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武汉市武昌区部分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及治疗近视提供依据。方法筛查武汉市武昌区部分中小学生视力,分析近视患病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近视发病相关因素。结果调查总人数为3587人,近视患病率为34.12%。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生近视患病率36.75%较男生31.87%高,P<0.05。近视的发生与室内用眼时间长,室外活动时间短相关,P<0.05。结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与长时间看书、写作业、看电视及上网等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0 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在小儿屈光状态检查中的应用。比较其与阿托品在散瞳验光中麻痹睫状肌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方法,对年龄3~12岁118例236眼(其中近视40例80眼,远视78例156眼,合并有散光73例146眼)先采用10 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滴眼3次散瞳(每次间隔5min),末次点眼1h后进行检影验光。间隔3d后重新点10g/L阿托品眼膏1wk(每晚1次)重新进行散瞳检影验光。按屈光度分成近视组、远视组、散光组,其中散光度数是将柱镜度数独立分离出来统计。将两种散瞳药的验光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近视组使用两种方法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值分别为-2.25±1.31D,-2.23±1.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9);远视组应用两种药物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分别为3.76±2.4D,4.39±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散光组应用两种药物散瞳验光后屈光度值分别为1.35±1.19D,1.38±2.0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
  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可用于临床上3~12岁近视、散光儿童的散瞳验光。但在远视儿童初次就诊仍需点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  相似文献   
4.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男16岁于2005年7月15日遭遇车祸,头部受伤,右眶上软组织撕裂,眼眶骨折,在当地医院缝合伤口,保守治疗,好转出院。患者受伤后即出现双耳杂音,复视,右眼内斜,外转受限。于2005年11月25日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左眼1.0。右眼眉弓上方有二条不规则疤痕,双眼球向前突出,左眼前突明显,双眼结膜充血,水肿,伴结膜下出血,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左眼对光反应迟钝。右眼内斜15°L/R10°,外转,上转受限;内转,下转亢进。左眼内,外,上,下转均有不同程度受限。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神经乳头颞侧淡,边界欠请,静脉纡曲,扩张,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的手术方式,对矫正原发或继发性的下斜肌亢进以及伴有或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引起大度数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住院的年龄大于15岁的垂直斜视患者分组手术,A组垂直斜度15~20度,做下斜肌前转位手术;B组21~35度做下斜肌缩短前转位手术;C组36~45度做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手术;D组21~45度做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对术后效果总结分析.结果 垂直斜度大于20度的患者单纯做下斜肌前转位不能全部矫正,需二期手术矫正残余垂直斜视.手术矫正垂直斜视度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下斜肌缩短前转位>下斜肌前转位.差别有显著性.垂直斜视度数15~20度、21~35度、36~45度的患者分别行下斜肌前转位、下斜肌缩短前转位、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手术,一次手术正位率分别为:89.6%,88.5%,88.2%.不管下斜肌是否有亢进或亢进的程度如何,3种手术方式术后下斜肌均未出现明显运动不足.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和下斜肌缩短前转位手术后的患者出现轻度的上转不足现象,上转25度相对于正前方,双眼垂直度数差距增大平均4.6度、6.7度,对外观和各功能眼位影响相对较小.结论 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矫正大度数垂直斜视,效果肯定,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婴幼儿无晶状体眼对压贴球镜矫正的依从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28例(55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年龄4~23个月,采用优先注视法检查视力,用+14~+20D压贴球镜矫正无晶状体眼,观察其戴镜的依从性及视力提高情况。每6个月扩瞳验光,调整眼镜度数,随访6~24个月。结果能坚持戴镜、依从性好者25例(89.29%),不能坚持者3例(10.71%)。术后视力明显高于术前视力(P〈0.05)。术中检影验光屈光度为+14~+20D,平均+17D;随访检影,随着月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每6个月降低0.50~1.00D。视轴区透明,未见明显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婴幼儿无晶状体眼用压贴球镜矫正屈光不正,由于镜片轻便,患儿易于接受、依从性好。联合弱视训练,视力明显提高,可适当推迟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I制药用水项下纯化水中酸碱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以及微生物的检查方法提出修改建议。方法 对纯化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氨的检查中所用试剂和比色器皿的使用、操作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平皿法能否用于纯化水微生物的检查,探讨了仪器分析在纯化水各指标检查中使用的可行性。结果 明确了纯化水杂质检查比色器皿的选择及试剂量的精密度范围等;平皿法适用于对纯化水中微生物的检查,可以替代薄膜过滤法;仪器分析是纯化水检查的发展趋势,值得提倡。结论 应完善并及时修订纯化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氨的检查标准;微生物检查方法使用薄膜过滤法或平皿法均可;《中国药典》应提倡利用仪器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对纯化水进行检查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012-01/2013-06我科收治的178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知觉性斜视的类型,斜视眼视力障碍的病因,斜视度数分布,观察术后眼位及复视现象。结果:知觉性斜视178例中知觉性外斜视123例(69.1%),知觉性内斜视55例(30.9%),知觉性斜视中109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123例知觉性外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69.32△,其中78例合并垂直斜视,55例知觉性内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56.45△,其中26例合并垂直斜视。术毕6例患者出现复视,均于2wk内消失。手术设计按内斜欠矫10△左右,外斜过矫10△左右,术后眼位±10△内为正位,所有患者均行斜视眼手术,超过60△者按超常量一截一退手术设计,术后1a随访,178例斜视患者中138例术后眼位达到正位。结论:知觉性外斜视较知觉性内斜视更为常见,知觉性斜视最常见的病因为屈光参差性弱视,通常斜视度数较大,且常合并垂直斜视,知觉性斜视手术可以较好的改善斜视外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选取3种海洋赤潮甲藻为研究对象,从广西涠洲岛海域来源细菌中筛选出高效溶藻的菌株,研究菌株的溶藻效果和初步作用机制,为开展赤潮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细菌发酵液与甲藻共培养来测定菌株的溶藻活性,检测藻细胞中丙二醛和抗氧化相关酶系统的响应规律,分析甲藻胞外溶解性有机物组成,并通过KEGG和CAZy数据库预测目标菌株合成溶藻物质的能力。结果 从24株细菌中筛选到15株对至少一种甲藻表现出溶藻活性的菌株,总阳性率为62.5%,菌株M026对3种甲藻均表现出显著的溶藻效果。添加10%的M026发酵无菌滤液,共培养3 d后,3种甲藻细胞死亡率均高达95.0%。生理生化响应表明,在M026发酵无菌滤液胁迫下,甲藻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严重,3种抗氧化相关酶(SOD、CAT和APX)活性先增加后下降,且三维荧光光谱检测到藻细胞内溶产物为类富里酸和类蛋白类物质。通过全基因组分析,菌株M026含有溶藻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及多种降解植物细胞壁的酶。结论 菌株M026可作为微生物溶藻菌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水平直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效果。方法对我院56例(103只眼)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者,在行内、外直肌缩短或徙后手术同时,将附着点上下移位。结果 56例(103只眼)中,30例垂直斜度5-7△,将单眼水平直肌垂直移位5mm,平均矫正垂直斜度5.78±0.57△,疗效较好。21例垂直斜度8-20△将水平直肌垂直上下移位6-7mm,平均矫正垂直斜度6.69±0.91△,其中6例垂直斜度15-20△,欠矫。5例不伴有下斜肌异常V型外斜者,垂直斜度为7-20△,将双眼外直肌徙后并同时向上移位6-7mm,获得较好效果。结论水平肌移位治疗水平斜视伴小角度垂直斜视及不伴有下斜肌异常的V型外斜视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