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磁共振T1 mapping、T2 mapping评估大鼠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n=70)对照组(n=10), 分别于背部注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及生理盐水,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注药后第4、6、8、10和12周,分别随机选取实验组14只和对照组2只大鼠采集MRI,测量肝实质T1值和T2值,并行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大鼠肝纤维化划分为S0~S4期,脂肪变性划分为F0~F4度,比较肝纤维化各期T1值和T2值,分析其与肝纤维化及肝脂肪变性相关性。结果 S0期大鼠肝脏T1值和T2值与肝纤维化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1期[(402.01±57.14)ms]肝实质T1值较S3期[(514.83±87.10)ms]和S4期[(518.72±36.50)ms]短(P均<0.05),S2期[(417.49±47.00)ms]肝实质T1值较S4期短(P<0.05);S1期[(65.12±9.46)ms]肝实质T2值较S4期[(55.33±7.30)ms]略延长(P<0.05)。T1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8,P<0.01),T2值与脂肪变性程度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 磁共振T1 mapping可无创评估大鼠肝纤维化,T2 mapping可无创评估大鼠肝脂肪变性,有望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提供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动作观察疗法康复治疗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2017年 1—12月治疗的 144例脑梗死病人中,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动作康复组,各 72例。常规康复组病人接受肌力训练、运动疗法、运动再学习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常规作业治疗等;动作康复组采用动作观察疗法,让病人观看日常生活能力视频,并进行模拟训练。两组病人均持续治疗 8周,每周训练 5d,每天模拟练习 2次,每次 20 min。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实时功能核磁共振(rtfMRI)检查,比较两组病人运动前区(PMC)和补充运动区(SMA)激活体素,以巴氏指数评分法(B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 8周后动作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 PMC区和 SMA激活体素均高于治疗前,动作康复组激活体素更多(P<0.05)。治疗前动作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病人 B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8周后,动作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病人 BI得分[(82.19±2.66)分,(55.35±2.72)分]高于治疗前[(42.56±12.06)分,(42.01±12.12)分](P<0.05),动作康复组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动作康复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病人中应用动作观察疗法康复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增加 PMC区和 SMA区等运动区激活体素,有效的促进运动功能重组,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研究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诊断肺部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来本院进行高分辨CT扫描诊断肺部病变患者80例作为对象,采用不同剂量的高分辨CT进行扫描,由2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根据图像进行诊断,比较不同剂量高分辨CT扫描对肺部病变的诊出率,不同剂量高分辨CT扫描成像质量评分比较以及肺部病变的CT表现。结果: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的高分辨CT扫描对不同性质的肺部病变的诊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的诊出率高于较低剂量(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成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低剂量图像接受评分均高于较低剂量(P<0.05),噪音评分低于较低剂量(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肺部病变的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低剂量肺部病变CT扫描表现均优于较低剂量(P<0.05)。结论: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对于肺部病变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与常规剂量病变检出率相似,成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对人体辐射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Moyamoya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效能ROC曲线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0月Moyamoya病患者56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DSA检查确诊(金标准),确诊前均行CT、MRI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CT、MRI及DSA检查在Moyoamoya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结果:Moyamoya患者均经DSA检查确诊,患者均完成CT、MRI检查,CT确诊48例,诊断符合率为85.71%;MRI检查确诊53例,诊断符合率为94.64%;二者联合确诊55例,诊断符合率为98.21%;以DSA作为诊断金标准,ROC曲线结果表明:CT联合MRIMoyoamoya病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CT和MRI检查(P<0.05)。结论:CT、MRI用于Moyamoya病患者中能获得与DSA检查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二者联合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3.0T MRI联合X线检查在触诊阴性含有钙化灶乳腺癌诊断中作用,总结并分析影像特征。方法:分析52例经术前X线定位并术后病理检查,将52例含钙化灶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研究组是在做手术定位前做X线及MRI两项检查,对照组是在做手术定位前只做X线检查,没做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病例乳腺癌检出率。结果:52例中钙化分布呈线样4例、段样5例、团簇状12例、区域性30例及弥漫性1例;钙化形态呈无定形4例、粗糙不均质15例、细小多形27例及细线分支状6例;研究组病理浸润性导管癌9例、导管内癌3例、派杰氏病1例、囊性增生并囊肿7例、纤维腺病伴纤维腺瘤4例、乳腺炎1例、导管扩张并导管炎1例。对照组病理浸润性导管癌2例、导管内癌2例、叶状肿瘤1例、纤维腺病伴纤维腺瘤4例、囊性增生并囊肿12例、乳腺炎2例、导管扩张并导管炎3例,对比研究两组资料在检查出乳腺癌方面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对于可疑形态钙化如在手术X线定位前行 MRI检查,在钙化区如发现异常强化灶再行X线定位手术活检将大大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也避免了钙化灶过度活检。本研究表明将X线及MRI两项检查结合起来,比单纯做X线检查在检出乳腺癌方面有显著差异性,因此,将X线及MRI两项检查结合起来是诊断触诊阴性而含有钙化灶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