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肾病大鼠足细胞修复作用及其对裂孔隔膜分子Nephrin表达的影响,为BMSCs移植治疗肾病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5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 3组,每组15只。模型组:一次性腹腔注射PAN(0.15 mg/g)造模;BMSCs组:PAN造模+BMSCs移植(细胞移植前经Brdu标记示踪);对照组:不予以造模。实验第10天杀鼠,留取标本行血、尿、肾组织超微结构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肾脏Brdu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ephrin 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降低、胆固醇升高,伴有广泛足突的融合。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尿蛋白、血胆固醇降低,血白蛋白回升及足突融合现象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BMSCs组肾组织中可见阳性细胞,模型组及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Nephrin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BMSCS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移植对PAN肾病大鼠足突融合有一定的改善,Nephrin表达的变化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6):483-487]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影像学检查情况.方法 选取468例泌尿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婴儿组(1个月~1岁)、幼儿组(>1~3岁)及儿童组(>3岁),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泌尿道感染以婴幼儿多见,婴儿组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患儿比率为52.15%,高于幼儿组(17.27%)及儿童组(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中尿路刺激征患儿比率为63.37%,高于婴儿组(8.60%)及幼儿组(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中合并泌尿系发育异常者比率为32.80%,与幼儿组(21.82%)及儿童组(17.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8例患儿中段尿培养检出病原菌共105例(22.43%),其中革兰阴性菌71例(67.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1例(29.52%),其中以屎肠球菌为主.结论 婴儿泌尿道感染患儿以男童多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以发热为临床表现,局部症状不明显,应注意尿常规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童泌尿道感染比率逐渐升高,临床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儿比率也逐渐上升.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而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杨焕丹  张锐锋  彭倩倩  邱闪  周苏芹 《江苏医药》2021,47(6):611-613,618
目的 分析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aHU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患儿首发症状有贫血、皮肤出血点、咳嗽、发热、尿色异常、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和抽搐等.19例患儿均有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减少,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肌酐升高,且有蛋白尿.18例患儿间接胆红素升高,17例患儿补体C3下降.19例骨髓检查显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明显增生,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2例患儿肾穿刺病理结果提示血栓性微血管病变.19例患儿行血浆置换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他治疗包括输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输注血小板、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抗感染等.18例患儿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范围,血红蛋白有明显好转,肾功能改善,LDH降至正常,补体升至正常.结论 aHUS患儿往往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容易误诊、漏诊,多数伴有补体C3下降.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对aHUS有一定的疗效,能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合并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HSP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为435例HSP患儿,根据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检查分为两组,HSP合并链球菌感染者为HSP+ASO组78例,HSP不合并链球菌感染者为HSP-ASO组357例,同时选用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儿临床特点、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的变化。 结果(1)HSP发病以秋冬季节为主,男童多于女童。链球菌感染阳性率为17.93%,HSP+ASO组关节肿痛发生率及年龄较HSP-ASO组偏高。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男童所占的比例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5,P=0.025)。而两组间腹痛及肾脏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6,P=0.613);(2)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血清IgG、IgA有明显增高(t=4.68,t=3.20,P=0.000,P=0.002);(3)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血清C3、C4有下降(t=2.49,t=2.43,P=0.025,P=0.023),而HSP-ASO组及对照组相比,血清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t=1.31,P=0.206,P=0.200);(4)各组血清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背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降低、数量下降已被公认为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失调的重要表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已在许多免疫性疾病方面成功应用。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方法:自SD大鼠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传代培养及鉴定后制备细胞悬液。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干细胞移植组注射阿霉素当日尾静脉射干细胞1×107;正常组不做处理。 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均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以腹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为特征;干细胞移植组较生理盐水移植组则有明显改善(P〈0.05)。②造模第28天,干细胞移植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造模后外周血CD4+ CD25+Treg/ CD4+ Treg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干细胞移植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造模第28天,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组(P〈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oxP3在组织局部的表达而诱导CD4+CD25+Treg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较多,但对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经腹主动脉近肾动脉处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修复作用及对肾脏Nephrin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全骨髓法+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移植。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组为正常SD大鼠,无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大鼠尾静脉1次注射阿霉素5 mg/kg+当日腹主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大鼠尾静脉1次注射阿霉素5 mg/kg+当日腹主动脉注入干细胞1×107 个,体积约1 mL。各组于处理后7,14,28 d 3个时间点各取8只大鼠用于取材。流式细胞仪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进行鉴定,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测24 h尿蛋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生化指标(白蛋白、血脂),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视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RT-PCR检测肾组织Nephrin 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均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以腹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为特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较模型组则有明显改善。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肾组织Nephrin mRNA表达有所回升(P < 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明显增加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 mRNA的表达,并对受损的肾脏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影像学检查情况.方法 选取468例泌尿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婴儿组(1个月~1岁)、幼儿组(>1~3岁)及儿童组(>3岁),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泌尿道感染以婴幼儿多见,婴儿组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患儿比率为52.15%,高于幼儿组(17.27%)及儿童组(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中尿路刺激征患儿比率为63.37%,高于婴儿组(8.60%)及幼儿组(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中合并泌尿系发育异常者比率为32.80%,与幼儿组(21.82%)及儿童组(17.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8例患儿中段尿培养检出病原菌共105例(22.43%),其中革兰阴性菌71例(67.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1例(29.52%),其中以屎肠球菌为主.结论 婴儿泌尿道感染患儿以男童多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以发热为临床表现,局部症状不明显,应注意尿常规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童泌尿道感染比率逐渐升高,临床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儿比率也逐渐上升.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而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完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例以外科并发症首发的不完全K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例均以外科并发症首发而收治于外科.1例因左颈部肿块误诊为颈部脓肿行手术治疗,术中引流出较多血液,无脓液,经内科会诊,仔细查体并完善检查,确诊为不完全KD.2例以消化道症状首发,先后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和肠梗阻,其中1例行手术治疗切除坏死肠段,术后逐步出现KD典型体征,经仔细查体及相关检查,确诊为不完全KD;另1例保守治疗无效,病程中逐步出现KD典型症状体征,确诊不完全KD.予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3例均痊愈出院,预后较好.结论 KD为多系统侵犯性疾病,可以颈部包块、肠梗阻等外科并发症首发,临床应注意鉴别,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尽早确诊,同时对外科并发症也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