM02-765,并最终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多环氧杂葸酮类化合物simaomicin α.结论 本研究通过聚酮合酶编码基因的同源进化分析以及建立起来的Ⅱ型酮基合酶基因与化合物之间的联系,验证了芳香聚酮类化合物产生菌的基因筛选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本文还首次从野野村菌(Nonomuraea sp.)中分离得到多环氧杂葸酮类化合物simaomicin α,这些都为高效利用海洋放线菌资源和基因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林斌 《广东药学》2013,(12):808-810
目的对喷司他汀发酵液液相色谱测定含量的方法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在保证分离度效果的前提下,建立一种新的流动相测定喷司他汀发酵液以达到优化的目的。结果在0.0509mg/mL~0.3025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新的流动相实验效果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本方法改善了原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为优化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海绵共附生疣孢菌FIM060022的发酵液中分离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并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及活性测定.结果 从菌株FIM060022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光谱特征(ESI-MS、1D-NMR和2D-NMR)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abyssomicin B(5)、C(1)、H(6),proximicin A(4),lumichrome(2)和腺嘌呤核苷(3).抗菌活性表明化合物1、3~6对藤黄微球菌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此外,化合物4和5对黑曲霉生长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结论 本研究从海绵共附生疣孢菌FIM060022中同时分离得到抗菌活性物质abyssomicin和porximicin,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属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稀有放线菌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雷帕霉素及其类似物的方法。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源);极性检出模式为负模式(MS-),毛细管电压4 kV;干燥气(N2)流速5.98 L.min-1;干燥气温度300℃;雾化气压力137.93 kPa。结果:对雷帕霉素及其类似物的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归纳,在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条件下,它们的开环裂解主要发生在C27-C28,产生相应的特征碎片离子峰。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可应用于雷帕霉素及类似物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杂合药物概念的来源和分类,正在临床试验的抗菌杂合药物,具有潜在的多种药物用途的杂合分子和微生物产生的杂合分子的类别和产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理性化选育他克莫司高产菌株.方法应用化学和物理诱变剂对他克莫司产生菌进行菌种诱变,并利用特定的选择剂即莽草酸和哌可酸及其相应的结构类似物作为选择压力筛选突变株.然后对特定的正突变株进行他克莫司生物合成的营养学研究.结果与结论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6H-23-7,它的他克莫司相对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弗氏链霉菌类群Str...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转化研究中,获得对雷帕霉素具有转化作用的一株小单孢菌,经分类学研究鉴定为旱地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chersina)FIM03-712.该菌株转化雷帕霉素产生4个化合物,从转化发酵液中分离到一个分子量为900的转化产物,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研究表明,该转化产物为14-去氧雷帕霉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对R(-)-噻加宾乙酯和R(-)-盐酸噻加宾手性中心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温度、pH值,或添加微量Fe3+、Ni2+或Co2+金属离子对R(-)-噻加宾乙酯和R(-)-盐酸噻加宾手性中心的影响。结果在无金属离子存在时,R(-)-噻加宾乙酯的手性中心要比盐酸噻加宾的稳定,即是在室温和回流条件下,几乎观察不到消旋化,而盐酸噻加宾略有消旋(0.33%~0.58%);但是在Fe3+、Ni2+或Co2+金属离子存在下,R(-)-噻加宾乙酯的手性中心远要比盐酸噻加宾的敏感,在不同pH条件下回流,约有9.8%~11.4%的R(-)-噻加宾乙酯的手性中心发生翻转,而盐酸噻加宾只有约0.51%~1.2%。结论这个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在原料药的制备过程中,为原料药及其前体的保存与操作确立适合的工艺条件,以避免有关的手性中心发生翻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阿维莫泮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方法在阿维莫泮的手性诱导合成—(3R,4R)-4-(3-羟苯基)-3,4-二甲基哌啶与α,β-不饱和酯(或酰胺)的Aza-Michael加成反应中,添加硝酸铈铵(CAN)可以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和收率,缩短反应时间。结果当底物为α,β-不饱和酰胺时,加入硝酸铈铵,-20℃下反应6 h,两个非对映异构体产物的比例为15.5∶1,收率达到88%。结论该路线简捷,昂贵的哌啶原料消耗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依维莫司分散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固体分散技术和流化床技术制备依维莫司分散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建立依维莫司分散片质量控制方法。结果依维莫司分散片在1 min内全部崩解,分散性均匀,45 min溶出达85%以上。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中,依维莫司在100~1200μg? mL -1范围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0.52%;在溶出测定中,依维莫司在1.0~12.0μg? mL -1范围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0.67%。结论本品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质量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