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工肝、肝移植等技术的应用,乙型重型肝炎(SHB)的救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治疗费用昂贵以及肝源稀缺等,国内大部分患者仍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手段.因此,探讨影响SHB预后的关键因素对准确把握内、外科治疗时机,按重者优先原则合理分配肝源具有重要意义.在2000年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和2006年的肝衰竭诊疗指南中,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均包括PT和TBil两项指标,可见PT和TBil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新都区人民医院就诊46~55岁的75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A、B两组。A组35例,年龄46~50岁,B组40例,年龄51~55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法)检测雌二醇(E2)以及骨代谢指标[I型羧基末端肽(CTX);I型前胶原氨基前肽(PINP);氨基酸中段骨钙素(NMID)]水平,同时采用螺旋CT机检测骨密度值(BMD)。采用Pearson法分析E2与骨代谢指标及B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E2和BMD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而A组的骨代谢指标(CTX,PINP,NMID)则低于B组(P0.05)。所有研究对象的E2水平与CTX,PINP,NMID水平均具有负性相关性(r=-0.312、-0.437、-0.571,均P0.05),与BMD水平具有正性相关性(r=0.412,P=0.034)。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能够引起骨代谢异常,骨密度降低,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农民.右眼卡痛、流泪伴视力下降半个月.患者半个月前劳动时右眼被谷子擦伤,10 d后出现右眼卡痛、畏光、流泪,视力逐渐下降.患病后第6天至当地的县中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以输液(用药不详)、点眼治疗(利巴韦林眼液、妥布霉素眼液)8d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于2012年9月27日来我院诊治,门诊以"右眼角膜溃疡"收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HM/10 cm,光定位准确,左眼0.6,矫正1.0.右眼混合充血(+++),角膜中央见类圆形约5 mm×5 mm的棕褐色致密浸润灶(图1),表面稍隆起、干燥.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角膜基质中也可见棕褐色色素沉着,浸润灶上方的边缘见伪足,病灶周围角膜混浊、水肿(++).前房下方见灰白色积脓约2 mm.右眼晶状体未见混浊,玻璃体及眼底看不清楚.左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人院诊断为"右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左眼屈光不正".右眼角膜刮片镜检和培养未见细菌及真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性重度眼烧伤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笔者单位病案室保存的1977--2002年住院眼烧伤患者135例(155只眼)的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析不同深度、原因眼烧伤的眼表修复率、修复时间、致盲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Ⅲ度眼烧伤的修复时间短于Ⅳ度眼烧伤,其修复率也明显高于Ⅳ度眼烧伤(P〈0.01);在不能修复的Ⅳ度眼烧伤中,酸烧伤致角膜穿孔6只眼,显著高于碱烧伤(1只眼,P〈0.05)。Ⅲ度眼烧伤视力≥0.05者有38只眼,〈0.05者51只眼;Ⅳ度眼烧伤视力≥0.05者0只眼,〈0.05着66只眼。78只酸、碱烧伤眼中,52只眼致盲,致盲率为66.7%;77只热烧伤眼中,65只眼致盲,致盲率为84.4%。Ⅲ度眼烧伤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Ⅳ度眼烧伤。其中Ⅲ度眼烧伤角膜穿孔、睑球粘连的发生率(1.1%、36.O%)均显著低于Ⅳ度眼烧伤(27.3%、59.1%,P〈0.01)。在酸烧伤患者中,角膜穿孔及睑外翻的发生率(29.2%、37.5%)较高。而热烧伤患者中眼睑球粘连的发生率(53.2%)较高。结论Ⅳ度眼烧伤伤后的预后差,致盲率高。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能完全改善其视功能及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DT)对波及黄斑的后极部孤立性小病灶脉络膜血管瘤(PSCCH)黄斑形态和视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PDT的11例PSC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眼底彩色照相(FP)、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FSRT)、瘤体基底最大直径和厚度的变化。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次PDT治疗。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瘤体缩小,瘤体厚度从术前(2. 318±0. 725) mm降低到术后瘤体数据不可测,瘤体部位视网膜下液吸收,渗出性脱离减轻,中心凹形态恢复正常。FSRT由术前(876. 09±483. 74)μm降至术后(201. 9±62. 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CVA从术前的(0. 27±0. 33)增加到(0. 35±0.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无患者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未见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单次PDT治疗PSCCH可以缩小瘤体,恢复黄斑形态,稳定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郑莎 《健康博览》2022,(1):28-29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低头族”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带来的是颈椎病的高发生率。本来应该年过半百才会得的颈椎病,已慢慢渗入年轻人,甚至青少年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出生后的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小清蛋白(PV)、神经元周围网络(PNs)三者发育性共表达的关系及其与视皮层发育可塑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对生后3(关键期起始)、4(高峰)、5(后期)、7(终止)、9(成年)周龄的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分别进行tPA、NeuN、DAPI和tPA、PV、PNs三重标记以检测它们的表达随发育的时空关系.结果:tPA+ PNs阳性细胞密度在4周龄显著增加达高峰,随后在9周龄显著减少,tPA+PV和PV+PNs阳性细胞密度在3周龄已达峰值并维持至4周龄,在5周龄显著减少至最低水平,随后显著增加至成年高水平;tPA+PV/tPA和PV+PNs/PNs比值在3周龄已达最大值,在5周龄显著降至最低,随后显著上升至成年水平;tPA+ PV+ PNs阳性细胞密度在可塑性关键期的高峰期即4周龄出现峰值.结论:PNs对PV的包绕随发育的变化可能是PNs参与关键期终止的结构基础;存在tPA+ PV+ PNs阳性细胞,此类神经元在可塑性高峰期富集提示它们可能与关键期可塑性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威胁着婴幼儿身体健康,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现已有许多方法能从患者粪便中直接检出病毒来诊断轮状病毒感染,但以ELISA方法应用最广、也较敏感。国内也已有卫生部成都、兰州两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售轮状病毒试剂盒,但两种试剂盒在设计方面略有不同。为比较两种试剂盒的优缺点,我们同时用两种试剂盒检查210份小儿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另外还比较了69份ELISA 和核酸电泳检查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及评价角膜前基质针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共11例11眼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患者采用角膜前基质针刺术(anterior stromal micropuncture,ASP)治疗。采用30 G的针头行角膜基质层针刺约200点,周边角膜部不进行穿刺。11例患者术后按照1、4、12、24周随访复查。观察和评价内容为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眼部刺激症状(眼痛、眼部异物感、畏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水肿、上皮水泡,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角膜上皮有无缺损。结果 11例患者术前与术后1、4、12、24周各时间点的角膜疼痛、畏光、流泪程度比较,改善明显(P<0.05),表明患者在行ASP治疗后明显降低了术前眼部的刺激症状。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情况,角膜水肿均明显缓解,上皮水泡消失,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皮完整。结论角膜前基质针刺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对于视功能恢复潜力差、患者无条件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如单纯为解除眼部症状)可首选角膜前基质针刺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中氯喹那多和普罗雌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华谱Tnature C8 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02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85:15:0.3)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50nm(氯喹那多)、220nm(普罗雌烯);结果:氯喹那多在0.016~0.240mg·mL-1,普罗雌烯在0.04~0.60 m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平均回收率氯喹那多为100.2%,普罗雌烯为99.8%。结论:本方法同时测定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中2组分的含量,快捷、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