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383例参麦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参与参麦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的研究,为规范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法对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所有使用参麦注射液的383例住院患者进行用药监测,填写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监测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3例使用参麦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中,8.16%的患者诊断和参麦注射液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不符;47.26%的病例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与说明书不尽相符;用药剂量、药物浓度、配伍用药、给药途径等方面符合说明书要求;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2%,无新发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临床使用相对安全,但仍需规范临床操作,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胸科医院住院患者干预前后采用雾化吸入给药途径的药品使用情况和合理性。方法 比较2020年第一季度(干预前)和2021年第一季度(干预后)雾化吸入途径给药的使用情况,分别随机抽取每季度300例患者对其雾化吸入医嘱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2组病例中采用雾化吸入的多为围术期用药。经过干预,非雾化吸入剂型药品中的特布他林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及注射用盐酸溴己新使用雾化吸入给药途径的病例数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该院主要常用的雾化吸入联合用药方案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ICS+乙酰半胱氨酸,由于该院目前配备的雾化吸入药品不够完善,现有的雾化吸入剂型的药物无法使用三联方案给药。干预前的300例患者,雾化吸入用药不合理率为50.33%,经过干预后,2021年第一季度的不合理率下降至29.33%,说明干预有效。结论 雾化吸入疗法在该院的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严重。经过干预后,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改善,但是还需长期、持续地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收集我院131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下呼吸道MDRO感染纳入MDRO感染组和非MDRO感染组,分析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和药敏结果,并深入分析肺结核合并MDRO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70例肺结核合并MDRO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培养出81株MDRO,G~-菌58株,占比71.60%,G~+菌23株,占比28.40%;近期(≤3个月)使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24h、结核病病程和肺部病灶累及肺野程度是肺结核合并MDRO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师应针对病原菌特点及感染危险因素,行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2020—2022年安徽省胸科医院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为规范其合理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抗结核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2医院抗结核药物销售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新型类抗结核药物销售金额2022年较2020年增幅333.43%,注射类降幅72.68%,贝达喹啉、注射用利奈唑胺、环丝氨酸、氯法齐明排名靠前,其中贝达喹啉连续2年销售金额排名第1位。DDDs每年总体基本稳定,排名靠前的为一线口服类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平,2022年DDDs贝达喹啉排名第1位。利奈唑胺等40.00%抗结核药物DDC降低。每年一线口服类抗结核药物B/A均大于1,2022年B/A>0.9的药物占比达60.00%。结论 安徽省胸科医院抗结核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仍然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减小耐药结核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应用不同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后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的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2例。将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排序连续随机分配为化疗方案一组(54例)和方案二组(48例)。方案一:3Clr-Z-Am-Mfx+XY/3Clr-Z-Am3-Mfx+XY/12Clr-Z-Mfx+XY;方案二:3Z-Am-Lfx+XY/3Z-Am3-Lfx+XY/18Z-Lfx+XY。其中:Clr:克拉霉素,Z: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XY:指根据患者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耐受情况选择的2种敏感药物(可依次选择: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钠,E:盐酸乙胺丁醇)。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方案一组和方案二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9.3%(32/54)和64.6%(3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1,P=0.581)。两种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36/54)和62.5%(3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1,P=0.815)。方案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41.7%,15/36)、单纯性尿酸升高(41.7%,15/36)、血液系统影响(25.0%,9/36);方案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36.7%,11/30)、单纯性尿酸升高(33.3%,10/30)、肝功能损伤(20.0%,6/30)。方案一组有12例(22.2%)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方案二组有3例(6.3%)患者出现;两种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7,P=0.04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30/36)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2,P=0.892);方案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25/30)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1,P=0.91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5.6%(20/36)和66.7%(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61,P=0.433);方案二组患者则分别为60.0%(18/30)和72.2%(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74,P=0.391)。 结论 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均良好,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成功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该院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为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3年8—12月份该院所有使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的病历,采集相关信息,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专项点评。结果调查的331例患者中,外科所占比例最大,57.70%;其次为结核科17.82%、呼吸科10.57%、肿瘤科9.67%、急诊科3.63%、内科0.60%。不合理病例比例为34.44%。无适应证用药17.52%,遴选药品不适宜5.74%,用法用量不正确0.00,有配伍禁忌的为3.63%,未监测脂肪廓清能力13.60%。结论从调查结果中发现,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应用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医院需进一步强化药物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7.
洪健  潮蓉  张云玲  李影  贺思勋 《安徽医药》2019,23(3):625-627
目的 通过对某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评价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和合理用药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抽取医院2013 年9 月至2014 年8月门诊处方2 400张进行点评,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 结果 2 400张门诊处方中结核诊断处方1 913张,占79.71%,非结核诊断处方487张,占20.29%;在1 913张结核病处方中,含有护肝药物的处方占结核病处方的61.58%,含有其他辅助用药的处方占结核病处方的15.58%。2 400张门诊处方中,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08种,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310.24元,基本药物使用率55.28%,处方通用名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6.92%和4.67%。2400张门诊处方中,合理处方1 969张(82.04%),不合理处方431张(17.96%);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320张(74.25%),用药不适宜处方111张(25.75%),超常处方0张(0.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对胸外科围手术期合理化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stress related mucosal disease,SRMD)的效果评价。方法: 以临床药师为主体,处方点评为手段,对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全部围手术期预防SRMD使用PPIs的病例实行监控和干预,对干预前(2020年11月)、干预后(2021年3月)预防使用PPIs的使用率、使用强度以及药物使用合理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药学干预后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SRMD应用PPIs的使用率由50.00%降至26.86%,使用强度由每百人天21.30 DDDs降至12.46 DDDs;有指征预防PPIs使用率由22.70%升至51.81%;干预后奥美拉唑注射液使用构成比提高15.98个百分点;干预后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的不合理现象均明显改善。结论: 药学干预模式可以促进胸外科围手术期预防SRMD合理化应用PPIs,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减轻患者和国家医保的经济负担,保障用药安全,值得在其他相关科室和其他重点管理药物方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临床药师实施临床药径管理对胸外科肺部Ⅱ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制定胸外科肺部Ⅱ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径,构建评价体系,并结合临床实践逐步完善。选取临床药径实施前(2020年6至11月)270例患者作为干预前组,临床药径实施后(2021年6至11月)311例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对干预前、干预后组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术中追加、用药时长、用法用量、人均抗菌药物金额和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头孢呋辛的使用比例由55.19%升至74.28%,给药时机不适宜率由29.26%降至13.83%,用法用量不适宜率由21.11%降至2.57%,用药时长由96(72,120)h缩短至48(24,72)h,人均抗菌药物金额由(461.16±235.85)元降至(237.84±121.35)元,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44.51 DDDs/百人天降至25.93 DDDs/百人天,且上述指标在干预前后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药径管理使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加规范,在降低细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胸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医院2012—2014年收集的26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63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85.00%)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结核药物是引发ADR的主要药物,其次是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和胃肠道损害为主;严重的ADR 29例(11.03%);与2012年和2013年相比,2014年药师和护师上报ADR例数明显增加。结论 医师、护师、药师要共同努力,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知识宣传,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反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