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31):4405-4408
目的:研究莲房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莲房总黄酮的吸附率和解析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最优大孔树脂型号;以总黄酮吸附率等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流速、上样量、水洗脱用量、洗脱剂体积分数及其用量等因素对莲房总黄酮纯化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10种树脂型号中,以HPD-400型大孔树脂对莲房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优;优选的分离纯化条件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7.00 mg/ml,吸附时间3 h,吸附流速3倍柱体积(BV)/h,上样量8 BV,水洗脱用量6 BV,50%乙醇洗脱用量4 BV;验证试验显示,纯化后莲房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3.88%、62.50%和63.44%(RSD=1.11%,n=3)。结论:HPD-400型大孔树脂可用于纯化莲房中的总黄酮,且建立的分离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3.
易骏  廖芳平  郑伟文 《中草药》2013,44(10):1318-1322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ITS序列,为孩儿参种内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 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对孩儿参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 参试的9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整个ITS长度变异为623~624 bp;其中ITS1为224 bp,G+C量为52.91%~54.26%;5.8 SrDNA为155 bp,G+C量为54.49%~55.13%;ITS2为244~245 bp,G+C量为55.55%~56.41%.整个ITS区共有17个变异位点(2.72%),ITS1、ITS2和5.8S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7和3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均有若干个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各样品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9%以上;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0.013.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孩儿参的变异是不超过1个种的范围内的变异.结论 可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孩儿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种质资源的山药品质。方法用超声波提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的山药黄酮含量。结果在相同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加工条件等因素下,不同种质资源山药黄酮含量在0.0508%~0.2366%;福建山药黄酮平均含量为0.1503%。结论在相同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加工条件等因素下,不同种质资源的山药黄酮含量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易骏  廖芳平  郑伟文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10):1318-1322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ITS序列,为孩儿参种内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 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对孩儿参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 参试的9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整个ITS长度变异为623~624 bp;其中ITS1为224 bp,G+C量为52.91%~54.26%;5.8 SrDNA为155 bp,G+C量为54.49%~55.13%;ITS2为244~245 bp,G+C量为55.55%~56.41%。整个ITS区共有17个变异位点(2.72%),ITS1、ITS2和5.8S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7和3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均有若干个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各样品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9%以上;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0.013。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孩儿参的变异是不超过1个种的范围内的变异。结论 可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孩儿参。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莲房黄酮苷最佳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取乙醇浓度(30%、50%、70%)、提取时间(60、90、120 min)、提取次数(1、2、3次)、料液比(1∶12、1∶14、1∶16)作为考察因素,以杨梅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山奈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丁香亭-3-O-β-D-葡萄糖苷8个黄酮苷总含量为考察指标,以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1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的莲房8个黄酮苷类成分总含量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莲房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12批金线莲总黄酮含量在3.89~15.17 mg/g之间,其中广东清远的野生金线莲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5.17 mg/g;13种混伪品的总黄酮含量在3.66~21.96 mg/g之间,其中野生斑叶兰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1.96 mg/g。结论 金线莲及其混伪品中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蒲公英对乙醇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蒲公英高、中、低剂量组[15、5、1.5 g/(kg·d)],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灌胃无水乙醇8 m L/kg诱导实验性胃溃疡模型。造模4 h后,分析蒲公英对模型小鼠胃溃疡指数、损伤抑制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黏膜溃疡指数显著上升,血清SOD活性下降,MDA和NO含量增加(P0.01)。相对于模型组,蒲公英15、5 g/(kg·d)组小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活性增强(P0.01或P0.05),MDA和NO水平降低(P0.01)。结论:蒲公英对乙醇诱导的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过量NO产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凹叶厚朴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锦玉  吴岩斌  易骏  王涛  黄泽豪  吴建国  吴锦忠 《中草药》2013,44(21):2965-2968
目的 研究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var. bilob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凝胶及MCI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凹叶厚朴叶75%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鹅掌揪树脂醇A(1)、6, 7-二甲氧基香豆素(2)、吲哚-3-甲醛(3)、S-(+)-去氢催吐萝芙叶醇(4)、黑麦草内酯(5)、厚朴酚(6)、反式对羟基桂皮醛(7)、和厚朴酚(8)、对烯丙基苯酚(9)、正二十九烷酸(10)、蚱蜢酮(11)、紫丁香苷(12)。结论 157911为首次从凹叶厚朴和木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