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罗季 《家庭医药》2005,(10):1-1
去朋友家做客,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开的门,我恭恭敬敬叫了一声阿姨,老太太笑弯了眉毛。朋友笑眯眯地告诉我:“你叫错了,该叫奶奶。”我的嘴顿时变成了O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核患者经抗痨治疗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ADR)的具体类型、出现时间、年龄构成,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76例因服用抗结核药物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患者经抗痨治疗后出现ADR的时间多集中在前10 d,且男性出现ADR的几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核患者在服用利福平(rifampicin,RFP)与异烟肼(isoniazid,INH)后出现肝毒性的几率较高(P < 0.05),结核患者服用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后出现高尿酸血症的几率较高(P < 0.05)。患者服用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后出现皮肤瘙痒的发生率较高(P < 0.05)。   结论   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的ADR多为高尿酸血症、瘙痒、皮疹、肝损伤等。患者初次用药后10d内可能因药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ADR。因此,临床医生在其工作中需重点关注高风险人群以降低患者用药后出现ADR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联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联用简称为HRZ)致大鼠肝损伤的特点.方法 SPF级8周龄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洛伐他汀组、HRZ组、洛伐他汀+HRZ组,按人-鼠间药物剂量换算,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10、35、55 d分别处死大鼠,采集标本行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病理学检测及电镜观察.结果 在给药10、35、55 d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洛伐他汀+HRZ组肝功能生化指标均明显升高,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给药时间点延长,洛伐他汀+HRZ组肝损伤并未呈进行性增加;与洛伐他汀组、HRZ组两两比较时,仅AST在给药55 d时洛伐他汀组与HR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在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与病理、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洛伐他汀联合HRZ后短时间内即可能出现肝损伤,以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为主;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洛伐他汀联合HRZ所致肝损伤可能存在适应性现象,联合组并未比洛伐他汀单用或HRZ单用更容易导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耐药的影响因素及药敏试验结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耐药肺结核(且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阳性)患者285例资料(初治组109例,复治组176例),分析资料中导致耐药结核患者主要社会行为因素,以及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原因及其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285例耐药结核患者中,复治组患者用药依从差的耐药率(56.6%)高于初治组(14.5%)(χ~2=24.437,P<0.05);男性复治组患者的耐药率(67.8%)高于初治组(32.2%);女性复治组患者的耐药率(51.4%)高于初治组(48.6%)(χ~2=7.505,P<0.05);患者年龄在45~59岁间的复治组患者的耐药率高于初治组,且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初复治组(χ~2=10.964,P<0.05);复治耐药率较高的组合药物如异烟肼(H)、利福平(R)与利福喷丁(RFT)的组合为15.34%,而乙胺丁醇(E)、H、R与RFT的组合药的耐药率为11.36%,其他组合药物的耐药率如H、R、E、链霉素(S)与RFT的组合为11.36%;初治组患者中耐药最多的组合药物(H与S)的耐药率为17.43%;复治组患者中耐药前5位的药物分别是H、R、RFT、S、E;单耐药42例中复治组16例和初治组26例;多耐药55例中复治组23例和初治组32例;耐多药171例中复治组125例和初治组46例;泛耐药17例中复治组12例和初治组5例;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025,P<0.05)。结论:耐药结核的复治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的依从性、患病年限以及是否合并肺外结核均是肺结核耐药的主要因素,其中复治用药依从性差是导致肺结核患者耐药的危险因素;诊治中加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防控,并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预防性保肝治疗在无高危因素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3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对照组仅予抗结核治疗,比较2组肝功能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组均未出现急性肝衰竭及致命情况。2组所致肝损伤均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I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治疗中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可有效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13年至2020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破伤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指导破伤风临床诊治、早期识别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可能影响破伤风预后的20个因素建立数据库,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其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牙关紧闭(97.5%)、吞咽困难(92.5%)、四肢痉挛抽搐(77.5%),常见并发症为呼吸衰竭(32.5%)、心肌损害(30%).以下8个因素:ICU患者、机械通气、发热、并发呼吸衰竭、四肢痉挛抽搐、APACHEⅡ评分、Ablett分级、住院时间,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Ablett分级皆为破伤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加强体力劳动者对破伤风的认识;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并及时行人工免疫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措施;破伤风患者若出现住院时间长、实施机械通气、Ablett分级高,对此类患者临床应加强治疗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大鼠实验复制他汀类药物肝损伤模型, 分析并比较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类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生化特点,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PF级8周龄SD大鼠80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洛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 按人和大鼠间药物剂量换算, 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 于10 d、35 d、55 d处死大鼠, 处死前股动脉放血检测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 (TBIL) 、直接胆红素 (DBIL) 、间接胆红素 (IBIL) 、谷草转氨酶 (AST) 、谷丙转氨酶 (ALT) 、碱性磷酸酶 (ALP) .结果 (1) 用药组TBIL、DBIL、IBIL、AST、ALT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 AST在给药第10天时, 阿托伐他汀组较其他3组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ALT在给药55 d时, 辛伐他汀组较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以阿托伐组升高为主; (4) ALP在给药35 d、55 d时, 阿托伐他汀组较辛伐组和洛伐组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并以阿托伐组升高为主.结论 3组实验组大鼠的肝损伤均为轻中度型损伤, 主要为胆汁淤积型, 由此推测该损伤可能与肝内胆汁转运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很多人注重保健,寻求各种各样的保健养生方法。但是,您真的知道如何正确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生活的快乐吗? 近日,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养生专家张国玺教授,请他专门谈谈人们日益关心的养生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来,国内一些城 市纷纷开办解梦门诊。 这些解梦门诊辟出专门 的房间,营造家庭般轻 松温馨的场景,从基础 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临 床医学和社会科学的角 度来分析和研究梦。很 快,争议接踵而至,有些 人想去尝试,有些人却 表示怀疑。在"世界睡眠 日"之际,《家庭医药》 特别策划了"梦"这个与 睡眠紧密相连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口服序贯给药治疗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2019年1月-2022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1例。两组均对咳血、发热等临床症状进行对症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常规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首次剂量6 mg·kg-1,之后每次4 mg·kg-1,连续治疗6周;试验组前2周用药方案与对照组相同,2周后改为伏立康唑分散片口服治疗,每次0.2 g,每天2次,继续服药至6周。比较两组疗效、康复进程及安全性,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方法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75.31%与对照组8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痰培养真菌转阴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肺部空洞、低蛋白血症、粒细胞缺乏是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疗效与其静脉滴注治疗效果相当,且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疗效可靠,安全性高。肺部空洞、低蛋白血症、粒细胞缺乏是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