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合肥市某社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评价该地区糖尿病流行现状及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社区内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指标检测。应用SPSS13.0软件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此次共调查2860人,男性1093人(占38.2%)女性1767人(占61.8%),平均年龄(56.4±10.8)岁,共筛查患糖尿病者400人,患病率为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收缩压、三酰甘油、母亲是否患糖尿病、体质量指数与是否患糖尿病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4)、收缩压(OR=1.153)、三酰甘油(OR=1.211)、母亲患糖尿病(OR=3.36)、体质量指数(OR=1.328)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合肥社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广泛,应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地进行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控制已知的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孕症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6例不孕症女性为不孕组,根据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将其分为不孕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组(32例)和不孕未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组(34例),另外选取健康孕龄期妇女29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血清中IL-6、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不孕组病人血清IL-6水平升高(P<0.01);(2)在不孕症病人中,不孕合并甲减病人较不孕未合并甲减病人血清IL-6水平升高(P<0.01);(3)不孕症女性中,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病人较阴性病人血清IL-6水平升高(P<0.01);(4)不孕症病人血清IL-6水平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ATG、TPO-Ab均呈线性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IL-6与FT3、FT4的相关性更为显著(P<0.05).结论 不孕症病人血清IL-6水平升高,尤其在合并甲减时更为明显,提示IL-6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不孕症病人也可通过影响IL-6的水平参与不孕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全长脂联素( Acrp30 )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自噬、凋亡中的作用,并探讨自噬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体外培养 MCF-7 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入Acrp30)、加药组(25、50、100、200 ng/ml Acrp30),四亚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 选取100 ng/ml Acrp30浓度组( Acrp组)作用MCF-7 细胞,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贴壁情况;划痕抑制试验了解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评价细胞自噬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Acrp组及3-甲基腺嘌呤(3-MA) 预处理组不同时间细胞的总凋亡率. 结果 ①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100 ng/ml组72 h,200 ng/ml 组48、72 h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 P<0. 05 );② 划痕抑制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Acrp30 组作用 48、72 h,迁移距离显著减小( P <0. 01);③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crp30 组自噬水平( LC3B-Ⅱ/LC3B-Ⅰ比值) 24、48 h显著提高( P<0. 05,P<0. 01),但随时间延长,比值逐渐下降,作用72 h后LC3B-Ⅱ/LC3B-Ⅰ比值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crp30组和干预组48、72 h总凋亡率明显增加(P<0. 05,P<0. 01),与Acrp30组相比干预组72 h凋亡率显著升高( P<0. 05 ). 结论 Acrp30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抑制细胞自噬可促进Acrp30对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地区糖代谢异常人群患病率,并分析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设计同意表格,调查某社区内的40岁以上常住人口,统计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并分析糖代谢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喝茶、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15.11%,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为16.68%,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5.19%,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36.97%。糖代谢异常糖调节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地区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增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肝酶异常以及中、老年人群是社区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