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01/2016-10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60例伴H.pylori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单双就诊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患者治疗8 wk.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包括上腹饱胀、口干口苦、纳差、乏力和消化不良)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H.pylori根除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头痛、腹泻、便秘、皮疹、恶心呕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临床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21,P=0.0377).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腹饱胀、口干口苦、纳差、乏力和消化不良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饱胀、口干口苦、纳差、乏力和消化不良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为96.67%,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为80.00%,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1,P=0.0444).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30,P=0.1659).结论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伴H.pylori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黏膜血流变化,且用药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利用药物利用指数(DUI)比值评价住院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调查某院2011年1~6月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根据药物限定日剂量(DDD),计算用药频度(DDDs),每日药费(D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DUI比值大于1的占60%。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性。DUI比值越大,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越多。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矮地茶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文婷  潘丽玉  赵白云 《中国药师》2014,(12):2151-2153
目的:建立矮地茶药材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矮地茶药材粉碎后过筛,取粉末用甲醇超声提取,未涂渍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48.5 cm,有效长度40 cm),以25 mmol·L^-1硼砂水溶液为缓冲液,运行电压15 k V,温度25℃,内标为肉桂酸,检测波长为240 nm,运行时间10 min。结果:在此条件下岩白菜素与内标及其他成分能达到基线分离,岩白菜素在3.356-167.8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34 9X+0.060 6,r=0.997 9,最低检测限为0.839μg·ml^-1(S/N=3),最低定量限为3.356μg·ml^-1(S/N=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3.0%,n=6),低,中,高浓度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n=3)。结论:此方法可用于矮地茶药材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测定,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可靠、试剂消耗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HRMS)技术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Banxia Baizhu Tianma Decoction,BBTD)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C18(2.1mm×100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根据准分子离子与二级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数据鉴定BBTD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结果:BBTD表征出133个成分,含药大鼠血浆样品分析出48个化合物,包括39个原型成分和9个代谢产物。结论:通过UPLC-Q-Orbitrap-HRMS技术对BBTD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表征,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加替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尿路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接诊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患者细菌清除率、症状消失时间和退烧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酯酶(LEU)、尿液白细胞(WBC)计数、亚硝酸盐(NIT)、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肝素结合蛋白(HBP)的水平变化,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退烧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细菌清除率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液WBC计数、LEU及NIT阳性比例、血清IL-6、IL-8、MCP-1、β2-MG及HB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联合甲硝唑片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显著,细菌清除率较高,显著改善患者尿常规指标,减轻炎症状态和降低血清β2-MG、HB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与相关药理机制,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诊治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与常规的吸氧、抗感染、维持酸碱度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治疗,7 d为一个疗程。观察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 d时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C-反应蛋白(CRP)情况,治疗期间发热、气喘、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并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治疗3 d时研究组患儿PaO_2为(67.02±6.71)mmHg高于对照组(P<0.001),PaCO_2为(44.33±2.15)mmHg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3 d时研究组IL-2为(26.41±5.25)pg/ml高于对照组(P<0.001),IL-6、IL-10、CRP为(176.56±32.18)ng/L、(15.11±3.07)ng/L、(15.48±5.43)mg/L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儿发热、气喘、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时间分别为(4.12±1.07)d、(5.07±1.81)d、(3.03±1.15)d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27)。结论盐酸氨溴索具有多重药理作用,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有助于快速改善动脉血气及减轻炎性反应,缩短病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免疫平衡调理剂(桦褐孔菌多糖)治疗小鼠弓形虫感染的疗效。方法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4 d后应用桦褐孔菌多糖治疗。对比各组小鼠免疫平衡调理剂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肝功能指标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中等剂量组治疗有效率最高;各组小鼠肝功能指标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小鼠ALT和AST水平最低;各组小鼠脾脏CD_4~+和CD_8~+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小鼠脾脏CD_4~+和CD_8~+细胞水平高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体温升高、肺炎、厌食和呕吐。结论免疫平衡调理剂桦褐孔菌多糖可改善免疫功能,治疗弓形虫感染有效,以中等剂量组疗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治疗组加用白细胞介素-2皮下注射,疗程48周.结果 在治疗12、24周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1.43%、28.57%,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0、8.57%,对照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57%、22.86%,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0、5.7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58.82%、41.18%,对照组为33.33%、1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药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毒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小柴胡汤是否具有肝毒性及其毒性来源。方法采用HPLC—TOF/MS法和MTT法对小柴胡汤化学成分和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存活率进行测定,运用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小柴胡汤影响人肝癌细胞株存活率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来自黄芩的可能毒性成分X3: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基-8-C—β-D-葡萄糖吡喃糖苷或其异构体。结论该方法初步筛查出小柴胡汤潜在毒性成分,为小柴胡汤减毒配伍提供研究基础,从而优化处方,制定科学的制剂工艺,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不同用药方案的药物动力学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4例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且正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两组(n=12),分别每日1次或2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500 mg,同时每日滴注1次拉维酸1 g,连续静脉滴注10 d,经过2d的治疗达到稳定状态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上皮细胞衬液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并比较两组间药动学参数.结果:每日滴注1次的患者,左氧氟沙星的血浆值浓度和上皮细胞衬液浓度分别为(12.6±2.3) mg/L和(11.9±2.7) mg/L,每日滴注2次的患者分别为(19.7±1.8) mg/L和(17.8±1.7) mg/L,这表明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的穿透率都大于100%.每日滴注1次和2次的患者全身暴露浓度(AUC24h)分别为(151.2±12.8) mg· h· L-1和(208.6±15.1) mg· h· L-1,均高于常见重症肺炎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每日滴注1次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3%(10/12),每日滴注2次组为92%(11/1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每日静脉滴注500mg左氧氟沙星1次或2次均能达到最小的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