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肠损伤后黏膜上皮修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肠上皮细胞是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病理因素均可介导肠上皮细胞损伤 ,造成其功能的可逆或不可逆丧失。创伤、失血性休克、肠移植、肠栓塞、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肠道炎症性疾病等均有肠损伤这一病理过程。因此 ,更深入了解肠上皮细胞损伤机制 ,采取有针对性保护措施 ,将为临床提供更好治疗手段和策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一类细胞内广泛分布的丝氨酸 /苏氨酸残基的蛋白激酶 ,是一族连接细胞膜表面受体与决定性基因表达之间的重要信号调节酶。其作用过程涉及多层次的细胞调节 ,…  相似文献   
2.
冯媛  刘敏  张苗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6):110-1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3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实验室完成。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于不含血清的F12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即2.5%腹透液加入1&;#215;10^-7,1&;#215;10^-6,1&;#215;10^-5,1&;#215;10^-4,0mol/L阿托伐他汀,其中0mol/L阿托伐他汀为对照组,刺激腹膜间皮细胞,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腹膜间皮细胞的CD40mRNA的表达。结果:①培养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呈多边形、菱形、椭圆形,大小不等。细胞融合后,呈典型的鹅卵石状上皮细胞形态。传代后用抗大鼠角蛋白和抗Ⅷ因子抗体检测相关抗原,结果抗角蛋白阳性,抗Ⅷ因子相关抗原阴性。②加入1&;#215;10^-7,1&;#215;10^-6,1&;#215;10^-5,1&;#215;10^-4mol/L阿托伐他汀后腹膜间皮细胞的CD40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247&;#177;0.084,0.180&;#177;0.060,0.106&;#177;0.052,0.025&;#177;0.023,0.319&;#177;0.101,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腹膜间皮细胞细胞CD40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兴娜  黄午阳  刘吉开  谭仁祥  李春阳 《中草药》2012,43(12):2327-2332
目的 研究大炭角菌Xylaria euglossa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氢谱、碳谱、二维核磁共振(1H-1HCOSY、HMQC、HMBC、NOESY)、高分辨质谱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炭角菌酮(1)、3,9-二羟基-3-甲基-6,8-二甲氧基-二氢蒽酮(2)、1-羟基-6,8-二甲氧基-3-甲基蒽醌(3)、炭角菌内酰胺(4)、neoechinulin A (5)、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6)、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7)、22E-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8)、棕榈酸(9)、(2S,2′R,3S,4R)-2-(2′-羟基-十八碳酰胺)二十二碳烷-1,3,4-三醇(10).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大炭角菌中首次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l和4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背景:寻找一种新的大分子作为靶向药物载体。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聚天冬酰胺衍生物——琥珀酰化的α,β-聚-(2-羟乙基)-D,L-天冬酰胺(PHEA-Suc)和半乳糖基化的琥珀酰化的α,β-聚-(2-羟乙基)-D,L-天冬酰胺(Gal-PHEA-Suc),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体外观察其细胞毒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5-06/2007-06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L-天冬氨酸,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乳糖酸,异硫氰酸荧光素,二甲亚砜,MTT购自美国Sigma公司;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肝癌细胞系HepG2均购自上海细胞所细胞库;新生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公司;胰蛋白酶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方法:采用红外图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四唑盐比色法测定PHEA,SUC和Gal-PHEA-SUC的细胞毒性。 主要观察指标:聚天冬酰胺衍生物载体的结构及细胞毒性。 结果:PHEA-SUC和Gal-PHEA-SUC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由元素分析算得PHEA-SUC和Gal-PHEA-SUC的琥珀酰化度为43%(mol/mol),Gal-PHEA-suc的半乳糖基化度为7.6%(mol/mol)。PHEA—SUC和Gal-PHEA—suc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表明,它们对HeLa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很小,在浓度低于500mg/L时没有抑制作用。 结论:聚天冬酰胺衍生物PHEA-suc、Gal-PHEA-suc细胞毒性低,且具有-suc活性基团和-gal靶向基团,可以作为理想的靶向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植物细胞初生代谢是次生代谢的基础,细胞的发育状态有关,从几个方面探讨细胞发育状态与色素形成能力的关系。方法:研究了接种量对营养生长期间细胞生长的影响,比较了营养生长阶段不同生长时期细胞的色素形成能力,并检查了各发育时期的分裂指数,同时测定了紫草宁合成阶段色素合成的时间进程。结果接种量约每毫升培养基0.083-0.117g愈伤组织时,细胞生长良好,营养生长阶段细胞的发育时间和生理生化状态与色素合成的能力密切相关。细胞分裂高峰期以后,细胞合成紫草宁的能力开始增加,细胞营养生长静止期色素民能力达到饱和。色素形成时期色素合成曲线同细胞生长曲线一样呈S型。以上结果揭示,细胞首先满足自身基本的生命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积累中间或次生长代谢物,因而细胞的发育时期与色素的形成能力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为紫草组织培养工业化生产紫草宁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采用二油基磷脂酰丝氨酸(DOPS)制备包裁重组人内皮抑素的胶束,并考察其体内外抑瘤效应.方法:研究DOPS制备胶束的理化性质,考察重组人内皮抑素DOPS胶束对肿瘤细胞生长、鸡胚绒毛尿囊体内血管生长的影响及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效果.结果:制备的重组人内皮抑素DOPS胶束的粒径为(117.7±21.4)nm,Zeta电位为+18.1 mV,包封率为96.54%.该胶束明显抑制MCF-7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率为32.02%;对鸡胚绒毛尿囊血管新生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与单独使用重组人内皮抑素相比,该胶束抑制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55.42%.结论:以DOPS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可有效地增强重组人内皮抑素的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7.
siRNA作为一种高效的RNA干扰药物在疾病治疗方面前景广阔。但其临床应用还需解决由于高负电荷和分子量等引起的体内递送系统、脱靶效应、免疫激活、毒副作用、改善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等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siRNA的作用原理、体内递送方式、药代动力学特性、安全问题及临床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可溶性IL-15Rα与脾细胞共同孵育后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制备小鼠脾细胞,分成两组,一组加入可溶性重组IL-15Rα(sIL-15Rα),另外一组不加,培养48 h后,分离两组的贴壁细胞和非贴壁细胞,流式细胞术(FCM)分析CD4、CD8、B220、CD11c、CD1a的表达;并把上述4组细胞(即脾细胞非贴壁细胞组,脾细胞贴壁细胞组,脾细胞+sIL-15Rα非贴壁细胞组,脾细胞+sIL-15Rα贴壁细胞组)和黑色素瘤细胞一起分别注射到小鼠腹部皮下,观察小鼠腹部皮下肿瘤生长抑制情况,对照组只注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结果:脾细胞+sIL-15Rα贴壁细胞组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速度显著小于其他各组;FCM分析,此组细胞主要成分可能为树突状细胞(DC)。结论:sIL-15Rα与脾细胞共同孵育后,可能通过DC的作用,对黑色素瘤的生长进行免疫调节,从而抑制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microRNA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与对应正常结肠组织miRNA表达特征及其在结肠癌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了6对结肠癌及其远端正常结肠的手术标本中200种miRN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PAM分析法探讨miRNA在预测结肠癌病变中的作用.结果 检测6对结肠癌及其远端正常结肠的手术标本中miRNA的表达情况发现在结肠癌组织/远端正常结肠组织中存在132种miRNA,并且有95种miRNA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表达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化倍数大于1.5),其中有48种表达增加应用PAM分析方法对9对结肠癌组织/远端正常结肠组织进行了定性判断,发现预测结果 与病理切片诊断结果 一致.结论 miRNA与结肠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以进行结肠癌的早期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0.
茯苓多糖修饰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云  陈群  李成付  焦庆才 《中草药》2009,40(2):268-271
目的 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考察硫酸化茯苓多糖(PS)抗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S_(180)肿瘤模型小鼠和Yac-1肿瘤细胞株分别为体内和体外实验对象,研究PS的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结果 PS体内显著抑制移植性S_(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最大抑瘤率达32.22%(P<0.01);促进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淋巴器官的发育生长(P<0.05).体外对小鼠淋巴细胞尤其是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PS体外可显著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P<0.001).结论 PS可以通过增强NK细胞杀伤活力,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作用.PS还可以拮抗免疫抑制药所致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