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潇  柳航  周琳  杨奕  葛卫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10):2270-2276
菲类化合物是石斛属植物的特征成分之一,可分为简单菲、二氢菲、双菲及菲醌(酮)等菲衍生物4种类型。综述了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细茎石斛、流苏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曲轴石斛、石斛兰和绒毛石斛10种石斛属植物中毛兰菲、鼓槌菲、杓兰素等20个菲类活性成分,并介绍其抗肝纤维化、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药理活性,希望为该属植物的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敏  王晶  杨娜  柳航  葛卫红 《辽宁中医杂志》2022,(2):149-153+224-225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市售生首乌和制首乌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市售生首乌和制首乌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 市售生首乌和制首乌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共鉴别45个差异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二苯乙烯和鞣质等。结论 基于UPLC-Q-TOF-MS/MS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角度分析了市售生首乌和制首乌的化学成分差异,为其炮制机理的阐释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石见穿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寻找石见穿(Salvia chinensis Benth.)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色谱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见穿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吲哚甲醛(indolyl-3-carbaldehyde,1)、芥子醛(sinapaldehyde,2)、松柏醛(coniferyl aldehyde,3)、丁香醛(syringaldehyde,4)、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5)、香草醛(vanillin,6)、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aldehyde,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苷(daucosterol,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鼠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为首次从石见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葛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葛根(Pueraria lob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lupeol,1)、芒柄花素(formononetin,2)、水杨酸(salicylicacid,3)、槲皮素(quercetin,4)、染料木素(genistein,5)、α-棕榈酸单甘油酯(2,3-dihydroxypropylpalmitate,6)、葛香豆雌酚(puerarol,7)、大豆素(daidzein,8)、大豆苷(daidzin,9)、葛根素(puerarin,10)、芒柄花苷(ononin,11)、没食子酸(gallic acid,12)、3′-甲氧基葛根素(3′-methoxy puerarin,13)。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接受他克莫司(FK 506)维持剂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接受以FK 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服药约4个月血药浓度维持在5~8 μg·L-1的5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水平等与FK 506维持剂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的患者FK 506维持剂量无统计学差异。FK 506维持剂量/浓度与患者谷丙转氨酶(r=-0.507,p<0.05)、谷草转氨酶(r=-0.505,p<0.05)水平负相关;与年龄、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及白蛋白等相关性弱。结论:临床应兼顾患者肝功能等,制定FK 506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需监测其血药浓度。本文分别建立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2D-HPLC-UV)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2种方法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检定要求。60份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患者的血浆样品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且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Y2D-HPLC-UV=0.9670×XEMIT-0.7029,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良好。两种方法均可有效且可靠地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临床上应综合考虑监测目的、实验室条件和人员配置等,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石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石丹颗粒的活性成分, 并预测其作用靶点; 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整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靶点; 将活性成分靶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靶点取交集后, 通过String11.0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 并运用Cytoscape 3.9.0软件筛选核心靶点; 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以预测作用机制; 通过Auto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模型, 通过ELISA、q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  结果  共筛选得到石丹颗粒活性成分靶点268个, CAG相关靶点484个, 取交集后共得到石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靶点82个, 其中核心靶点是IL-6、Akt1和TNF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石丹颗粒主要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显示, 大部分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表明, 石丹颗粒能通过调节IL-6、Akt1和TNF-α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  结论  石丹颗粒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进展而逆转胃萎缩,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黑素瘤B16F10细胞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黑素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50μmol/L的HCPT处理B16F10细胞24 h及48 h,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
九里香为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部以及亚洲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香豆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以及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九里香具有杀虫、消炎镇痛、抗菌及抗氧化等作用。综述了九里香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和临床疗效、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应用万古霉素并监测其血药浓度的69例老年住院患者,按血药谷浓度监测结果划分为L(<10 mg·L-1)、M(10~20 mg·L-1)、H(>20 mg·L-1) 3组,分别对其血药浓度、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肾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M、H 3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24%、76.92%、38.47%,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00%、7.69%、3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6)。L和M组疗效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两组疗效均显著性高于H组,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性低于H组。结论:万古霉素谷浓度高于20 mg·L-1并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反而会引起肾功能损伤。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万古霉素谷浓度,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