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报告了猴痘病例。为了有效应对猴痘病例的输入以及传播,我国亟须加强包括入境监测、症状监测和人群监测的综合监测措施,同时做好针对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阻断和重点人群防护的综合应对。  相似文献   
2.
3.
子宫肌瘤腹腔镜剥除与开腹剥除的配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优点和风险。方法收集2002年5月~2004年5月间48例子宫肌瘤(浆膜下或肌壁间)手术病人。所有病人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测定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用镇痛药与否、术后3d白细胞分类及计数正常与否、术后有无并发症,并进行1∶1的配对研究。结果两组病人无手术并发症,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镇痛药使用率和血常规正常时间较开腹组少;但手术时间较长,考虑与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有关。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较开腹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城市女性在孕中晚期体重增重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孕妇合理控制体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调查于2015年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建档产检并生产的孕妇1 176例,采用病案查询法获取孕妇的一般情况,以及建档时(孕6~8周)、孕16、20、24、28、32、36周及分娩当天体重数据。通过分析孕妇体重增幅及增重速度,以了解妊娠期体重增重的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提示调查对象孕期总增重(13.8±4.3)kg,增重速度(周增重)从孕24周后递减,孕中期高于孕晚期。孕期增重与基础体质指数(BMI)密切相关,基础超重/肥胖组孕期总增重[(11.8±4.6)kg]及增速(周增重)明显低于低体重组[(14.1±3.3)kg]和正常组[(13.9±3.9)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重/肥胖组增速整体较平缓。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IOM,2009)标准,41.2%调查对象孕期增重适宜,23.3%增重不足,34.5%增重过多;基础低体重组孕期易增重不足比例较高(31.7%),而超重/肥胖孕妇易增重过多(58.6%)。分娩年龄≥35岁组的孕妇体重增幅低于年龄<35岁组,但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孕妇各孕周体重增速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年龄≥35岁组增速变化平缓(P>0.05)。经产妇体重增幅低于初产妇(P<0.05),但两组体重增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增重与怀孕年龄、基础BMI、分娩孕周有关,方程为Y=9.027-0.114X1-0.258X2+0.352X4结论 孕妇孕中期增重高于孕晚期,孕期总增重与基础体质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林彤  彭立生 《中医药导报》2020,26(11):106-11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中药肿节风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潜在机制。方法:选用TCMSP等数据库搜集肿节风的化学成分,并筛选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潜在的靶点;应用CTD匹配靶点对应的疾病;采用Cytoscape构建和分析网络;采用STRING进行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应用GlueGO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iGEM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22个肿节风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16个靶点治疗18类疾病。淫羊藿素、苯二甲酸等8种活性成分为肿节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ALB、EGFR、CASP3及MAPK8等为其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了大部分关键活性成分能与关键靶点紧密结合;肿瘤、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是其主要针对的疾病。靶点富集到92个GO条目和43个KEGG通路上,功能涉及激素相关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血小板功能等。结论: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了肿节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多维药理作用机制,为推广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山药红豆糕     
原料:怀山药100克,红小豆100克。做法:1.将浸泡2/ix时后的红小豆放入锅中,水与红小豆的比例为1.5:1,开火煮至豆裂无水的状态,用勺子把红小豆碾成红豆沙,攥成团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4例痣样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方法 收集和分析4例痣样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中,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岁,平均病程4.5年,均表现为乳头和(或)乳晕角化过度和疣状增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皮突延长.结论 痣样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是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的一种亚型,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和组织学都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童康片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完善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童康片中山药和陈皮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童康片中黄芪、白术、防风和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ELSD法,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对童康片中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山药和陈皮粉末显微特征明显;黄芪、白术、防风和陈皮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0.026618~1.70352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RSD为1.9%。测定样品11批,黄芪甲苷的含量在58~106μg·片-1之间。结论 建立的质量分析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良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可更全面有效地用于童康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RP-HPLC法测定狼毒中狼毒乙素和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狼毒药材中狼毒乙素和岩大戟内酯B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40%A;5~10 min,40%A→50%A;10~30 min,50%A→55%A;30~40 min,55%A→60%A;40~45 min,60%A→70%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6 nm,柱温30℃。结果:狼毒乙素线性范围为0.005~0.863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4%(RSD=1.4%,n=6);岩大戟内酯B线性范围为0.003~0.496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0%(RSD=2.1%,n=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简便可行,可用于狼毒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一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提取家系中2例患者、2名表型正常者及50名与本家系无关的正常对照外周血DNA,采用PCR技术扩增ADAR1基因所有编码区并进行测序。结果:该家系中2例患者均存在ADAR1基因错义突变(c.662CT),导致p.P211R改变,家系中2名未患病的个体和50名健康对照均未发现上述突变。结论:ADAR1基因c.662CT错义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生DSH的致病性突变,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