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先天性房室问隔缺损患者的术后效果。方法对32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常规补片矫治术的17例,进行单向活瓣补片矫治术的15例,术后分析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与死亡率。结果常规补片矫治组死亡3例,死亡率17.65%,2例死于肺高压危象,1例死于右心衰;活瓣补片矫治组死亡1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与DIC,死亡率6.67%,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较之常规补片矫治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降低;常规补片组术前SPAP平均(93.2±22.6)mmHg,术后平均(85.4±17.9)mmHg,活瓣补片组术前SPAP平均(90.4±19.5)mmHg,术后平均(57.8±12.3)mmHg,大多数患者肺动脉压逐渐下降,其中活瓣补片组肺动脉压下降比常规补片组明显。活瓣矫治组回访5例,心功能均Ⅱ级;常规补片矫治组回访6例,心功能Ⅱ-Ⅳ级。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能有效地降低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双向分流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同时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前综合评估,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掌握是降低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患者死亡率、提高术后近中期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15例先天性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15例Ebstein畸形患者采用三尖瓣成形和房化右心室折叠术,其中8例隔瓣后瓣发育不全或缺如的患者采用自体心包矫正。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1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经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和利尿剂控制心力衰竭,术后第3d好转;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有明显改善。随访13例,2例失访,随访时间1~42个月,其中11例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2例心功能恢复至Ⅱ级;紫绀和心脏杂音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12例三尖瓣水平反流消失,1例仍有轻度至中度反流。结论对右心室病理改变的正确认识,完善的三尖瓣功能修复和房化右心室折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体心包三尖瓣隔瓣后瓣再造,保持了右心室几何形态和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2岁.因"反复脐周疼痛伴流液8年,复发加重4 d"于2008年9月23日入本科.8年前无明诱因出现脐周疼痛,呈间断性隐痛,伴脐周流白色液体,量少,恶臭味,未作处理,两天后自行缓解,8年来反复发作上述症状,均能自行缓解,入院前4 d(2008年9月19日),再发上述症状,伴脐部皮肤发红、流液明显增多,脐内突出一"小指头"大小的肿物,表面附有脓苔.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2岁。因“反复脐周疼痛伴流液8年,复发加重4d”于2008年9月23目入本科。8年前无明诱因出现脐周疼痛,呈问断性隐痛,伴脐周流白色液体,量少,恶臭味,未作处理,两天后自行缓解,8年来反复发作上述症状,均能自行缓解,入院前4d(2008年9月19日),再发上述症状,伴脐部皮肤发红、流液明显增多,脐内突出一“小指头”大小的肿物,表面附有脓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病人在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期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单纯实施瓣膜置换术的50例病人为对照组,在瓣膜置换术的基础上同期实施射频消融术的50例病人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病人的术中和术后临床指标,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结果 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4 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静息[(86.29±16.14)次/分比(96.84±13.45)次/分,P=0.013]及运动时[(105.94±9.28)次/分比(117.81±11.63)次/分,P<0.001]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躯体功能[(88.56±8.47)分比(81.28±7.84)分,P<0.001],心理健康[(85.48±8.36)分比(75.93±7.57)分,P<0.001],社会关系[(87.93±9.16)分比(79.16±8.49)分,P<0.001],生活环境[(84.93±8.89)分比(75.83±7.37)分,P<0.001]及窦性心律维持率:术后即刻(88%比12%,P<0.001),出院时(90%比6%,P<0.001),术后1个月(90%比2%,P<0.001),术后6个月(94%比0%,P<0.001)均高于对照组.在术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NYHA分级方面上,与术前相比,两组病人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YHA分级均较术前改善,但观察组中LA[(46.7±3.0)mm比(49.1±2.7)mm,P=0.01]、LVEDD[(47.3±4.2)mm比(50.3±4.2)mm,P<0.01]、LVEF[(59.8±3.7)%比(57.1±3.9)%,P=0.01]这些指标在术后6个月时开始优于对照组,此时观察组中NYHA≥Ⅱ级的病人比例也要高于对照组(86%比68%,P=0.032).结论 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病人实施瓣膜置换术联合同期射频消融术,可有效促使病人窦性心律恢复,改善其心功能,有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开始步入老年化社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心血管外科需要各种直径的血管移植修复物作为修补材料。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组织修复途径大致有3种:即自体组织移植,异体组织移植或人工合成材料。这3种方法都存在不足,如供体不足,免疫排斥反应,管腔易狭窄,血栓易形成及不适合替代小口径血管等。因此随着近年组织工程学的进展,利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构建良好血管替代物的血管组织工程学成为了研究热点。理想的人工血管是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将活细胞种植到血管支架上,制造出一种与受体组织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无致血栓形成、无感染、有活力、耐久性长、可塑性好及具有对周围环境生化信号和各种生长因子起反应活性的生物血管。这种理想的血管不但具有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能力,移植后能维持管腔的长期通畅,而且具有增长能力适应成长的患儿,从而发挥一个功能完整健康的血管,可提高移植血管的长期疗效。组织工程化血管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涉及3个方面:细胞外基质替代物的研究;种子细胞制取、培养、种植的研究;组织工程化血管临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