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与传统侧方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短期疗效及预后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进行不同入路3D腹腔镜手术,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侧方入路,观察组采取动脉优先入路。对两组患者手术短期疗效及预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加(t=5.763、27.316、6.485,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主动进食时间更短,短期疗效更优(t=18.656、6.928、6.153、6.462,均P<0.00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6/39),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6%(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48)。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9,P=0.001)。 结论3D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相较于传统侧方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短期疗效及预后均更优,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NOSES+ERAS组38例,传统腔镜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以及部分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NOSES+ERAS组术后排气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传统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SES+ERAS组术后无切口并发症发生,传统腔镜组3例(7.5%)。术后疼痛评分NOSES+ERAS组低于传统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均高于术前,CD4+T细胞、CD8+ T细胞、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但手术前后的差值,NOSES+ERAS组较传统腔镜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SES联合ERAS治疗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更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较2D腹腔镜应用于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3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所用器械不同分为3D腹腔镜组(32例)和2D腹腔镜组(41例)。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各步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ukes分期,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 3D腹腔镜组总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2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2D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步骤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Dukes分期、肿瘤复发与转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D腹腔镜技术相比,3D腹腔镜技术在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能缩短总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TLTG)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吻合方式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TLTG的15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完成数据统计处理,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等级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其他单因素分析的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50例TLTG的胃癌患者中,术后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4例(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肺功能不全、术前血清白蛋白(ALB)、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情况及吻合方式是TLTG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肺功能不全、术中输血及圆型吻合器吻合是TLTG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患者年龄≥60岁、肺功能不全、术中输血及圆型吻合器吻合与TLTG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TLTG术前应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术中操作严谨细致、选择合适吻合方式,以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6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 NC组)、SAP组和GLP-2治疗组( GLP组),每组20只。 SAP组、GLP-2组采用腹腔分次注射大剂量L-精氨酸方法制备SAP模型。观察SAP小鼠血和腹水淀粉酶及肠黏膜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A λ链的改变,应用GLP-2治疗后观察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 SAP 组小鼠血和腹水淀粉酶值分别为(1260.93±58.99)U/L和(389.33±30.31) U/L,均高于 NC组和 GLP-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免疫组化法检测SAP组小鼠肠黏膜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A λ链的表达分别为(19.57±6.56)个/HP、(5.49±2.97)个/HP、(2.96±1.22)个/HP、(6.20±3.22)个/HP,低于NC组和GLP-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GLP-2治疗组与NC组比较,CD4+淋巴细胞和IgAλ链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GLP-2能够提高SAP小鼠肠黏膜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A λ链的表达,对肠黏膜免疫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指标、营养指标、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5 d,两组患者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E、NE、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1 d(均P<0.05);术后1 d、5 d,观察组患者E、NE、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术后5 d,观察组患者PG-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lb、PA、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给予ERAS干预,可显著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简称"PPH+切断术")对重度混合痔术后创缘水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PH组(42例)和PPH+切断术组(43例),其中PPH组仅采用PPH治疗,PPH+切断术组在PPH治疗基础上配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门功能情况及术后症状复发情况。结果(1)2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内痔分度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PH+切断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PPH组[100%(43/43)比90.48%(38/42),χ^2=4.297,P=0.038]。(3)在治疗后第3和7天时PPH+切断术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PH组(P<0.05);每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和7天时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第7天时明显低于第3天(P<0.05)。(4)PPH组术后创缘水肿情况明显较PPH+切断术组严重(χ^2=20.237,P<0.001),且PPH组术后创缘水肿评分明显高于PPH+切断术组(t=13.514,P<0.001)。(5)治疗后,2组患者肛管静息压比治疗前降低(P<0.05)、肛管舒张压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且治疗后PPH+切断术组肛管静息压低于PPH组(P<0.05)、肛管舒张压高于PPH组(P<0.05)。(6)PPH+切断术组患者术后1年时症状总复发率明显低于PPH组[6.98%(3/43)比23.81%(10/42),χ^2=4.647,P=0.031]。结论PPH+切断术治疗可有效缓解重度混合痔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淋巴结清除术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了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9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保留LCA 47例(研究组),不保留LCA 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预防性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肿瘤复发转移、5年死亡率、无肿瘤进展(PF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回肠造口比例、游离脾曲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 vs 10.42%,P<0.05),切口感染、尿潴留、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复发率、转移率、5年死亡率、无进展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可提供吻合口良好血供,避免术中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对淋巴结清扫术无影响,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腹腔镜较2D腹腔镜应用于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3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所用器械不同分为3D腹腔镜组(32例)和2D腹腔镜组(41例)。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各步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ukes分期,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 3D腹腔镜组总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2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2D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各步骤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Dukes分期、肿瘤复发与转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2D腹腔镜技术相比,3D腹腔镜技术在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能缩短总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