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6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患者女性,64岁。自觉头晕、胸闷3月,加重1周入院。动态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白天心率平均45~50bpm,夜间最慢心率28bpm,频发室性早搏,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V VI起搏器。此图为植入起搏器术后1天记录。窦性心动过缓,频率为48~50bpm,延迟出现的QR S波群前有钉样起搏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81岁。因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VVI起搏器10年。近3月来自觉胸闷、头晕。心电图检查(图略)示:问歇性起搏器功能障碍,起搏频率由原来的65次/min降至58次/min,窦性频率5l~52次/min,偶有窦性停搏2s以上,其后有延迟出现的房室交接区性逸搏。根据病史及心电图考虑为起搏器电池耗竭,经临床测试证实后给予更换DDD起搏器。  相似文献   
3.
马伟  王凤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70-5070
目的探讨起搏器电池耗竭的心电图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临床证实起搏器电池耗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10例;起搏功能异常6例;间歇性感知及起搏功能均异常9例;双腔起搏器起搏方式改变5例;起搏频率奔放2例;起搏频率减慢或起搏频率不均13例。结论起搏器电池耗竭可有多种心电图表现,但必须结合临床,一定要除外起搏系统的机械故障及起搏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类似的心电图改变,对于证实起搏器电池耗竭的患者要及时更换起搏器,特别是对起搏器高度依赖的患者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预激程度的大小与自主神经张力、旁路内隐匿性传导、起搏点位置及旁路阻滞等因素有关。本例因起搏点来自心房下部或房室旁道,使预激波显著增大呈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在临床上相当少见,应注意与室性逸搏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本文分析了6例植入起搏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不同部位及不同分期的心电图表现。如果为心房起搏,一般不会掩盖心肌梗死的部位及分期的心电图表现;如果为心室起搏,则要具体分析。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可表现为 ST 段急性抬高及 T 波高耸,此时虽呈心室起搏,但 ST-T 变化明显。急性期及近期心肌梗死在发展过程中,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性 Q 波,ST-T 也有动态变化;心室起搏可掩盖部分 Q 波,加之 T 波电张调整性改变也可影响 ST-T 变化,此时需通过相对长的记录或改变起搏方式来显示自身心律的特点。陈旧性心肌梗死时,Q(q)波、ST-T 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无明显的动态变化。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取决于植入起搏器的类型、起搏器心室电极植入部位、起搏器的工作模式及心肌梗死时的梗死部位、分期等多种因素,故需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心肌酶谱等变化,必要时可降低起搏频率,使自身心律显示出来,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高原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原组,255例)和对照组(平原组,25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的改变进行有效对比,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心电图异常可作为诊断指标。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有相似性,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1岁。因间断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入院。患者自述1岁时出麻疹后出现咳嗽、咳痰,诊断为肺炎。之后每年间断出现咳嗽、咳痰。查体:体温37℃,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80mmHg。口唇明显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呈桶状,右侧肋间隙增宽。触诊:两侧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腹软,肝肋下两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56例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心电图及诊断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老年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有39例(69.6%),心电图有特征性变化12例(21.4%),56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均发现肺动脉内血栓(100%);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38例,提示有肺灌注与通气显像不匹配32例(84.2%);下肢深静脉超声发现静脉血栓26例(46.4%)。误诊情况:误诊26例(46.4%),误诊:呼吸系统疾病14例(53.8%),其中感染性休克8例,肺部感染6例;误诊为循环系统疾病12例(46.2%),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例,心力衰竭4例,心源性休克3例。结论:老年人肺栓塞最常见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心电图有特征性变化,肺动脉造影为主要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9.
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为心包炎,病因很多。临床上常以听到心包摩擦音和(或)有心包积液而诊断,据报道约90%的患者可有心电图异常。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包炎时P—R段偏移及ST/T比值特异性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58岁。因头晕、胸闷来院就诊。动态心电图(图1)连续记录示:窦性P波,频率75次/min,P—R间期0.15s,顺传的QRS波群呈RS型。可见多个提前出现的P’波,其P’波重叠在前一搏动的T波上,致窦性T波变形。偶见提前出现的P’波顺传的QRS波群,QRS波群呈rsr’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