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脾调肝饮联合易医脐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中药组23例、脐针组22例、针药组22例,3组患者均给予健康生活指导,中药组给予中药健脾调肝饮治疗;脐针组以脐蕊为中心,每周3 d选取震、巽、离、坤位顺序进针,2 d选取坤、兑、坎方位顺序进针,2 d休息的方法治疗;针药组给予中药健脾调肝饮结合脐针联合治疗。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治疗8周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及腰臀比(WHR)的变化情况,以及血脂4项的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及WHR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脐针组与针药组在改善腰围与WHR方面更为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中药组TG、TC、LDL-C有明显改善(P< 0.05),脐针组LDL-C有明显改善(P<0.05),针药组TC、TG、LDL-C、HDL-C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针药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脐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药组与脐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调肝饮联合易医脐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能明显降低患者体质量等相关指标,并改善血脂代谢水平,改善患者肝郁脾虚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脑梗死患者68例,根据彩色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将其分为内膜正常组30例和内膜增厚组38例.并取33例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oxLDL的含量.比较不同组别间oxLDL水平的差异以及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的oxLD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中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组的oxLDL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oxLDL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r=0.57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oxLDL可认为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OR=3.896,P=0.002).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血清oxLDL水平显著升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4 岁,主因"发作性视物模糊、头痛伴短暂性失明1 个月,加重1 周"于2008 年2 月20 日入院.患者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每次发作多伴有头痛,以后枕部、颞部刺痛为主,发作时觉视野中有黑幕从上徐徐落下, 直至失明,持续3 ~5 min 可自行缓解,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开始时5 ~6 次/d,近1 周来发作频繁,约20 次/d,每次发作情形相似,未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不振,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自主,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癫痫发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亦有少见的特殊类型,容易误诊、漏诊.以立毛肌收缩为主要发作表现的癫痫临床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癫痫发作和晕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癫痫发作患者80例,晕厥患者80例,健康对照者80例,在患者发作性意识丧失后12小时内抽肘静脉血,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NSE水平.结果 癫痫组患者血清NSE水平比晕厥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晕厥组和对照组NS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癫痫组于癫痫发作后3小时血清NSE水平开始明显升高,6小时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12小时仍高于正常.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11.55μg/L的血清NSE浓度时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敏感性是0.59,特异性是0.90.结论 癫痫发作后血清NSE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癫痫发作后存在脑损伤,测定血清NSE水平可能在癫痫发作与晕厥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用常规治疗药物对比,观察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血塞通、ASP、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4天.治疗前后采用欧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E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21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ESS评分比较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94, P>0.05);治疗后 21 d,治疗组ESS评分(68.84±10.45)较治疗前(49.47±13.11)显著增加(t=3.37,P<0.001);对照组(62.68±8.49)与治疗前(51.88±11.8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9,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ESS评分显著增加(t=2.67, 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8%,显效率为54.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54.3%,显效率是28.6%;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0.05).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细胞学检查和增强MRI联合应用在脑膜癌病(meningealcarcinoma,tosis,M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MC患者的临床、CSF细胞学和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87例MC患者经CSF细胞学瑞-姬氏(MGG)染色均找到肿瘤细胞,其中66例(75.86%)首次检测即发现肿瘤细胞,另外21例(24.14%)经第二次CSF细胞学复检发现肿瘤细胞。增强MRI扫描46例(52.87%)发现脑膜异常强化,2例行脊髓增强MRI发现脊膜强化。首次CSF细胞学检查确诊率75.86%,增强MRI扫描确诊率55.17%,经首次CSF细胞学和增强MRI联合确诊率8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细胞学结合增强MRI扫描是诊断MC的重要手段,且二者联合检查能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是一种罕见的具有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变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双侧基底节区钙化。该病发病年龄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该病已发现至少7种致病基因,包括SLC20A2基因、PDGFRB基因、PDGFB基因、XPR1基因、MYORG基因、JAM2基因和CMPK2基因,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该文就近年来有关该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有助于该病的鉴别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3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应用血管多普勒超声仪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根据有无CAS斑块及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无斑块无狭窄组79例,有斑块无狭窄组98例,有斑块有狭窄组126例,有斑块有狭窄组中1级狭窄41例,2级狭窄34例,3级狭窄30例,4级狭窄21例。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抗β2-GP1抗体水平,用酶法测量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用直接法测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无斑块无狭窄组、有斑块无狭窄组、有斑块有狭窄组患者血清抗β2-GP1抗体水平分别为16.02±16.23 kRU/L、21.43±16.15 kRU/L、34.89±19.15 kRU/L;有斑块无狭窄组、有斑块有狭窄组患者血清抗β2-GP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无狭窄组(P<0.05或P<0.01),有斑块有狭窄组患者血清抗β2-GP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有斑块无狭窄组(P<0.01);血清抗β2-GP1抗体水平随CAS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β2-GP1抗体水平与LDLC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抗β2-GP1抗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LDLC是血清抗β2-GP1抗体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抗β2-GP1抗体可作为CAS的血清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34例Webester计分小于10分的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组)及40例正常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测。结果帕金森病组N2,P3潜伏期[(281.0&;#177;31.7)m8,(367.0&;#177;32.4)ms]较对照组[(233.0&;#177;33.5)ms,(314.0&;#177;29.7)ms]明显延长,阳性率前者为47.1%,后者为22.5%。结果表明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无创伤性、结果敏感可靠,对早期诊断帕金森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