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卡波姆在外用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卡波姆的一般特性和在外用制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ALAT1靶向miR-204/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轴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lncRNA芯片筛选皮肤鳞状细胞癌中差异表达的lncRNA;qRT-PCR检测用于分析MALAT1与miR-204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TFAM的表达;si-阴性对照...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2002~2010年应用电子吸脂机吸切法治疗副乳216个,现将方法及愈后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8例,216个副乳,全部为女性,年龄18~58岁。其中双侧副乳98人,单侧20人。有完整乳头者31例。均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腋下胀痛,92例为生育后妇女(其中36例副乳存在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26例为未婚。89个患者的女性家族有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鼻根低平就医者隆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鼻根低平就医者实施抽脂术+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隆鼻术,根据手术前后鼻梁鼻根高度、鼻额角改变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就医者术后经随访4~25个月,14例就医者一次手术即取得预期效果,4例就医者经术后随访6个月时发现自体脂肪颗粒部分吸收,经再次手术后即达到满意的效果。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量4~8 mL,平均(5.98±0.52) mL,鼻梁鼻根高度显著增加,鼻部外观更为和谐,优良率为100.00%,术后均无鼻部过度矫正、硬结、坏死、液化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鼻根低平者隆鼻术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范荣辉  朱秀梅 《河北医学》2016,(11):1827-1829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处理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手部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早期及后期手术配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随访l月、3月后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优良率为86.05%,对照组优良率为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AM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早期行手术及康复治疗,能够恢复手部功能和形态,减轻瘢痕挛缩及防止肌肉萎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褥疮患者69例,将其随机分为PRP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PRP治疗组采用PR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2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严格控制血压及血脂,同时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抗感染等一般治疗。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比较愈合时间及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周随访。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住院时间及褥疮等基本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RP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褥疮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PRP治疗组有效率为82.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P对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褥疮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周期短及治愈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毒蛇咬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256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例毒蛇咬伤患者死亡5例,致残3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毒蛇咬伤只要早诊早治、综合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患者预后可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特重度以上烧伤患者60例,根据患者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3例),观察两种患者在入院15d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变化情况。结果:死亡组在住院3d、5d、9d、11d、13d,15d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5d、9d、11d、13d,15d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在入院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开始上升,至入院5d达到最高峰后开始下降,至第15d始终处于下降状态;死亡组在入院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同样上升,并至第5d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但在第9d又开始上升,至11d达到最高值开始下降,至15d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结论:凝血功能异常严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恶化甚至死亡,而死亡较常集中在入院后3~5d以及9~11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