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和预后及Syntax积分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左主干病变且接受再灌注治疗的130例可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造影结果逐一完成Syntax积分。随访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脑血管意外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非致死性脑血管意外的总和,即MACCE)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功能减退、心源性再入院、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 PCI组68例,CABG组62例。比较2组患者上述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组68例中采用单支架技术47例,双支架技术21例(Crush技术13例,Provisional技术8例),所有支架均为药物洗脱支架。CABG组62例中,共有135支冠状动脉接受了CABG,其中前降支62例(内乳动脉桥60例,桡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1例),左回旋支43例(桡动脉桥12例,胃网膜右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30例),右冠状动脉30例(桡动脉桥8例,胃网膜右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21例)。住院期间,PCI组较CABG组有较低的住院天数[(11.78±1.106)d比(26.77±2.052)d,MD:-15.00±2.28,P<0.0001]和较低的住院费用[(65260±4640)元比(84770±7521)元,MD:-20510±8747,P=0.0206]。主要终点事件中,通过对两组间无事件生存曲线的分析发现:PCI组发生全因死亡风险是CABG组的3.46倍(HR=3.46,P=0.0332)、发生MACCE风险是CABG组的2.34倍(HR=2.34,P=0.048);同时PCI组发生心源性死亡(HR=3.04,P=0.08)和靶血管重建(HR=6.93,P=0.09)的风险也比CABG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事件中,PCI组的心绞痛再发率显著高于CABG组(RR=2.62,P=0.009),而在心源性再入院率和心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ntax积分<23分亚组:PCI组22例,CABG组12例。PCI组与CABG组有相似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以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Syntax积分≥23分亚组:PCI组46例,CABG组50例。针对该亚组主要终点事件的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I组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是CABG组的3.77倍(HR=3.77,P=0.0381)、发生MACCE的风险是CABG组的2.62倍(HR=2.62,P=0.0498);PCI组发生心源性死亡(HR=3.48,P=0.06)以及靶血管重建(HR=8.01,P=0.07)的风险也较CABG组有增高的趋势;次要终点事件中,PCI组比CABG组有较高的心绞痛再发率(RR=4.30,P=0.006),而心功能减退的发生率(RR=2.81,P=0.15)和心源性再入院率(RR=2.04,P=0.21)也较CABG组有增高的趋势。单支架技术和双支架技术有着相似的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单支架技术、Crush技术和Provisional技术之间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和CABG组共12例死亡患者,其中仅1例为女性,余11例均为男性,死亡组中男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91.7%比74.6%,RR=1.23,P=0.04);死亡患者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存活患者的平均水平[(60.43±2.43)%比(63.97±0.51)%,MD:-3.536±1.764,P=0.0478],而平均血肌酐则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09.5±15.19)mmol/L比(81.67±1.869)mmol/L,MD:27.80±7.554,P=0.0003];在12例死亡病例中,诊断为心肌梗死、或伴有心肌酶或心肌标志物增高的ACS的患者共有5例,远高于存活组中此类患者的比例(41.7%比19.2%,RR=3.07,P=0.007)。PCI组共10例死亡,其中3例合并恶性肿瘤。CABG组2例死亡均发生在围术期(术后1个月左右),而在随后平均随访时间3年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CABG仍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主要血运重建方式,尤其是对于Syntax积分≥23分的中高危患者,但对于Syntax积分<23分的低危患者药物洗脱支架PCI不失为一种可选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是一种遗传性、进展性心肌病,以右心室心肌细胞被纤维及脂肪组织替代为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桥粒蛋白基因突变(DPGM)为分子遗传学特征,临床表现为室性早搏(VP)、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心室扑动(VFL)和(或)心室颤动(VF)等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头晕、晕厥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7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15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行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CC型、CT型或TT型)检测。以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试验对象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A组,n=159)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B组,n=156)。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血脂、颈动脉IMT及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颈动脉IMT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分析探索其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比、糖尿病发病率、体质指数、血压水平、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A组的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B组(P=0.016)。A组中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CT型、TT型)频率较B组高,而野生型(CC型)频率较B组低(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颈动脉IMT与MTHFR基因C677T等位基因T频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相关(r分别为0.39、0.355,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负相关(r=-0.2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T频数、LDL-C与HDL-C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B分别为0.046、0.029和-0.067,P均0.01)。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的出现、LDL-C增加和HDL-C降低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 cN0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 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ra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 Cont-CLNs) 转移相关因素,探讨 Cont-CLNs 清扫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6 月至 2015 年 12 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单侧 PTC 患者 149 例,均已接受甲状腺全切以及预防性 Cont-CLNs 清扫。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包膜外侵犯、原发灶数目、是否合并甲状腺炎、喉前淋巴结、Ipsi-CLNs 与 Cont-CLNs 转移的关系。  结果  本组患者 Ipsi-CLNs 转移率和 Cont-CLNs 转移率分别为 73.2%和 23.5%,其中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原发灶数目、是否合并甲状腺炎与 Cont-CLNs 转移均不相关(P=0.792、 0.097、0.531、0.578、0.269、1.000) ,包膜外侵犯(P=0.017) 、喉前淋巴结转移(P=0.006) 和 Ipsi-CLNs 转移(P<0.001) 与 Cont-CLNs 转移相关。但多因素分析后发现 Ipsi-CLNs 转移数目≥3 枚是 Cont-CLNs 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 。  结论  包膜外侵犯、喉前淋巴结和 Ipsi-CLNs 是 Cont-CLNs 的影响因素;当 Ipsi-CLNs 转移数目≥3 枚,且合并喉前淋巴结或包膜外侵犯时,可考虑行 Cont-CLNs 清扫。    相似文献   
5.
16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意义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雨 《医学综述》2011,17(14):2207-220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胸部外伤后存在可疑肋骨骨折征象的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利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结合断层图像进行观察。结果 38例胸部外伤患者共发现39根肋骨骨折。其中4例患者各有1根肋骨完全骨折,6例患者各有1根肋骨出现肋骨不全骨折,5例各有2根不全肋骨骨折,5例分别有3根肋骨骨折。1例出现4根肋骨骨折。结论胸部外伤后及时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结果为阴性或可疑存在肋骨骨折的患者,凡局部有固定压痛症状且不易缓解者,应对其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可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正>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有120多个亚型[1]。目前临床分型上多采用切取或钳取疣体组织进行,患者依从性差。本实验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组织及疣体表面组织进行HPV分型的灵敏度比较,以期寻找一种患者痛苦小,简便易行且灵敏度较高的取材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人类基因GLIS家族锌指蛋白2(GLIS2)对Wnt/β联蛋白(β-catenin)通路调控作用,及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分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BMMSC,随机分为空白组、成骨诱导组、腺病毒GLIS2基因过表达(ad-GLIS2)组、 ad-GLIS2阴性对照、 GLIS2基因敲低(si-GLIS2)组、 si-GLIS2阴性对照(si-NC)组。反转录PCR检测GLIS2 mRNA表达判定转染情况,对硝基苯磷酸苯二钠(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化结节形成判定其成骨特性;T细胞因子/淋巴增强因子(TCF/LEF)报告试剂盒检测细胞内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GLIS2、 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表达。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降(GST-pulldown)实验验证GLIS2与β-catenin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成骨诱导组BMMSC的ALP活性及钙化结节形成增强,Wnt/β-catenin通路活性及成...  相似文献   
8.
面部皮质类固醇皮炎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面部皮质类固醇皮炎是一种因面部较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所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潮红、粟丘疹、痤疮样疹、皮肤萎缩等为临床表现的皮肤病。近年因医源性滥用及患者自用呈增多趋势。我们收集1997年6月~10月间门诊所见的4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9...  相似文献   
9.
Cheehan综合征也称席汉氏病,1914年Simmods首先报告,其发病机理独特,体征复杂,除毛发脱落外,还有皮肤干燥,硬性浮肿,性功能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治十分困难。我们治疗4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尤其是开放性骨盆骨折常因伤情复杂病程凶险死亡率较高,国外报道高达50o。“’国内报道为138?~198?’“”’。我院从1985年~1995年共收治严重骨盆骨折192例.其中开放性骨盆骨折39例占203%。现就本组病例的临床治疗作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9例开放性骨盆骨折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9岁平均3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挤压伤6例坠落伤5例,机器绞伤2例骑车摔伤2例。按Trunkey分类法’“’分型:I型(碾碎型)18例,11型(不稳定型)14例,Ill型(稳定型门例。合并症:根据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